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華 李有文
摘 要:為研究在鋼管上沖裁長圓孔的加工新工藝,文章利用DEFORM-3D商業(yè)化有限元軟件,采用結構設計合理的模具,用45號無縫鋼管模擬仿真該成形過程。分析成形過程中材料變形的應力、應變分布情況和沖裁速度對變形的影響,找出變化規(guī)律,得到合理化工藝參數,為生產實踐提供指導。
關鍵詞:沖裁工藝;長圓孔;模具設計;有限元仿真
引言
沖壓工藝是塑性加工基本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板料沖壓,可分為分離工序和成形工序。落料、沖孔、裁剪等屬于分離工序;彎曲、拉深、脹形等屬于成形工序[1]。落料和沖孔統(tǒng)稱為沖裁[2]。沖壓工藝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穩(wěn)定,材料利用率高,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信息產業(yè)等工業(yè),可沖壓如汽車覆蓋件、儀器儀表元件等。在管材外圓面上進行沖壓比較困難,存在很多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本研究著力設計新結構的冷沖模,并運用Deform-3D[3]軟件模擬仿真在45號無縫鋼管上沖裁長圓孔的工藝過程,分析材料變形的應力、應變分布情況和沖裁速度對變形的影響,找出變化規(guī)律,得到合理化工藝參數,指導生產實踐。
1 沖裁長圓孔工藝分析及模具設計
1.1 工藝分析
圖1所示的45號無縫鋼管零件圖,內徑φ36mm,壁厚3mm,左右兩側各開20mm×35mm的長圓孔,孔的軸線與管子的軸線在同一平面上。一般采用鏜削、銑削或者線切割的機加工方法制成該長圓孔,但銑削易使管子變形,線切割工作效率低, 成本高。經工藝分析,認為采用沖裁的方法經濟可行,但仍然存在以下困難:一方面沖裁過程中沖頭與管材外圓面接觸面積較小;另一方面管材圓弧半徑使得同時刻沖頭壓入管材的深度不均,完全切斷管材所需沖頭行程有所增大。因此需采用合理的工藝方案和結構設計優(yōu)良的冷沖模[4]去解決這些困難。
1.2 方案設計
毛坯管件采用環(huán)形壓緊,須在φ36mm內孔中設計凹模,凹模與支撐塊配合,保證凹模的型腔與沖頭的位置正確。裝配定位正確后,先以外圓面為基準,沖第一個孔;然后將工件轉180°,以第一個孔為基準再沖第二個孔。
1.3 模具設計[4,5]
(1)間隙選擇
沖裁間隙是指凸、凹模刃口間縫隙的距離,它是沖壓工藝和模具設計中的重要參數,直接影響沖裁件的質量、沖裁力、模具壽命。根據材質類型,材料厚度,查表選擇沖裁模初始較大雙面間隙Zmax、Zmin值。
(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確定
沖裁件的尺寸及公差主要靠凸、凹模刃口尺寸精度及其公差來實現和保證。采用互換加工法制造凸、凹模簡單方便,精度易保證,所以本研究采用該方法設計凸、凹模,沖孔時刃口尺寸及公差計算公式如下:
(3)凸模長度確定
凸模長度一般根據模具結構需要而定,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L=l1+l2+l3+l
式中:L-凸模總長度,單位mm;l1-凸模固定板厚度,單位mm;l2-卸料板厚度,單位mm;l3-導尺厚度,單位mm;l-附加長度,單位mm,一般取l=15~20mm。
基于上述設計原理,凸、凹模的主要尺寸參數見表1。
實現鋼管上沖裁長圓孔工序的模具如圖2所示。
2 沖裁長圓孔的有限元模擬關鍵技術
2.1 軟件選用及幾何模型
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廣泛運用于沖壓、鍛造等金屬成形的專業(yè)軟件有DYNAFORM、DEFORM、AUTOFORM等。DYNAFORM用于模擬板料拉深、彎曲等成形工序,而DEFORM-3D可模擬3D材料流動,適用于模擬沖裁工序。所以,本研究中選用該軟件進行模擬分析。
在DEFORM-3D軟件中不能直接建立三維幾何模型,本研究先采用Pro/E建模,以STL格式保存文件,再導入DEFORM-3D中進行模擬設置。
2.2 網格劃分及模擬設置
DEFORM-3D軟件自帶網格劃分程序,分絕對尺寸和相對尺寸兩種。網格類型是四面體,容易實現模擬過程中網格重劃分,且重劃分時工件體積損失最小,計算誤差最小。DEFORM-3D軟件中的求解器分稀疏矩陣求解器和共扼梯度求解器,采用共扼梯度求解器,工作效率高。
圖3為前處理模型示意圖,模擬設置為:管胚設為變形體, 網格數為70000(相對網格),采取網格自動重劃分,模具均設為剛體。管坯材料設置為AISI-1045,[70F9(20C)],凸模和凹模材料設置為AISI-D2。模擬過程中不考慮溫度變化,設置為室溫20℃。凸模與管胚、凹模與管胚的摩擦系數設為0.12,其余設置為0.01。凸模的運動設置為-z方向,速度10mm/sec,總行程20mm,模擬步數20步。
3 模擬結果與分析
3.1 等效應變、應力分析
圖4為變形過程中材料的等效應變分布云圖,圖5為等效應力分布云圖。分析可知,沖裁長圓孔的過程中,材料的等效應變和等效應力主要分布在模具刃口連線上,且均勻分布在長圓孔形的沖孔廢料區(qū)內, 而區(qū)域外的等效應變和應力幾乎為零。
隨著凸模向下沖裁的行程增大,等效應變數值先增大后減小;最大等效應力數值在整個沖裁過程中基本保持不變,應力集中點沿模具刃口連線分布,且具有對稱性。沖裁過程中,拉應力集中出現在靠近凸、凹模工作刃口處。凸模與管胚的頂端即長圓孔的長尺寸方向最先接觸,使材料首先在此處產生斷裂。凸模繼續(xù)向下沖裁使管胚短尺寸方向上材料的對稱裂紋逐步加深直至斷裂,所以短尺寸方向上的材料在整個沖裁過程中,承受最大應力的時間最長。
3.2 沖裁速度對變形的影響
圖6為材料損壞圖,對應凸模沖裁速度分別為8mm/sec,10mm/sec。分析得,在沖裁長圓孔的過程中,沖裁速度越快,料達到同樣的變形程度所需要的模擬步數越少,耗時越短。沖裁速度過慢或過快,都會使沖裁口毛刺增大,增加管胚網格重劃分次數,計算量繁重。采用10mm/sec的速度沖裁長圓孔得到的沖裁效果最好,長圓孔的沖裁邊緣較光滑平整,材料的最大損壞值也小。
4 結束語
文章主要實現了鋼管上沖裁長圓孔工序的模具設計,并在DEFORM-3D軟件中模擬仿真了沖裁工序的整個成形過程。分析等效應變、應力分布以及沖裁速度對變形的影響,合理選用沖裁速度以得到沖裁邊緣平整光滑的高質量沖裁件。
參考文獻
[1]李春峰.金屬塑性成形工藝及模具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鄧文英.金屬工藝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李傳民,王向麗,閆華軍.DEFORM5.03金屬成形有限元分析實例指導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4]劉靖巖.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6.
[5]郝海濱.沖壓模具簡明設計手冊(2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