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明 馬莉婷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城市中的人口以及城市的規模在逐年擴大,對于市政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水、天然氣、暖、電、通信、雨水排水等都是城市市政建設過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市政工程,尤其是城市的給排水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節能環保,倡導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城市給排水作為市政工程中的重要一環,做好節能環保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文章在分析城市市政給排水原理的基礎上結合城市市政給排水發展的現狀對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進行分析介紹,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以實現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城市市政工程;給排水;規劃設計
前言
市政給排水系統正向著更大、更全以及更節能環保且能夠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這就需要市政給排水設計規劃能夠從宏觀層面、中觀層面以及微觀層面等幾個方面來做好市政給排水設計規劃,從而確保城市中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 做好宏觀層面的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
在進行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時首先需要從宏觀層面進行規劃設計,這是由于在城市市政規劃時,需要使其符合城市的整體設計規劃,從大的范圍進行考慮,有時甚至需要考慮跨城市、跨地區等的區域性問題,其對于周邊環境以及城市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從給水方面進行考慮,需要對為城市進行供水的水源地進行區域性的保護,實現區域水資源的平衡以及區域供水的合理劃分,而在排水方面則需要使其能夠滿足區域性的防洪排澇規劃以及區域中的河網的防污問題,只有在整體布局合理的前提下才能夠為下一步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提供一個較為良好的基礎。
1.1 宏觀層面的區域防洪排澇規劃設計
在城市的基礎配置中,防洪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能夠將城市中對下雨天地面的積水及時的排出城區,確保路面不積水,保障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城市市政規劃中的排水防澇主要分為外洪防護和內洪排澇,其中外洪指的是城市周邊的河流、湖泊以及水庫等,而內洪則主要是為了更好的將城市中的雨水排出城,而城市內洪的設計要求之一就是在下雨天城市中不能形成“內澇”,過去我國在城市排水方面的要求是三天暴雨三天排完或24小時暴雨24小時排完,而這種標準主要針對的是城市的郊區,遠不能適應現今城區等人口密集處的排水要求,所以,做好城市的排水規劃設計主要針對的是城市中的雨水等排水問題。
1.2 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中的排洪與排水標準的匹配
城市內洪排澇主要是為了解決短時間內的降雨等所形成的排水問題,其具有時間短流量大等特點,因此需要使用專用的暴雨公式即暴雨時段控制在5-120分鐘,而暴雨樣本應當采用的是年超大值法,由于城市市政排水系統需要將整個城市所收集到的雨水予以排出,所覆蓋的面積巨大,現今主要采用的是水文公式(也是暴雨推理公式),(如10年一遇)1天中的暴雨量為參考數據。所以,在制定防洪排洪規劃時,需要做好排洪與排水標準的匹配問題,而對于城市市政的排洪規劃重現期應根據城市重要性以及排洪流域面積的大小因素綜合考量后確定。對于城市的排洪匯水面積越大,重現期標準越高,在制定大中型城市的排洪標準時應當選用較高的標準,其標準不應小于20年一遇。
1.3 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中的雨水排洪措施
對于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中的雨水排洪措施主要有在建設城市市政排水系統的建設過程中有意識的提高地面,使用排水系統呈現一定的坡度,而另一種方式則是雨水泵加滯洪區方案(地面不抬高或部分抬高)。對于選用何種方式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選用,在山區等一些地區,由于其本身就帶有一定坡度,此時選用全抬高方案能夠有效的做好城市內洪的排出工作,但在方案選用的過程中也同時要考慮到村莊過渡的現狀,可在排水系統的規劃過程中設置局部的抽排設施。
1.4 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宏觀規劃中的區域水資源調配
由于水資源的分布在空間與時間中存在著不均性,做好區域水資源的合理調配,有效保障區域水資源的供水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對一些市鎮給排水規劃中,需要結合當地區域的水資源現狀進行合理的分配,為后續市政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做好區域水資源的供給與調配首先需要做好區域水資源的調查測量工作以及城市需水量的分析計算工作,影響城市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城市市政(含消防)用水、城市中的工業用水以及城市周邊的農業灌溉用水、牲畜用水、漁業用水等,同時還需要兼顧流域江河維持其本身生態流量需求,在以上這些因素中,對于工業用水主要采用的是地指標法和萬元工業產值法來對城市工業的需水量進行一定的估算,但是由于近些年來工業的更新升級以及一些非傳統工業的快速發展,原有的估算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城市工業需水量的的要求,會對估算數據帶來極大的偏差。
1.5 做好城市市政的污水處理規劃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污水處理都采用的是污水集中處理模式,此種模式具有污水處理效率較高且成本相對較低,經過處理后污水水質有一定的保證。但是,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以及污水量的增大,集中污水處理的一些弊端也隨之顯現:(1)市政給排水管網的投資巨大;(2)整體運行需要較多的能源;(3)無法進行中水就近利用。對此,很多污水采用BOT形式營建,為污水適度分散處理提供了方便。
2 做好中觀層面的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
完成了宏觀層面的城市給排水規劃設計后,需要從中觀層面對其進行規劃,其主要作用于城鎮及片區給水系統和排水系統的規劃設計。
2.1 做好中觀層面的給水規劃設計
隨著變頻供水設備的大量使用,特別是利用城市給水管網壓力,智能直接供水裝置的推廣應用,在設計中普遍取消了屋面水箱。在中觀層面出現的問題是城市供水日變化系數變大,高峰供水量增大,從而相應加大水廠供水規模。因此,城市供水系數應考慮設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方式來降低日變化系數,同時也提升供水安全度。
2.2 做好雨水系統的規劃設計
在符合宏觀規劃的基礎上,使得城市雨水系統的規劃設計與城市防洪排澇規劃和城市豎向規劃相結合,尤其是對于一些盆地、平原型城市則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2.3 做好中觀層面的污水系統規劃設計
在進行城市市政管網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做好城市排水系統中的雨污水的分流等工作,現今主要有分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兩種方式。需要結合城市特點予以選用。同時還需做好污水處理后的去向安排,可以采用就近向可作為中水水源的方式或可向內河排放作景觀用水等方式。
3 從微觀層面進行市政給排水設計
微觀層面主要為單項工程給排水規劃和設計。譬如工業或住宅小區給排水規劃與設計,一座或幾座建筑物給排水消防設計,一座污水廠設計,一條道路給排水設計等,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結合新辦法、新材料、新產品去解決市政給排水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在城市給排水系統的規劃設計時還需要兼顧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理念,保障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4 結束語
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是城市建設規劃中的重要一環,現今,綠色環保節能已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應當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的設計規劃,通過創新技術來優化城市的給排水工作,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平.淺談城市市政給排水的規劃設計[J].價值工程,2010,2.
[2]李昌軍.市政給排水工程規劃設計與施工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5.
[3]方宏.關于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的思考[J].科技咨詢,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