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我國這樣一個水資源嚴重缺乏且地域性分布不均的國家來說,水利工程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建設工程,通過對河流生態系統的分類,從供水、生態支持、調節、文化美學四個方面對水利工程帶來的生態效益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效益
1 概述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我國還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我國的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季和冬季的降水量小,夏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大,在地域上存在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情況,再加上水資源的污染以及浪費,所以水力工程建設應運而生。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大力開展水利工程,滿足人們對供水、灌溉、航運、發電、漁業、防洪以及旅游的需求。通過興建水庫調節水量來抵御洪澇災害對生態系統造成的沖擊,通過南水北調工程,將我國漢江豐富的水資源運送一部分到西北和華北地區,既減輕了南方的洪澇災害,也減緩了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的現狀。
2 水利工程的生態效益
自然河流生態系統給人類提供的生態服務功能紛繁多樣,這些形態各異的生態服務功能都是由自然環境過程和自然生物過程產生和維持著的。其中有些生態服務功能是顯而易見其是經濟發展的主要能源和原料,或者是生命生存所必須的物質基礎,能夠給人們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還有一些生態服務工程功能容易被人們所忽視但是卻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參照學者對其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分類原則和方法,結合河流提供的生態服務功能的特征,將河流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功能分成四類:(1)供水及其相關的功能;(2)生態支持功能;(3)調節功能;(4)文化美學功能。文章根據對河流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功能進行的分類,從這四個方面對水利工程的生態效益進行了解分析。
2.1 供水及相關功能方面的生態效益
人類賴以生存的淡水資源主要還是來自于河流,河流生態系統不僅為人類提供生活用水,還為人類提供工業用水和灌溉用水等,另外河流生態系統還為人類提供航運、水利發電的功能。(1)農業:通過南水北調工程,將南水豐富的水源引入北方,不僅成功解決了北方的水資源緊張問題,同時兼顧灌溉大面積的沿線區域的農田,提高了耕地的質量、增加了糧食的產量、使沿線大面積的農田物盡所用,使土地高效利用。另外修建水庫,在雨季儲存水源,一旦遇到干旱時期,便開閘放水,對周圍的農田進行灌溉,避免因干旱造成的糧食作物的減產。(2)林業:通過修建水利工程,緩解了我國水資源在空間上分布不均的現狀,改善了流域內部的水文條件以及循環狀態,通過調節局部微氣候,保證區域內部草木的水源供給,間接調節大氣、凈化空氣以及保育土壤,無形當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3)航運:修建大運河,通過河流進行人員和貨物運輸,減輕了陸地交通的壓力;(4)漁業:在水庫建成以后,隨著庫區水量的增加,庫區周邊的氣候的得到改善,這就產生了有利于部分水生生物生存和繁衍的一系列游離有利條件,水生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將會大大增加。由于一些魚類隨著水位漲落而進行漂流性產卵繁殖,可以通過水利工程進行人為地制造洪峰,為這些魚類提供適宜的生存條件。另外滿足下游水生生物的產卵繁殖要求,可以在適當的時期,通過調整下泄方式或者增加表孔泄流的手段提高下泄水的溫度,維持和保護水生生物物種的多樣性。(5)水力發電:目前火力發電作為傳統的發電模式,還是占有相當重的比例的。火力發電需要燃燒大量的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氣等燃料,而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氣體,這些氣體排入大氣中,造成了大氣污染,加劇了溫室效應。而通過水利工程將水的勢能轉換成機械能,進而轉換成電能,減少了不可再生煤炭等能源的耗費,同時減少了污染環境氣體的排放。
2.2 生態支持功能方面的生態效益
自然河流生態系統是由陸地一水體共同組成的相對開放的生態系統,河流周圍的陸地植被構成了河流生態系統的重要部分,這一地帶良好的自然條件為野生生物的生長發育提供了理想的生活環境。同時,河流還能夠通過自然稀釋、擴散、氧化等一系列物理和生物化學反應凈化河流污染物。河流生態系統能夠提供依靠水體的休閑活動如劃船、滑水、游泳、漁獵和漂流等,同時也為人類在河流沿河岸進行的旅游娛樂活動如露營、野餐、遠足休閑和攝影等提供了場所。凡此種種,均顯示河流生態系統具有維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命過程的多種生態功能。
2.3 調節功能方面的生態效益
河流兩岸的植物以及河流下游的濕地擁有自動調節水文的過程,同時可以緩沖洪水,控制侵蝕、保持土壤肥沃的功能。所以河流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調節功能。在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流域內河水的流量變化逐漸減小,并逐漸趨于平穩,對于防洪抗澇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大興水利工程,調節地域性水資源平衡,囤積梅雨季節雨水資源,在干旱缺水的季節進行利用。這就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對水資源進行了調節。
3 結束語
通過大興水利工程,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調度和配置,可以在供水及其相關功能、生態支持功能、調節功能以及文化美學功能方面給人類帶來巨大效益。
參考文獻
[1]蔣曉東.淺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態工程的環境措施問題[J].中國科技博覽,2010(16).
[2]傅曉瑋.水利工程項目綜合經濟評價的墑集對分析模型[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
作者簡介:胡佳慧(1986,6-),女,浙江省紹興市人,本科,助理經濟師,研究方向: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