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龍 沈德君
摘 要:本研究以長白山森工集團為案例,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對長白山森工集團發展現狀、資源概況、突出的矛盾等進行了綜合分析,提出了森工企業轉型發展、跨越經營的基本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三岔林業局;經營研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做出了全面停止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商業性采伐的部署,標志著長白山森工集團的主體功能定位將發生由為國家生產商品材向建設東北生態屏障和國家木材戰略資源儲備基地的歷史性轉變,三岔子林業局將摒棄傳統版木材生產、林產工業、多種經營“三足鼎立”結構的同時,全力打造長白山生態綠化苗木產業、長白山現代中藥健康產業、長白山森林生態旅游和生態地產開發產業“三足鼎立”現代版,進而帶動“九大板塊”全面發展,開辟發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建設富庶、開放、生態、和諧、幸福新林區的全新路徑。
1 三岔子林業局發展路徑
現實的發展路徑:一是要錢發展;二是招商開發;三是全民創業,實現林業利益最大化。
1.1 向國家政策要錢
認真研究、緊緊跟蹤國家產業政策導向,把國家政策扶持鼓勵的、我們有資源基礎能干的項目梳理出來,打捆包裝,形成項目可研或項目建議書,進入項目儲備庫,為與國家產業政策對接做好充分準備,以免錯失機遇。向天保二期工程要錢。在天保二期工程78.3億元的投資預算中,森林管護投入17.5億元,占總投資的22.33%;社會保險補助28.1億元,占總投資的35.9%;政策性社會支出補助10.8億元,占總投資的13.79%,森林資源培育投入21.9億元,占總投資的27.98%。其中,人工造林投入4,420萬元,中幼齡林撫育投入13.6億元,森林改造培育投入7.87億元,政策空間相當大。向地方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的各個部門要錢。地方政府及各部門有許多錢我們都能借助上,這條路趟開的話可以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要主動把自己融入縣域,把林業的項目按縣域包裝成地方政府的項目,借梯上樓分錢,借針抽血補血。
1.2 招商開發
招商開發要在大招商、招大商上下功夫,解決好“招誰”這一關鍵問題。長白山森工集團作為國有企業,要把握三個方面的招商立足點:第一是招央企。央企作為國企中的長子,實力雄厚、不愁錢;技術雄厚、流程配套;與我們同屬國有企業,沒有風險,積累和創造及轉移的財富都在國家的兜里。有的央企也正在急于尋找像我們這樣擁有自然資源和一定資金實力的企業作為合作伙伴。第二是招民營企業中夠規模的高科技企業。民營企業分個體小老板、私營企業主、中等實力企業、特大型企業和高科技企業五個層面。高科技民企是精英中的精英,掌握尖端、前沿技術,代表了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要把這樣的企業作為我們的“親家”,在引進資金的同時引進先進的機制和管理制度。第三是一線城市各類創業園區的孵化區已經定型的高端創業產品和人才。他們有好的產品和技術,但缺錢,由我們投入資金,人力和產品一起買斷,再嫁接有實力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搞對縫招商開發。
1.3 全民創業
通過全民創業拉動我們的經濟轉型發展,增加我們職工的創業性和財產性收入。要在全民創業中引導職工樹立務林不砍林、離木不離林的理念,走出一條創業促轉型、創業即就業、創業快致富的好路子。
2 生態文化建設發展
完備的生態體系、發達的產業體系,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是現代林業相互融合、相互支撐、相互拉動發展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生態文化建設是一篇大文章,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循序漸進、厚積薄發。具體要抓好五個結合:一是與培育當代延邊林業人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大力培樹“天人和諧”的生態價值觀和生態道德觀。二是與發展森林文化產業相結合。保護好以長白赤松為主的風景林,以東北紅豆杉為主的名木,發展多種花卉文化。結合多向文化產業發展,籌建各類創意、寫生、拍攝基地,不斷壯大生態文化產業。三是與園林藝術相結合。與園林藝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著眼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對園林藝術的需求,加強園林藝術專業隊伍建設,讓園林藝術進城區、進鄉村、進工廠、進校園。要把綠化大苗基地建設作為園林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規劃,統一布局,使園林藝術在綠化美化城鄉的同時讓人們得到生態文化的熏陶。四是與豐富林業職工文化生活,滿足職工精神需求相結合。物質貧窮不是新林區,精神貧乏也不是新林區。林業人的文化活動應豐富多彩,林業人的精神世界應快樂充實。要發揮林區各類文化協會、體育協會的作用,通過各類活動,活躍文化生活,通過文學、影視、書畫、攝影、美術、音樂等多種形式,普及生態和林業知識。五是與擴大林業社會影響,樹立林業良好形象相結合。依托地區性報刊,辦好林業專版;依托延邊電視臺,辦好林業專題;依托黨建遠程教育平臺,增強林業黨組織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展示林業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新風彩;依托中央、省主流媒體,擴大三岔子林業局的知名度,進而擴大三岔子林業局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總之,要通過生態文化建設,讓三岔子林業局產品增大文化含量,讓三岔子林業局人民提升文化品位,讓三岔子林業局發展加重文化內涵。
3 結束語
三岔子林業局重點國有林區的改革必須始終高舉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的旗幟,通過改革,建立起新的生態安全管理體系和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體系。通過開發綠色立體資源寶庫,讓長白山核心區域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增加職工工資性收入的基礎上增加創業性收入,并創造體制機制條件,讓職工群眾擁有更多的財產性收入,最大限度地釋放改革紅利,努力讓長白山森工集團廣大干部和職工群眾過上更加殷實富裕、自信尊嚴、充實快樂、和諧安全、舒適健康的美好生活。目的休閑化、消費多元化、市場集群化、產品特色化已成為旅游業的發展方向。三岔子林業局生態旅游的空間很大,有許多具有原始風貌的自然景點未被發現和開發。要充分以各個林場業局轄區的長白山的滑雪、賞雪為特色精品,搭建林區旅游承載平臺,在保持天然原始林貌的前提下,打造獨具三岔子林業局特色的森林生態旅游品牌。平臺形成后,先由林業人自己組織,帶頭去休閑度假、觀光旅游,自己為自己造勢,迅速擴大森林生態旅游的社會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長白山森工集團.長白山森工集團重點國有林區改革的匯報[Z].2013.
[2]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Z].2003.
作者簡介:王俊龍(1971-),男,研究生,經濟師,主要從事林業經濟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沈德君(1963-),男,本科,副教授,主要從事木材科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