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你是否因為大熱天吃辣容易大汗淋漓而對辣味食品望而卻步?你是否擔心夏天吃辣上火而拒絕吃辣?其實大可不必如此走極端,吃辣最直接的好處是有助于發汗,而出汗可以排除體內毒素。夏天適當吃辣味食物有利于養生,但要注意的是,這里的“辣”可不單單指辣椒,而是包括辣椒、姜、蔥、蒜等在內的辛辣食物,在此筆者為您提供一些養生“辣招”。
大蒜
俗語說,“大蒜治百病”,大蒜是公認的保健食品,很多家庭做菜都會拍幾瓣蒜放在菜中,既調味又殺菌。夏天病菌肆虐,正好可以吃些具有顯著殺菌作用的大蒜。大蒜中含有大蒜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癌、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等作用,是深受大眾認可的一種辛辣健康食物。由于大蒜中硫化物含量高,維生素E豐富,故此對預防感冒也有一定的作用。
大蒜熟吃生吃均可。生吃大蒜的殺菌效果更明顯,因為在加熱的過程中,具有抗菌作用的硫化物含量下降,因此不能有效殺菌。蒜拌涼菜、吃餃子用醋調和蒜泥都能起到不錯的殺菌效果。做菜習慣用大蒜熗鍋的朋友,注意油溫不要過高,時間不宜太長,拍碎放入鍋中,以便充分出味并減少對殺菌成分的破壞。大蒜的刺激性氣味常讓人厭煩,食后有異味,在食用時搭配生蔬果,嚼茶葉或者用綠茶漱口,都可以達到緩解異味的效果。
要注意,吃大蒜尤其是生吃大蒜對腸胃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食用過多容易使腸胃不適。大蒜不宜多吃,醫學界對大蒜的研究較為徹底,認為每天以2~3瓣為宜。
大蒜的殺菌作用不僅僅體現在人體中,在種植蔬果時,有時也會用到大蒜,綠色無公害蔬果常用大蒜汁殺菌、防治病蟲害。另外,研究表明,大蒜粉可以有效調整和刺激肉中各種香味的氨基酸的形成,一些禽、畜飼料中也會加入大蒜粉,用以殺菌消毒,提高動物免疫力,還能提高肉類香味。由此可見,大蒜具有強大而廣泛的殺菌消毒作用。
生姜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姜集保健品、驅寒品、調味品多種功能于一體,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生姜性溫味辛,能增強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消化增食欲,有降溫、排汗、提神、緩解疲勞等作用。
姜的種類豐富,常見的是子姜和老姜。子姜就是嫩姜,是生姜的幼年時期,六七月份是子姜上市的季節,子姜食物纖維少,皮薄肉嫩,口感脆,又能驅寒、暖胃、助消化,吃姜的朋友常用來做泡菜或炒菜食用。成熟之后的生姜就是老姜,皮厚肉堅,味道更辛辣。老姜易儲藏,有效成分更豐富而穩定,保健作用也更強。煮紅糖姜水一般用的就是老姜,女性在經期喝紅糖姜水暖宮活血,補氣補血,促進血液流通。辛味入肺和大腸,辛養肺氣。肺系統的病癥,常見的是感冒,因此感冒可用辛味藥物來治療。有的人偶感風寒,喝點姜湯發汗,蓋上被子出一陣汗后感冒就好了。
蔥
蔥一般作為配菜,卻在做菜中擔當重要角色,常作為一種普遍的調味品或蔬菜食用,做菜時加入蔥,食物帶有蔥香更美味。蔥也是常用的民間食療材料,性溫味辛可養肺。蔥中含有的揮發油成分有助于消化、抗癌、殺菌消毒,蔥能夠刺激機體消化液分泌,健胃增進食欲。
洋蔥,顧名思義,最開始是從外國引進的食物,它是集營養、保健、醫療于一體的辛辣食物,在歐美等地被譽為“菜中皇后”。洋蔥常作為配菜,南方人一般熟吃,北方生吃者較多,它能夠促進食欲,健胃潤腸。洋蔥中的前列腺素A有助于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是三高人群的理想蔬菜。夏天可以適當吃些洋蔥,煮熟的洋蔥辛中帶甜,其中的維生素A溶于油脂中,利于吸收。洋蔥也有很強的解毒殺菌能力,喜歡生吃洋蔥的朋友吃過之后會有神清氣爽之感。洋蔥中含有硫化物等營養物質,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洋蔥易于儲存,只要溫度適宜,一般不會腐爛,其中的硫化物等元素穩定,不用擔心營養元素流失或變異。
辣椒
被民間稱為“開胃菜”“下飯菜”的辣椒具有發汗、健胃助消化的功能。維生素C在人與病毒的抗爭上充當著重要角色,辣椒號稱“維生素C之王”。辣椒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所含維生素C居蔬菜首位,紅辣椒的營養元素含量更高于青椒。辣椒具有食療作用,其中含有的辣椒素能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排汗排毒,增強食欲。吃辣的朋友都知道,辣椒入口,立刻刺激舌頭、嘴部的神經末梢,使唾液、汗液分泌增加,這時腸胃也在加倍工作,食欲增加。
有的人吃辣會上癮,有對辣味的渴望和追逐,這就是辣椒素的作用,當味覺細胞接觸到辣椒素就會敏感,從而使人更能感覺到食物的美味。廣西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會長陳紹萱醫師說,吃辣助消化、增食欲,他本人雖然并不能承受太辣的食物,但當吃飯不香沒有食欲時會產生吃辣的念頭,可見辣可以增加食味。然而,陳紹萱醫師也說,吃辣要適當,過辣食品讓人的嘴、眼、耳咽管、腸胃如灼燒般,喝水也難救火,容易對人體產生傷害。
食用辣椒過量,使消化液分泌過多,引起胃腸黏膜出血、水腫,胃腸蠕動劇增,引發胃炎、腹瀉、嘔吐等,不利于消化道功能的恢復。陳醫師說,有的人并不適合吃辣,熱性病、潰瘍病、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等患者不宜吃辣椒,腸胃不好的朋友要少吃辣,存在長痘等皮膚問題的朋友也要少吃辣。
溫馨提示
用“辣招”需遵循適合、適度原則。天熱人貪涼,易導致脾濕傷肺,人容易疲憊,種種因素也讓人食欲下降,適當吃些辛辣食物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食欲,發散體內毒素和濕氣。由于氣候、地域、個人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如火一般的辣味,辣有微辣、中辣、重辣之分,不習慣吃辣的朋友可以用微辣食物或蔥、蒜等不辣的食物代替。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飲食有常,物我相適”是中醫提倡的飲食養生原則,如果不管地域對象,不論季節氣候,都去生搬硬套食用某種食物,必定喜憂參半。比如,幾個好友一同享用麻辣火鍋,一會兒的工夫就頭頸流汗滿臉通紅,事后有的人什么事也沒有,有的人則胃痛難耐,有的人臉上長出了痘痘。飲食要因人而異,以個人生活習慣為原則,吃辛辣食物要適量。夏天飲食的原則之一還是要忌大寒大熱,以清淡為主。 ? ? (摘自《烹調知識·原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