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承鼎
“信念”怎么可以使人延年益壽呢?請先看實例:
最近,英國皇家學院的醫學專家們,對57名因患有乳腺癌而被切除乳房的病人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其中注重自我精神調節,堅信自己可以戰勝病魔的患者,10年生存率達70%;而那些做了手術之后就精神萎靡,甚至感到絕望的病者,即使他們本身的病情并不是很嚴重,可是,卻有80%以上的人在術后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這個活生生的例子說明了一個問題:信念的確可以延年。當我們患了病之后,哪怕是很“麻煩”的病,都不要被病魔所嚇倒,而應當采取積極的態度與其抗爭,樹立起必勝的信念。
人生在世會遇到許多艱難險阻,“患病”也是其中的一項,患者對待疾病,要做到既來之則安之,千萬別驚慌失措,要敢于把生死置之度外,要做自己的醫生,想盡一切辦法與病魔作斗爭,不到最后一刻,決不輕言放棄。
美國有一位名叫愛琳娜的少婦,車禍后在醫院里躺了兩個月,連醫生都認為她有可能會成為植物人。可是,一周后,愛琳娜蘇醒過來了。醫生們問她:你在昏迷時有沒有感覺?她說,我聽到有個醫生說我會成為植物人,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醒過來,以便證明那位醫生的判斷是錯誤的。于是,我就醒了。那位估計她可能會成為植物人的醫生敬佩地說:“按你的傷情,極有可能成為植物人,但你堅定的信念使你重獲新生!”
研究發現,人的信心及信念能夠充分地調動機體內的巨大潛能,通過調整、替代、補償,重新組合等一系列的生理過程,從而使組織和細胞的功能與代謝趨于正常化,建立起新的平衡。這整個過程,就好比是戰敗一方在短時期內招收了一批新軍,緊急加以訓練,將他們組成新的戰斗兵團,雄赳赳地開赴戰場,有力地殲滅來犯之敵。
而當一個患者對自己的疾病失去信念時,他的情緒會極其低落,那么,他的免疫功能也就急驟下降,血液中的淋巴細胞日漸減少,他也就自然成了病魔的俘虜,離“極樂世界”不遠了。
國際衛生組織提出了一個很響亮的口號:“人體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來自于各人的“信念”。朋友,您的“信念”如何呢?
(摘自《石家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