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觀賞蕎麥匯葉色美、花色美 、果實美、株型美、風韻美于一身,具備花、葉、莖、果共賞的優點,集觀賞性、食用性、保健性為一體;適合應用于園林綠化、休閑觀光、生態保護及圈住開發利用。隨著現代農業發展,指出觀賞蕎麥是未來蕎麥產業化的重要方向,并提出通過“賞蕎花、辦蕎節,和其他作物結合開發,蕎麥的文化價值開發”的思路開發展觀賞蕎麥產業。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185-03
The New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Buckwheat Industry—Ornamental Buckwheat
ChongQingMunicipalAgriculturalSchool Lei Xinghua Zhong Guangchi Luo Lan Tian Xiaoqing Liu Guangde
Abstract:Ornamental buckwheat blent leaf-beauty, flower-beauty, fruit-beauty, plant-shape-beauty and charm-beauty in whole plant. It has many advantages in flower, leaf, stem and fruit as ornamental plant because of it can be provid ornamentality、edibility and health care. It is Suitable for landscaping, leisure and tourism,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rou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ornamental buckwheat is important direction of buckwheat industrialization in future. And put forward idea by the “admiring buckwheat flowers, conducting buckwheat festival and to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other crops,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value of buckwheat “ to develop ornamental buckwheat industry
Key words:Ornamental buckwheat;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development
引言
蕎麥(Fagopyrumes culentum Moench)屬蓼科,蕎麥屬,主要有兩個栽培種,即甜蕎麥和苦蕎麥 [1]。蕎麥是一種重要的藥食同源植物,其除了含有蛋白質、脂肪、淀粉等物質和維生素、微量元素外,還含有豐富的蘆丁、酚類化合物、γ-氨基丁酸、硒元素等保健成分
[2] [3] [4] [5] [6] [7] [8]。以前主要作為救荒作物和填閑作物,近年來,隨著蕎麥科學研究以及新產品開發的深入,蕎麥的保健價值得到了重新認識 [9]。蕎麥研究主要集中在資源收集評價、新品種選育、高產栽培技術、細胞培養、分子生物學、功能性成分的分離和評價利用、對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作用等方面[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蕎麥的利用主要在籽粒,如開發有蕎麥茶、米、面、酒等初加工產品,蕎麥欽料、膠囊、醋等深加工產品。近年來逐漸提出了“蕎麥全株利用”的理念,蕎麥花開發蕎麥蜜、花茶,蕎麥葉開發蘆丁香菜、芽菜、葉茶、葉粉等產品 [27] [28] [29] [30] [31] [32] [33][34] [35] [36] [37] [38] [39]。
蕎麥在發展進程中與其他文化相結合,蕎麥文化不但在民俗、飲食、保健上得以體現,還反映在詩歌、戲曲、文學、影視等其他文化形式上。且蕎麥花色豐富,鮮艷,花期長。因此,觀賞蕎麥是現代蕎麥產業發展的天然選擇,是未來蕎麥產業化的重要方向。
一、蕎麥的觀賞特性
凡是能引起人們感官(眼、耳、鼻、舌、身)或聯想獲得美感的特性稱為觀賞特性。人們獲得美感的途徑有視、聽、嗅、味、觸、共賞、聯想等途徑。植物的觀賞特性主要包括色彩美、形態美、芳香美、風韻美等形式 [40]。
1.葉色美。蕎麥的葉大多為綠色,特別是嫩葉的嫩綠色,給人以欣欣向榮的心理感受。另外,由于花青素的積累,部分蕎麥的葉呈現出紅色。蕎麥葉色的育種方向是培育常色葉和變色葉的彩葉蕎麥。
2.花色美。甜蕎的花主要有白、粉紅兩種顏色,目前,重慶蕎麥產業技術體系育種家又選育出純紅花色品種(圖1);苦蕎花呈綠色或淺綠色。
白色的蕎麥花潔白如玉、如雪似銀。偶有微風拂過,它們便柔柔地在蠕動,這些極為細小的花,成團狀聚攏在莖稈的頂部,展現出潔白高雅的風采。如白居易所述: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日本和韓國都以白色的蕎麥花舉辦蕎麥節。陜北高原的初秋季節,滿山遍野的蕎麥花、土豆花、向日葵花競相綻放,連片的塑料大棚、農民社區掩映在綠樹花海之中——優美的自然風光,粉紅的蕎麥花構成了一幅幅獨特的塞上田園新景觀。
3.果實美。觀賞蕎麥果實營養豐富,人們在觀果之余,可采摘鮮食或烹飪熟食。甜蕎麥果實的初期顏色為白色、粉紅色,然后便為灰色,成熟時變成黑褐色;純紅花色品種的果實初期顏色為紅色,至成熟時變成黑褐色。苦蕎果的初期顏色為綠色,然后便為灰色,成熟時變成黑褐色。蕎麥的果穗上果實較多,形態多樣。經加工也可制成工藝品。果實美的育種方向是:果實大,色彩豐富多樣,防落粒性好,果實工藝品型蕎麥品種。
4.株形美。蕎麥可觀賞各個器官形態,也可觀賞整個生長過程,植株整體具有系統觀賞美感。如枝蔓輕柔的紅花菜豆、早熟扁豆,姿態奇異的觀賞南瓜、苦瓜、蛇瓜,葉片肥厚的落葵。這類整株觀賞型的觀賞蔬菜,株形曼妙可人,具有綜合觀賞特征。
株形美的育種方向是:藤本型觀賞蕎麥,矮化多分枝型蕎麥。
5.風韻美。韓國江原道在舉行蕎麥花節的時候,以韓國的李孝石的代表作《蕎麥花開的時候》為主題,開展多種主題活動,將蕎麥賦予了很多的擬人化的性格。
在我國悠久的蕎麥栽培歷史中,也伴隨著很多的故事傳說和典故、謎語,很多文人墨客也寫下了很多的蕎麥詩詞,其中不乏膾炙人口的精品,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可供后人欣賞,如月明蕎麥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蕎麥花開白雪香(宋·王禹偁·《村行》)等。同時,蕎麥也常作為中國戲曲的要素出現,如黃梅戲《蕎麥記》,湖南花鼓戲《蕎麥粑上壽》,京劇《三十三棵蕎麥九十九個棱》。另外,在文學家的筆下,蕎麥花潔白如雪,經常作為對美好愛情的追求而出現。如宋唯唯的《月明蕎麥花如雪》。我們也可以按照中國人的理解方式,賦予其擬人化的情感。
二、觀賞蕎麥的應用
1.園林應用。蕎麥既可以單株觀賞,也可以群植觀賞。
(1)盆栽應用。盆栽的觀賞蕎麥可以以其優雅的株姿、絢麗色澤和豐碩的果實點綴居室,裝扮庭院陽臺,使環境充滿鄉土情趣,令人遐想。也可以作為盆花開發,用于公園、會場、廣場擺花應用。
(2)花壇應用。花壇通常配植各種低矮的觀賞植物,構成色彩艷麗或美麗圖案的植地。觀賞蕎麥其植株矮小、緊湊、整齊,既體現個體的自然美,又表現出整體的裝飾美。既可以單獨用不同顏色及不同株高的蕎麥品種來布置花壇,也可以和其他的觀賞植物搭配應用。
(3)花境。花境是模擬自然界中各種野生花木交錯生長的情景的自然式花帶。花境中應用的植物,不但要表現植物個體生長的自然美,更重要的是還要展現出植物自然組合的群體美。大面積的蕎麥正好可組成強烈、震撼的群植效果,壯美而引人注目。
(4)庭院綠化。庭院綠化包括公共庭院綠化和家居庭院綠化,對此蕎麥大有用武之地。蕎麥的適應能力強,一年四季均可以生長,既可以明顯的體現季相美,又可以一年四季觀賞。無論是種植于庭院的花壇、花池或瓶飾之中還是作為花境的用花材料,或者混栽于林下的草坪之中作為點綴,都可以使庭院氣氛倍顯溫馨。
(5)公園綠化。蕎麥可以用作植物園、動物園、綜合公園、街頭游園等公共園林綠地的綠化材料。既可以利用藤本型蕎麥搭配布置成沁人心肺、綠色生動的棚架或廊道;也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蕎麥品種進行膠貼造型制作成耐人尋味、富有情趣的蕎麥彩車。若把蕎麥和其它花卉鑲嵌成各種自由靈活的觀賞圖案,則能更充分地體現其風貌和魅力。
2.觀光農業。觀光農業是以農業為基礎,以旅游為手段,以城市為市場,以參與為特點,以文化為內涵,吸引游客前來開展觀(賞)、品(嘗)、娛(樂)、勞(作)等活動的現代農業形式。根據觀光農業園的特點、景觀資源特征和功能將其分為綜合觀光型、休閑度假型、創意產業型、現代科技型、科普教育型、民俗文化型六大類 [41]。大面積種植蕎麥,當蕎麥花開的時候,白花如雪、若銀、似棉,一片一片,滿眼的蕎麥花漫過平川、坡梁、溝溝壑壑直開到天邊,樸素淡雅,成為一道秀麗的風景線;成片粉紅的蕎麥花,色彩十分的明亮和耀眼,給人以強烈的積極向上心理暗示和美的享受。另外,蕎麥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完全符合現代“綠色、健康、生態、環保”的生活理念,因此,蕎麥天然就是為觀光農業開發而生。
3.生態保護。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觀賞蕎麥具有很好的生態功能。首先,蕎麥耐瘠薄,抗逆性好,是很好的先鋒植物,可以用于土石荒山、裸露巖石等生態條件較差的地方;其次,蕎麥具有拮抗雜草的作用,可以用于公路、鐵路、景區的外圍綠化。因此,觀賞蕎麥應該在“美麗中國”的建設中占有一席之地。
4.全株利用。現代園林的發展方向之一就是功能性園林,意指園林植物在滿足觀賞的同時,還要求能提供產品。蕎麥不僅可用于觀賞,其根、莖、葉、花、果都具備很高的經濟價值,可以全株綜合開發利用。
三、觀賞蕎麥發展思路
1.賞蕎花,辦蕎節,和其他作物結合開發,蕎麥的文化價值開發。區域農業賞蕎花:蕎麥花開的時候,由于花小而多,花期長,具有極佳的群體觀賞效果,日本北海道、韓國江原道、中國的定邊等地都以蕎麥花為主題,舉辦蕎麥花節,將蕎麥產業作為當地農業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現代化的栽培方式:到目前為止,蕎麥栽培溫還是沿用傳統的栽培方式,如果利用現代設施農業技術栽培蕎麥,將起到很好的科普作用,如采用溫室栽培、立體栽培、無土栽培等。
蕎麥產品的品嘗與展銷:蕎麥開發應處處體現“綠色、生態、健康、環保”的理念,在舉辦蕎麥花節時,同時開展蕎麥產品的展銷和品嘗,一方面可以增加蕎麥花節的內容和內涵,也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個產品推廣平臺,還可以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
2.與其他作物結合開發。蕎麥的生育期短,但宜播期長,可以和多種作物結合開發,一方面增加觀光農業的景觀維度,使景觀層次更加豐富而富于變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其它作物擴大蕎麥的影響。各地可以結合當地特色產業進行開發。
3.蕎麥的文化價值開發。蕎麥產業的發展應該有“走出蕎麥看蕎麥” 的思維,深入挖掘蕎麥的文化價值,擴大蕎麥產業面,增加蕎麥產業的內涵和外延。
飲食文化:可以通過展示蕎麥傳統和現代的加工設備,舉辦蕎麥制作技藝大賽,國內外蕎麥飲食文化交流,蕎麥食用比賽等多種方式來展現蕎麥飲食文化。
民俗文化:蕎麥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在當地的種植歷史中,或多或少都會和當地民俗產生交集,我們應該挖掘其文化要素,進行開發。
生態旅游文化:當代蕎麥文化的核心是“生態、綠色、健康”,現代旅游景點的開發都會打綠色牌、生態牌,因此,可以將蕎麥文化融入當地旅游資源一起開發。
名人文化:要給蕎麥以名,就必須和名人名家搭上關系,借助歷史名人、革命英雄、文學名人等擴大蕎麥影響。
體驗農業:隨著現代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市民接觸農業的機會逐漸減少,體驗農業模式則應運而生。蕎麥由于生育期短,生長速度快,是很好的體驗農業開發作物。
蕎麥詩詞:通過收集蕎麥詩詞出版蕎麥文集,通過蕎麥詩詞創作比賽,朗誦比賽,書法比賽等多種形式進行蕎麥文化產業開發。
四、結論
蕎麥是我國的重要特色作物,在我國分布和種植范圍廣泛,在我國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觀賞蕎麥是指單株或群體蕎麥的花、葉、莖、果色彩艷麗或形態獨特,集觀賞性、食用性、保健性為一體的蕎麥。隨著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觀賞蕎麥產業化是未來蕎麥產業發展的重要道路。一方面,延長蕎麥產業鏈,從傳統的食用蕎麥擴大到“賞蕎花、品蕎味、體蕎作、感蕎文”的綜合產業鏈;另一方面,觀賞蕎麥將蕎麥從傳統的蕎麥食品加工到蕎麥的觀光旅游、蕎麥文化價值開發、蕎麥全株開發利用等方向發展,必將提高蕎麥的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民、企業、政府互利共贏,從而帶動蕎麥產業更加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