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邵陽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湖南邵陽422000)
鈦基釕鑭氧化物涂層結構對電化學活性的影響
劉亮
(邵陽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湖南邵陽422000)
摘要:通過實驗,把RuCl3?3H20和LaCl3?7H2當作前驅物,采用熱分解法來制作Ti基Ru-La氧化物涂層,進而探討鈦基釕鑭氧化物涂層結構對電化學活性的影響。
關鍵詞:氧化涂層;鑭;電化學活性??
在氯堿工業、有機合成以及超級電容器等各個領域內,Ru02基氧化物涂層有著廣泛的用途,但是釕的價格過于昂貴而且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所以,為了降低成本,在其中加入其它的元素,在保證其穩定性與選擇性的前提下,使電極的電催化性得到提高,而且這已經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在熱分解條件下的中性NaCI溶液中,采用循環伏安法對制備的Ru.La氧化物涂層體系的伏安電荷進行了測量,同時對比了其在HCIO4溶液中的性能,對該系列涂層的電化學活性進行了詳細的考察,以期能夠為同行帶來一些啟示。
該實驗具體報考四個步驟:第一,準備實驗材料。需要準備的主要原料有氯化釕、氯化鑭、異丙醇和乙醇,這些材料都是分析純。第二,配置涂液。在乙醇溶液和異丙醇中分別加入氯化鑭和前驅物氯化釕,然后用攪拌器將其互相溶解,然后再把兩者按一定的摩爾比例均勻混合在一起。第三,制備涂層。TA2鈦基材在經過軋制、噴砂以及堿洗處理之后,把其倒入沸騰的10%草酸溶液中,經過2個小時的刻蝕處理后,將其放入超生波清洗儀中用80℃去離子水清洗干凈,大約要15分鐘,最后烘干。在刻蝕后的鈦板兩面用配制好的涂液均勻涂刷,完成之后放進烘干箱中烘烤10分鐘,溫度控制在120,然后用450℃箱式電阻爐對其進行燒結10分鐘,再將上述步驟重復數遍,直至總氧化物載量達到10g?m-2,就停止涂刷工作,再將其放入箱式電阻爐中,將溫度調節到450℃,需要燒結1小時,再把火退掉。第四,測試性能。鹽橋用飽和的KCI魯金毛細管來充當,用3.5%的NaCl溶液作電解液,對比實驗則用1mol/LHClO4電解液。一切準備就緒后,開始測試伏安曲線,同時用分析儀分析涂層前驅物的熱重和差式掃描量熱。利用原子力顯微鏡來觀察表面形貌。
2.1伏安電荷
評價電極電化學活性的主要因素就包含了伏安電荷。伏安電荷與電極電催化活性之間成正相關。通過實驗電極進行測定,并且把電極對應的循環伏安曲線進行積分處理,就能夠得到伏安電荷,可以充分展示電極表面活性點的數量。分別把電極放在3.5%NaCI和1mol/LHCl04的溶液中,伏安電荷會發生不同的變化,我們可以發現,加入La后,伏安電荷逐漸增大,這個現象說明,電極的電化學活性與La有著密切的聯系,La促進其不斷提升,伏安電量值在La的摩爾分數為30%時接近最大,此現象證實,該成分陽極表面活性的點數目達到最大時,電化學活性也會增加到最大。相較于中性NaCl溶液,HCIO4溶液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之后會產生贗電容,由此可以證明,酸性溶液中的伏安電荷高于NaCl溶液中的,而且要高出很多。
2.2表面樣貌
通過對試樣RL0與RL2的AFM表面形貌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加入La的前后兩個過程,表面形貌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與此同時晶粒尺寸存在一定的改變,RL2晶粒的大小大約為幾十個nm,和之前相比更加細小,這說明La能夠使晶粒直接細化,而且表面在其作用下也會更加粗糙。涂層電化學活性與表面形貌緊密相關,活性點的數目會隨著表面晶粒減小而增多,具體而言,電化學活性會隨著活性面積增加而變得越好;RL2擁有較高伏安電荷,也可以用這個實驗結果對其進行解釋。
2.3前驅體的熱分析
RuCl3?3H20的分解主要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和吸熱峰拐點互相對應。第一個吸熱峰對應開始的加熱階段,RuCl3?3H20第一次失水的溫度大約是110.6℃;當溫度為160℃左右,該物第二次失水;發生第二個緩慢失重的溫度范圍為185~350℃內,該平臺和C12釋放過程相互對應。當溫度在350~450℃內,開始形成Ru02晶體,而且曲線上能夠看到放熱峰。當溫度超過460℃時,質量基本保持不變,已經形成Ru02晶體。該研究結果和Gujar等人的實驗結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LaCl3.7H20的分解曲線總共分為三個階段,溫度在低于200℃情況下,一共經歷了三次脫水反應,與三個吸熱峰互相對應,但是溫度在360~550℃內,LaCl3沒有發生氣相水解反應。而且,當溫度在200~800℃范圍內也沒有形成La203晶體。
可以得出發現一定的規律,純RuCl3開始氧化的溫度為374.1℃,RuCl3在加入鑭之后,氧化起始溫度就開始發生變化,起始溫度越來越高。當RL4的起始溫度為425.2℃時,氧化反應就結束了,其中溫度在此過程中也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純RLO氧化反應結束的溫度為444.2℃,除了RL2的結束溫度低于此溫度,其他組分的都高于該溫度。這個現象證實,La3+會限制RuCl3的氧化或者Ru02的形核與長大。當熱分解的溫度不超過450℃時,由于此原因,含鑭氧化物涂層的晶粒要比純Ru02的細小一些。
2.4XRD分析
關于鈦基氧化物涂層的XRD圖譜,通過實驗,我們能夠發現,Ru02峰的強度隨著La含量的增加而急劇下降,當La的含量大于70%時,基本沒有Ru02衍射峰。而且,不存在La或者含La化合物晶體相。由此可知,鑭能夠對含釕氧化物晶體的結晶和長大產生抑制作用,表面活性面積隨著晶粒細化而增大,涂層表面的電化學活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第一,在中性NaCl溶液中加入適量的La,能使含釕氧化物涂層的電化學活性得到有效提高。由于加入La細化了晶粒,進而使涂層表面活性點的數目得到增加。第二,Ruq存在與Ru—La氧化物涂層中。其次,La會讓RuCl3熱分解溫度被提高,而且會對Ru02與RuOx的結晶和長大產生抑制作用,其混合氧化物的存在形式主要是非晶態。第三,當La名義含量達到30%的時候,晶粒的尺寸值最小,具有最好的電化學活性。
參考文獻:
[1]龍萍,許立坤,李慶芬,薛麗莉,宋泓清.鈦基釕鑭氧化物涂層結構對電化學活性的影響[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3(06).
[2]龍萍.釕鑭基氧化物涂層電極材料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