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情況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某奶牛養殖戶,買來一頭經胚胎移植產下的小母奶牛,約1月齡時,由于飼養員疏忽,給小牛喂食了已酸敗的牛奶,導致小牛腹瀉、食欲降低,養殖戶請當地獸醫治療,5天后,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惡化。
2.臨床癥狀
患牛精神沉郁,口、鼻、耳、四肢、尾冰冷,臥地不起,呻吟,磨牙,眼球呆滯,體溫38℃,呼吸57次/分鐘,心跳92次/分鐘,拉棕色酸臭的糞水,并帶有腸黏膜,肌體嚴重脫水。
3.治療
靜脈注射人用白蛋白10克,10%葡萄糖500毫升,5%糖鹽水500毫升,蘇打液250毫升,3支10毫升的維生素C,另配合使用止血藥維生素K3、抗生素先鋒霉素5號及中樞興奮藥樟腦磺酸鈉。口服鞣酸蛋白進行收斂止瀉。飼喂新鮮牛奶和飲用潔凈水。
用以上方法連續治療3天(人用白蛋白第1天只用1次),小病母牛痊愈。
4.小結
認真做好飼養管理,給小牛喂新鮮奶,飲用清潔水,并注意定時、定量、定溫。
由于小奶牛5天不吃不喝、腹瀉、脫水,導致低蛋白血癥,輸液時用人用白蛋白,提高了血液中的蛋白總量和膠體滲透壓,并且調整了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例;可同時用等滲葡萄糖來補充水分,用高滲葡萄糖強心利尿,有利于提高血液的晶體滲透壓,擴充血容量;用蘇打液來調整體內酸中毒。
(摘自中國執業獸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