樸元植等


卡拉白魚,屬于鯉科、雅羅魚亞科、卡拉白屬,主要分布在歐洲中部黑海、里海西部和南部以及咸海。咸海卡拉白魚( Chal calbur nus chalcoides aralensis)原生活在鹽度為11 g/L、pH 8.5的烏茲別克斯坦咸海,為上層魚,適合大水面增殖和魚蝦混養[1-2],具有體形健美、無肌間刺、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起捕率高、抗逆及適應性強、食性廣、耐鹽堿等特點[3],是歐洲和中亞地區名貴的小型珍稀經濟魚類。2014年我們根據卡拉白魚與南美白對蝦在棲息水層、食性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互補特點,進行水中養魚,池底養蝦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1池塘選擇
選擇盤錦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試驗基地內2個池塘,分別為2﹟、3#,面積為0.31 hm2、0.53 hm2。2﹟池塘進行卡拉白魚與南美白對蝦混養實驗,3#池塘做為對照池塘,主養南美白對蝦。
1.2池塘清淤與消毒
4月份,池塘充分曝曬后,利用機械對試驗池塘進行了清淤。5月3日,2﹟、3#分別用460 kg和800 kg生石灰帶水消毒,5月8日池塘加水06 m進行肥水,使透明度達到30 cm,5月15日分別投920 kg和1 600 kg大粒鹽。
1.3苗種放養
5月18日放養卡拉白魚,6月6日放養南美白對蝦,放養前用3%~5%食鹽水溶液浸浴。具體放養情況見表1。
1.4餌料投喂
2﹟池塘投喂鯉魚苗種料,日投喂量占魚體重的3%~5%,每天投喂2~3次;3#池塘投喂南美白對蝦專用餌料,根據南美白對蝦的攝食習性,投喂量占蝦體重的5%~8%,每天投喂4~6次。
1.5水質管理
根據水質情況每周加水1~2次,每次加水5~10 cm,定期用碘制劑或二氧化氯進行消毒,穿插使用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使pH 7.5~8.5、非離子氨≤0.02 mg/L、硫化氫≤0.2 mg/L、透明度為30 cm,每周定期檢測水質理化指標。
1.6日常管理
堅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觀察魚、蝦攝食和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7病害防治
堅持“有病早治、無病先防”原則,夏季高溫季節每半個月使用微生態制劑等調節水質。
2試驗結果
9月中旬,當池塘水溫下降至15 ℃左右時拉網捕獲,然后干池捕撈,本試驗于9月17日起捕驗收。產量見表2。
3討論分析
卡拉白魚屬于小型上層魚類,南美白對蝦生活在水體底層,兩者無論在淡水、半咸水中均能生長,食性均為雜食性。卡拉白魚與南美白對蝦池塘混養,可充分利用水體空間,南美白對蝦攝食卡拉白魚剩余的餌料,減少水質污染,卡拉白魚能吃掉野生鯽魚卵,抑制野生鯽魚的繁殖,清除南美白對蝦的敵害。因此,卡拉白魚與南美白對蝦池塘混養是可行的。
卡拉白魚與南美白對蝦混養對南美白對蝦的成活率沒有影響,養殖過程中試驗池水質良好,沒有發病,未使用任何藥物,證明卡拉白與南美白對蝦混養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水體,提高餌料利用率,還能凈化水質、降低病害、節約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本試驗中卡拉白魚主要攝食鯉魚苗種顆粒餌料,沒有卡拉白魚專用全價配合餌料,不同餌料質量對其產量及生長速度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試驗。
卡拉白魚與南美白對蝦池塘混養雖已成功,但有關兩者之間的放養密度、放養規格、放養模式以及營養需求等問題尚需進一步探討研究。
參考文獻:
[1]
尼科里斯基L B.分門魚類學——卡拉白屬Chal calburnus[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177-178
[2] 藺玉華,耿龍武,吳文化,等.池塘馴養咸海卡拉白魚某些生物學特性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30-33
[3] 丁辰龍.卡拉白魚套養泥鰍試驗[J].科學養魚,2014(11):34-35.
(收稿日期: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