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目前農村公路的交通安全現狀及交通安全信息標志設置狀況,在分析了當前農村公路背景的前提下,結合實地調研農村公路的實際情況,對我國公路交通安全信息標志設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歸納,根據我國農村公路的實際,提出了農村公路交通安全信息標志設置方面的基本措施。
關鍵詞:交通安全;農村公路;交通標志設置;鄉道;村道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3-0020-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3.011
1 概述
農村公路特指鄉道和村道。鄉道是指主要為鄉(鎮)行政區域內經濟、文化、行政服務的公路以及不屬于縣道以上公路的鄉(鎮)與鄉(鎮)之間及鄉(鎮)與外部聯絡的公路。一直以來,農村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后方,它同時也是改革開放的腹地。前人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指明了農村公路在農村所扮演的舉足輕重的角色。它不但可以改善農村運輸條件和投資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同時可以加快農村信息傳播和對外交流,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
農村公路是公益性的公共基礎設施,是農村生產生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建設好農村公路的重要性。
農村公路發展迅速的同時,與之配套的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道路安全防護措施的設置嚴重不足,交通標志也存在設施欠缺、設置不規范、管理難度大的現狀,同時,農村機動車和駕駛員的數量還在迅速增加。但由于廣大農村道路交通參與者的道路交通法制觀念和交通安全意識很薄弱,加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成熟,導致發生在農村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呈直線上升態勢,死亡人數明顯上升,重特大交通事故時有發生。這些都使得交通安全隱患尤為突出。
2 存在問題
根據實地考察,發現很多鄉村公路的標志嚴重不完善,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2.1 應設標志缺乏
由于交通標志標線只是公路附屬設施的一部分,在整個工程中占的比例很小,故出現了標志欠缺、“赤胳膊”、標志不齊全的現象。在一條干道和村道的交叉口、路口缺乏指路標志,就會導致行人對前方地理信息的不了解,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資源的浪費。
2.2 已有標志信息不全
有的公路上雖然也設置了一些標志,但已有標志存在信息不全、不準確、不易理解等方面的問題。同時,標志的設置存在“厚此薄彼”的現象,即當前在農村公路交通標志中,普遍存在厚警告、禁令標志、標線,薄指路標志的現象。有些路段未能充分地根據該路段的實際情況給駕駛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只是教條地執行規范,由此造成一些本該向駕駛人提供信息需要設置標志的地方未能設置。比如標準中關于警告標志的規定,坡道標志僅僅讓駕駛人知道眼前立刻有坡,至于坡道多大、坡長多長都不得而知。絕大部分村組公路普遍缺少交通警示標志,在關鍵部位沒有設置減速帶或者設置的減速帶很不規范。特別是一些村組因陋就簡,自行設計,在公路上砌一道凸起的水泥橫坎(其縱斷面為半圓形、梯形或矩形),以此作為減速帶,且未加任何色彩標識,駕車者在距離稍遠處不易看清。這樣的“土法減速帶”不僅不能起到標準減速帶的作用,反而成為鄉村公路上的一個安全隱患。給予駕駛人的這些不完整信息,都會極大地影響到安全行車。有些地方旅游業發展較快,比如農家樂、度假村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使得遠處的人們慕名而來,有時標志不完善、對人產生誤導或不易于其他語言的人群理解,致使有些外地駕駛員要花很多時間打聽方向,這就不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不適應越來越多的自駕游者的需要。在實際中,比如雨雪天氣下,只是在該路段處設置標志,駕駛人并不能從中提取預警信息,當車輛行駛到積雪等危險路段時再采取措施可能已經相當危險了。又如,在遇到陡坡時,往往由于缺乏提前的預知信息而使駕駛人未能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致影響行車安全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2.3 設置位置不當
許多已有標志雖然按照規定裝在了路邊,但卻并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形同虛設。在一些公路上,常常發現許多標志的位置設置不當,比如,在山區多彎路段使用了大量的急彎路標志,既不合理,會使駕駛員產生“熟視無睹”的狀態,又造成這段山路標志林立,信息過載,致使管理成本增加;在陡坡臨水臨崖路段,不是僅用一塊“傍山險路”標志就能包涵的,預先警示的標志也必不可少。
2.4 維護難度大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公路建設一直都沒有固定的資金來源,根據《公路法》的規定,縣、鄉兩級政府承擔縣鄉農村公路建設、維護的主要任務。由于各地的經濟發展差距,東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財政實力較強,財政投入的建設資金較多,而中西部大部分地區由于財政困難,投入建設的資金較少。從這一點看,農村道路建設的資金本就有限,再投入相應的維護費用,就變得更不切實際。雖然各鄉鎮政府按照公路要求組織了養護人員進行道路養護,但現有養護人員因工資較低,大多數人員來自附近村鎮,年齡偏大,有的甚至是超過60歲的老年人,無法勝任養護工作,缺乏養護知識無法保證養護質量,更無從談起提高養護水平,因此,養護水平和養護質量都無法得到保證,導致公路破壞無法及時修補,養護效果差,加之缺乏監管力度,公路標識也不能及時更新,導致標識維護差。總的來說,養護資金缺少穩定渠道、投入嚴重不足,養護機制缺乏活力、養護質量不高等,使公路交通標志維護難度大,即維護經費難落實,對安全設施包括交通標志標線、護欄、隔離等設施的投入就尤為困難。另外存在于農村公路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由于交通標志大致為金屬質地,有再次利用的可能,加之農村地區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較低,農民的意識相對較為薄弱,所以交通標志被大肆偷盜的現象比較嚴重。所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農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車安全和長遠發展。因此,如何提高農村公路信息標識的安全性,發揮其最大社會效益,需要認真研究。
3 采取措施
3.1 設置村莊服務信息
隨著農村公路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發展迅速,與外界的交流也日益頻繁。因此,為了方便人們出行和加深對這些村莊的了解,需要對村莊信息進行一定的注解。還有,在村莊集中、人口較密集的地區,交通也可能比較繁忙。這時可以在村口設置指路標志,告訴行人村莊的名稱以便再次路過或被提及時,方便聯系,和外界能有更緊密的交流。
3.2 設置農村生產服務信息
在以蓄養牲畜為主的農村,聯系村與村、戶與戶之間的道路上,可以適當地設置警告標志,以便機動車駕駛員更有準備,發現意外情況時做出正確的決定,進行合適的操作。
3.3 設置特殊路段服務信息
對于事故多發路段或易發點,特別是急轉彎、臨水臨崖高落差危險路段和危險邊坡、視距不良等路段,管理部門更應該引起重視,設計出適宜、規范的標志,立于其間,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降低事故。對農村尤其是山區公路,轉彎甚至連續轉彎路段較多,容易造成事故,并且事故的嚴重程度也會大很多,所以這一路況應特別設置連彎等標志。
3.4 設置旅游服務信息
現在很多地方旅游業快速發展,由于人口眾多、語言背景的不同,標志的設置可以輔以簡圖,用更簡潔明了、更人性化的方法來表達。借鑒各旅游地區成功的例子,由于在提前幾公里或更遠的距離處,設置了指路標志,使得從遠處趕來游玩的旅客很容易就找到了目的地,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出行的效率。另外,醒目的標志和容易識認的圖案照顧到不同語言背景的人,也使得標志更加優化,和景色相得益彰、美不勝收。另外,有些城市周邊的農村地區,由于自然資源豐富、景觀優美、氣候適宜等特殊地域優勢,或已經具備很好的農業產業和農村旅游基礎,投資修路見效快,所以帶領這些產業園區或“農家樂”的經營者們,設計出適宜醒目的標志牌,把從國省道上下來的游客引進村,使農家樂辦得更紅火,也能促進地方經濟朝著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3.5 因地制宜選材及設置
由于農村公路建設成本有限,投入在安全設施上的費用來源就變得更加緊張,所以因地制宜地選擇材料和設置位置,改善標志的設計方案,適當降低成本,同時又能很好地提高道路行駛安全性,可以在特殊路段,比如山區、急轉彎路段等地方,依靠地理特點,在山體等上面適當涂刷油漆,使背景和提醒文字、圖案等對比鮮明,這樣簡單易行的做法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要在路邊設立標志牌的話,我們可以不用金屬結構的支架和牌面,利用農村原本很豐富的木質或石頭材料等,就可以大大降低設計設置成本,同樣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除此之外,各地的地形和自然條件的差異,也能為當地帶來區別于其他地區的獨特交通信息標志,完成把交通事故降到最低的目標。
4 結語
隨著我國公路的通車里程迅速增加,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村公路的狀況也在不斷好轉。交通標志確保道路交通達到快速暢通、安全舒適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公路的通車里程迅速增加,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村公路的狀況也在不斷好轉。交通標志確保道路交通達到快速暢通、安全舒適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著眼于改善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狀況,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標志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黃雁,王長君.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問題及事故預防對策[J].公安交通科技窗,2005,(6).
[2] 美國呼吁為農村公路提供更多資金,以提高其交通安全.中國公路網.
[3] 留頻,農村公路交通標志標線設置與管理分析[J].公路交通技術,2007,(6).
[4] 趙金龍.山區公路交通標志設置研究[D].長安大學,2006.
作者簡介:韓笑(1986-),供職于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周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