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強,胡文江,鄭瑞蓮,周 靜,魏 云,馬天標,白 蓉
常規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腫塊的定性診斷價值
傅 強,胡文江,鄭瑞蓮,周 靜,魏 云,馬天標,白 蓉
(解放軍第474醫院,烏魯木齊 830013)
目的:探析乳腺腫物進行超聲彈性成像和常規超聲檢查的定性診斷價值。方法:將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經病理檢查及手術證實的乳腺纖維腺瘤病人20例(病灶23個)、乳腺癌23例(病灶23個),予以常規超聲和超聲彈性成像法檢查,半定量分析全部病灶的硬度;在灰階超聲下及彈性模式下測量病灶面積,比較兩組的病灶面積。結果:乳腺癌組的病灶硬度情況顯著高于纖維腺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乳腺癌組的病灶面積比值顯著高于纖維腺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腺腫塊進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有助于評估腫物的良惡性,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
臨床價值;鑒別診斷;超聲彈性成像;乳腺腫物
乳腺腫物是乳腺病變的臨床體征之一,臨床上乳腺癌、乳腺結核、乳腺導管擴張癥、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增生均可出現乳腺腫塊,多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和常規灰階超聲檢查[1]。但以上兩種檢查方式的特異性較低,只能初步評估乳腺腫物的性質,鑒別乳腺腫物的良惡性具有一定的缺陷[2]。有研究指出,乳腺腫塊進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有助于評估腫物的良惡性,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3]。探析乳腺腫物的良惡性的最佳檢查方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故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對經病理檢查及手術證實的乳腺纖維腺瘤病人20例(病灶23個)、乳腺癌23例(病灶23個),予以常規超聲和超聲彈性成像法檢查,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對經病理檢查及手術證實的乳腺纖維腺瘤病人20例(病灶23個)、乳腺癌23例(病灶23個),均為女性,其中乳腺纖維腺瘤病人年齡29-65歲,平均年齡(32.1±1.5)歲;乳腺癌病人年齡29-65歲,平均年齡(32.3±1.7)歲;病理類型:髓樣癌2例,導管內乳頭狀癌合并局灶浸潤2例,浸潤性導管癌19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進行內分泌治療、精神障礙、1個月內進行乳腺活檢病人,兩組病人的平均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大體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先予以常規超聲檢查,線陣探頭頻率4MHz-9MHz,患者取仰臥位,兩側乳腺充分暴露,平靜呼吸,對病人予以常規乳腺掃查,如發現腫物后開啟彈性成像模式,探頭頻率10MHz,病灶予以探頭輕觸,垂直于皮膚方向,病灶顏色平穩后凍結,在灰階超聲及彈性模式下檢測病灶面積,計算機系統自動檢測比值,所有數據由一名熟練操作的醫師錄入儀器存儲系統,予以回顧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全部病灶的硬度;在灰階超聲下及彈性模式下測量病灶面積,比較兩組的病灶面積。
1.3 儀器與試劑
Siemens S-2000彩超儀及日立Hitachi EUB-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1.4 判斷和評估標準
半定量硬度評估標準:硬度評估1-5分,分為五個等級,硬度最大為紅色,硬度最小為粉色;病灶及鄰近組織均為粉色-1分;病灶為綠紫相間,主要為紫色-2分;病灶主要為綠色-3分;病灶為黃色-4分;病灶全部為紅色,鄰近部分組織為紅黃相間-5分[4]。
1.5 統計學處理分析
全部數據進行SPSS18.0軟件系統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灶的硬度評估比較
乳腺癌組的病灶硬度情況顯著高于纖維腺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灶的硬度評估比較[n(%)]
2.2 兩種成像模式下的病灶面積比值的評估比較
乳腺癌組的病灶面積比值顯著高于纖維腺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成像模式下的病灶面積比值的評估比較(X±S)

圖1 乳腺浸潤性導管癌超聲彈性成像

圖2 乳腺纖維腺瘤超聲彈性成像
乳腺纖維腺瘤是發生于乳腺小葉內纖維組織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5]。乳腺纖維腺瘤可發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齡的女性。本病的發生與內分泌激素失調有關,如雌激素相對或絕對升高可引起本病[6]。小葉內纖維細胞對雌激素的敏感性異常增高,可能與纖維細胞所含雌激素受體的量或質的異常有關[7]。雌激素是本病發生的刺激因子,所以纖維腺瘤發生于卵巢功能期。B超檢查能顯示乳腺各層次軟組織結構及腫塊的形態、大小和密度。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發現乳腺癌的發病存在一定的規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長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胸部接受高劑量放射線照射、良性乳腺病變未及時診治,相關突變基因等因素均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而對于二者的定性診斷方式主要為彩色多普勒檢查等[8]。目前,對于乳腺腫塊進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已成為醫學學者的重要研究內容[9]。
本研究對乳腺腫塊病人繼續擰超聲彈性成像和常規超聲檢查,結果顯示:乳腺癌組的病灶硬度情況顯著高于纖維腺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乳腺癌組的病灶面積比值顯著高于纖維腺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牛曉燕等[10]的研究結果大體一致,有研究指出,乳腺內組織的彈性系數具有一定的差異,彈性系數由小到大排列順序為脂肪組織、乳腺、乳腺纖維化、非浸潤性導管癌、浸潤性導管癌,組織彈性系數越大提示組織的硬度則越大,經由彩色編碼疊加于二維聲像圖上可顯示組織的彈性差異,乳腺惡性腫瘤間質增生纖維組織較為密集,纖維間質內腫瘤細胞浸潤性生長,而纖維腺瘤間質含有豐富的黏多糖,間質較為疏松,因此乳腺癌的硬度比纖維腺瘤的硬度較大;彈性成像圖的乳腺癌面積比灰階聲像圖面積大,約為其雙倍,可能源于腫瘤細胞臨近結締組織與臨近組織相互牽拉共同運動引發。但對于少數導管內癌及髓樣癌可能因硬度較小被誤診為良性腫瘤,而對于合并玻璃樣變、膠原化、鈣化等富含間質細胞及組織變性等良性腫物極易發生假陽性,需與常規超聲檢查相結合。綜上所述,乳腺腫塊進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有助于評估腫物的良惡性,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
[1]張梅.鉬靶X線攝影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診斷乳腺腫塊性質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3,13(10):174-176.
[2]單淑梅,李彩娟,孫迎燕等.超聲彈性成像與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在乳腺良惡性腫塊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5,24(2):153-157.
[3]葛暉,田懷泉,丁中等.超聲彈性成像評分法與應變率比值法在乳腺良惡性腫塊鑒別中的對照研究[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2,28(9):702-704.
[4]于蕾,李建國,楊力.超聲彈性成像比值法與面積比法在鑒別乳腺良惡性腫塊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全科醫學,2014,28(24):216-218.
[5]黃健民,華金才,金巧芳.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對乳腺腫塊良惡性病灶的臨床診斷價值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24(10):154-155.
[6]范會文,黃宇寧,吳少芬.BI-RADS-US診斷標準與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在乳腺良惡性腫塊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7(11):273-275.
[7]李巖玲,朱玲,蔡婷婷.BI-RADS評級標準聯合超聲彈性成像評分對乳腺腫塊良惡性鑒別診斷的價值[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4,25(4):174-178.
[8]畢蓓蕾.超聲彈性成像硬度評分及面積比對乳腺腫塊診斷價值的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4,26(27):216-218.
[9]葛暉,丁中,王矛等.BI-RADS-US與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對乳腺腫塊的診斷價值[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3,24(1):114-116.
[10]牛曉燕,房世保,李萍.超聲彈性應變率比值法對觸診陰性乳腺實性腫塊的診斷價值研究[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2,28(8):216-218.
R445.1;R737.9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6.10
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