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梧州學院,廣西梧州543002)
梧州學院動漫設計與制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李松
(梧州學院,廣西梧州543002)
摘要:本文針對梧州學院動漫設計與制作人才發展和培養模式的分析與研究,對動漫設計與制作人才培養模式有針對性的提出建議。我國動漫產業方興日盛,如何在了解市場走向的前提下參與人才培養,走出適合并具有自已的特色之路,是目前高校動漫類文化創意教育所要面對的基本問題。本文以梧州學院為實踐平臺,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針對性的論述,希望能為動漫類人才培養及動漫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高校動漫類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動漫產業;教學實踐
2005年全國各大高等院校大約有500百家左右相繼開設動畫專業,每年培養出大量的人才。暫時緩解了一小部分動漫專業產業的人才缺口,但需求量依然不足。國家為了扶持動畫產業的發展在全國建立了國家動漫產業基地、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國家動漫游戲產業振興基地等動漫人才研發基地。
梧州學院動畫專業于2010年批準招生,目前在學生已發展到了168人,2010級畢業生為51人,本專業歸屬于寶石與藝術設計學院。??經過幾年建設,教學條件不斷完善,教師隊伍不斷擴大,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動畫專業設有一個專業教研室,專門研究動畫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對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本專業專任教師11名,該專業11名專業教師己能承擔全部課程的教學任務,大部分專業教師是中級以上,碩士學位。專業教室除了具有多媒體教室以及各種實驗室之外,還有面積1500平方米藝術樓一棟。
隨著國家對動漫文化產業的大力扶持,各地的動漫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不斷興起的動漫企業也帶動了人才培養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讓校內、校外的教育機構瞄準了動漫人才培養的市場。培訓機構跟是你爭我奪的招收學員。但是現在在各大高校中動漫創意人才培養的速度還遠遠跟不上各地動漫企業的發展。從而市場上形成巨大的人才缺口。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高校更應該注重創意人才的培養,不但要整合資源,而且要聯合業內專家學者及企業里的高級技術人才,共同完成動漫專業的人才培養和服務。各大高校應該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教育服務水平,合理利用資源,發揮優勢,推動動漫創意產業的發展。
全國現在有447所高校開設動漫游戲專業,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社會機構參與到動漫游戲人才培養之中,游戲作為新興行業,在人才的需求上可以說缺口相當巨大,可見對人才的需求還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
(1)高校應該轉變教育方式不要受到應試教育、文憑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理念的影響,使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適應企業內部高強度、專業性的崗位要求。由于學生在學校參加的實踐經驗較少,導致學生進入企業后沒有實際經驗,從而無法勝任崗位要求。很多畢業生為了能夠在企業里上班,通常是參加二次培訓,然后在返回企業里上班。這樣對于學生來講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對于社會來說浪費教育資源。歸根結底,動漫游戲人才培養應該是一種職業教育,應將職業教育和綜合素質發展結合起來,由專業教育機構來承擔較為合適。
(2)動漫產業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產業,在人員、技術、專業性的要求都比較高,同時其在人才需求上也呈現出層次豐富、專業突出、人員密集等特點。而最下層的是市場營銷人員,這樣的構架對動漫產業的發展速度起到阻礙作用,最好的架構應該是呈“三角形”。由于極缺基層的市場營銷人員和中高級的制作人員,因此要加大力度培養基層的市場營銷人員和中高級的制作人員,著眼未來。唯有科學的培養方式和方法才能推動動漫產業的發展。
面對我國高等院校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現狀,我謹以梧州學院平臺,談談我關于改變文動漫設計與制作產業人才培養現狀及改變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模式的一些看法。
(1)前期要進行市場調查,只有了解動漫產業市場發展趨勢,才能知道人才的需求量。并根據市場調查數據,有針對性的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此過程中校方和企業起主導作用,學生參與,與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動漫制作流程,熟悉生產流程,通過分工合作來完成動漫制作。
(2)校企合作的同時企業可以對資金、管理、教學、實訓、實習、就業等進行全方位把關,在實訓中擴展學生視野,增加實踐操作經驗,提升學生的動漫制作水平和能力。校方也應大力發展適合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取得市場認可的動漫技能認證考試。推行市場認可的認證考試:在美國Autodesk公司3dsmax、Maya認證或Adobe公司的Flash認證都是世界著名的產業認證考試。
(3)建立實訓培養模式:探索和建立科學的培養方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以實踐為核心的教育培養模式。這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理論到實踐,從課堂到企業,通過實訓的方式讓學生積累工作經驗。為學生營造一種在企業的工作環境,在實訓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滿足和適應動漫產業市場的需求,因此,要積極聘請專家授課及開辦講座,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市場的需求與質量,增強動漫教學實踐的可行性,實現“產學研”一體化。
綜上所述,梧州學院要抓住市場機遇,整合校企資源,科學合理的制定動漫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出一種適合動漫專業適應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動漫類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國動漫設計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作者簡介:李松(1982-),男,江蘇邳州人,本科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動畫系,研究生,碩士研究生,講師,動畫工程師,主攻動畫、影視、游戲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