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世敏
(慶云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山東 慶云 253700)
美洛培南治療新生兒顱內出血合并化膿性腦膜炎的療效①
苗世敏
(慶云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山東 慶云 253700)
目的:探討美洛培南治療新生兒顱內出血合并化膿性腦膜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收治的新生兒顱內出血合并化膿性腦膜炎患兒60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頭孢呋辛,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美洛培南。結果:治療組患兒的總有效率為 93.33%,對照組患兒的總有效率為 66.67%,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美洛培南治療新生兒顱內出血合并化膿性腦膜炎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新生兒;顱內出血;化膿性腦膜炎;美洛培南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由于患兒缺氧、早產、產傷等原因導致的腦損傷,是新生兒期嚴重疾患,病情進展快,患兒死亡率高,也是新生兒主要死因之一,其出血的部位多在蛛網膜下腔、小腦、硬膜下、腦室周圍的管膜下等部位。新生兒顱內出血危害甚大,即使是存活下來的患兒也或多或少的伴有神經系統后遺癥,嚴重影響胎兒質量和未來人口素質,影響著社會的進步。據統計顯示,患兒的存活率與生活質量、疾病早期發現、準確診斷、有效治療密切相關。因此,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十分重要。本文選擇我院自2011-04~2014-02收治的新生兒顱內出血合并化膿性腦膜炎的患兒,應用美洛培南治療,取得滿意收效,現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新生兒顱內出血合并化膿性腦膜炎患兒60例,均符合《實用兒科診療規范》中闡述的新生兒顱內出血診斷標準,經頭顱CT與腦脊液檢查,腦脊液的顏色呈淡黃色,胸片結果顯示雙肺呈現小片狀的陰影。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其中治療組男16例,女14例,日齡1~4d,早產15例,足月10例,延期產5例;患兒體重2000~2500g12例,2500~4000g5例,> 4000g13例;蛛網膜下腔出血 14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腦病 6例,蛛網膜下腔合并腦實質出血4例,腦實質出血3例,硬膜下出血3例;順產12例,剖宮產18例。口唇青紫7例,驚厥或痙攣4例,反應低下3例,呼吸不規則3例,呼吸暫停3例,啼哭不止3例,肌張力低下者3例,嗜睡甚至昏迷2例,肌張力增強2例;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日齡1~5d,早產14例,足月9例,延期產7例;患兒體重2000~2500g11例,2500~4000g4例,>4000g15例;蛛網膜下腔出血 15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腦病4例,蛛網膜下腔合并腦實質出血5例,腦實質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4例;順產13例 ,剖宮產17例。口唇青紫6例,驚厥或痙攣5例,反應低下2例,呼吸不規則2例,呼吸暫停2例,啼哭不止2例,肌張力低下者4例,嗜睡甚至昏迷3例,肌張力增強4例;兩組在分娩過程均未濫用縮宮素或嗎啡類鎮靜劑,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兩組患兒在性別、日齡、臨床表現、分娩方式、體重、出血部位等方面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患兒進行系統治療前,密切監測生命體征,以及各項實驗室檢查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首先,給予面罩吸氧,保證充足的氧流量,避免患兒哭鬧加重腦缺氧,導致疾病的進一步加重。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如: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藥物,胞二磷膽堿100~125mg/d,神經節苷酯10~20mg/d,腦蛋白水解物1~2mL/d,靜脈給藥,肌注5mg維生素K1,血凝酶0.5U靜推,水合氯醛50mg/kg灌腸,聯合抗生素頭孢呋辛1g靜脈點滴,每日2次;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美羅培南15mg/d靜脈給藥,若癥狀改善效果欠佳,可將美洛培南的臨床用量增加到40mg/d。密切監測患兒的肝功能、腎功能及藥物不良反應情況。
1.3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新生兒顱內出血癥狀消失,神經系統恢復正常,不伴有其他后遺癥;有效:新生兒顱內出血癥狀緩解,神經系統病情有所減輕,但效果欠佳;無效:新生兒顱內出血癥狀加重,伴有顱內高壓存在,患兒生命體征上不平穩。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取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采用率的比較,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組患兒的總有效率為93.33%, 對照組患
兒的總有效率為66.67%,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對比 (n=30,%)
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藥物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給藥后均為發生明顯藥物不良反應,治療組有2例患兒出現嘔吐,1例出現皮疹,停藥后自行消失,對照組3例發生惡心、嘔吐,2例出現皮疹,均未影響治療效果,兩組不良反應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我院對新生兒顱內出血的預防十分重視,因此,醫院專門設立有新生兒顱內出血疾病研究組,通過產科、兒科共同會診、探討、研究,制定有效的救治方案,科室抽調骨干醫師參與研究,加強各部門各科室的合作。新生兒顱內出血是產科和兒科的嚴重急癥,是新生兒期較為嚴重的臨床感染性疾患,發生原因眾多,研究表明,主要與圍產期胎兒缺氧、缺氧致使新生兒窒息、早產、分娩損傷、胎兒發育不全有關,其早期病發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吸吮功能欠佳、哭聲微弱、拒食、發紺、嘔吐、黃疸、呼吸不規則等,據統計[1],有近1/4的顱內出血患兒最終死亡,存活幾率很低,及時存活下來的患兒也伴有輕重不一的神經系統后遺癥。疾病的發展與新生兒的血腦屏障功能欠佳,有極大關聯。疾病的高死亡率,容易導致患兒家屬的恐慌,誘發醫患糾紛的發生,醫生應做好解釋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糾紛。由于新生兒的骨縫與囪門沒有完全關閉,具有緩沖作用,當機體前囪飽滿,顱內壓升高,再加上新生兒的頸肌發育差,因此,癥狀并不十分明顯,容易引起誤診、漏診,缺少腦膜刺激征,在患兒患病早期很難進行準確診斷。因此,對于有全身感染癥狀且顱腦出血的新生兒均行腦脊液檢查,避免誤診、漏診,這是有效杜絕差錯事故的唯一途徑,也是該疾病的重要指。新生兒顱內出血可發生在產前 、產中及產后的任何過程,新生兒較小,沒有任何可以表達的能力,當發現患兒可能存在顱內出血時,大多已經到了疾病晚期,處于嚴重的境地,耽誤了最佳救治時間。因此,醫護人員應掌握疾病的臨床表現,如:患兒嗜睡不醒 、缺乏外界刺激反應,易激惹、啼哭不止 、肢體活動減少或增多、吸乳能力差、口唇青紫等異常 。只有將疾病的癥狀完全掌握,才能做到早期預防 、早診斷、早治療。才能更大幾率的挽救患兒生命 ,改善患兒的預后生活質量。頭孢呋辛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細菌感染,廣泛應用于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皮膚、軟組織等炎癥的控制。該藥物與其他廣譜抗菌素一樣,患兒可出現腹瀉、嘔吐,甚至有偽膜性結腸炎。因此,藥物不良反應相對較多,不推薦新生兒應用。美洛培南是一種碳氫酶烯類的新型抗生素,用于各類感染,包括顱腦和肺部疾患,以卡比培南環作為母核具有極強的抗菌能力,屬于廣譜抗菌素 ,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達到殺菌效果,對格蘭陰性菌與格蘭陽性菌等厭氧菌具有極強的抗菌作用,可用于兒童、成人,不良反應較少,其中,所包含的內酰胺酶,無形中增強了美洛培南藥物和細菌細胞壁中的靶蛋白之間的親和力,大大減少了患兒受感染的程度[2]。為更好地掌握新生兒顱內出血疾病,我院定期組織兒科、產科醫生進行新生兒復蘇的普及培訓,促進人員業務水平的提高,確保新生兒生命安全,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手段,依靠現代化醫療設備對新生兒進行診斷治療,積極開展產前檢查,確保新生兒安全,提高分娩質量,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根據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患兒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兒的總有效率為66.67%,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給藥后均為發生明顯藥物不良反應,治療組有2例患兒出現嘔吐,1例出現皮疹,停藥后自行消失,對照組3例發生惡心、嘔吐,2例出現皮疹,均未影響治療效果,兩組不良反應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美洛培南治療新生兒顱內出血合并化膿性腦膜炎的臨床療效顯著,藥物安全可靠,沒有腎毒性,對肝功能沒有任何損害,也無任何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1]呂紅宇,陳應芳.64例小兒化膿性腦膜炎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17(02):6-8
[2]潘振,馮英,黎梅.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醫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抗菌藥物應用[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06):1528-1530
苗世敏(1976~)女,山東慶云人,學士,主治醫師。
R722.1;R722.15+
B
1008-0104(2015)02-0116-02
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