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源姜曉娜
(1.大連宜華建設集團十一分公司 ; 2.大連鴻瑋置業有限公司)
淺談工程造價中材料價格調整方法
董 源1姜曉娜2
(1.大連宜華建設集團十一分公司 ; 2.大連鴻瑋置業有限公司)
在建設工程項目中,材料價格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到工程建設費用的高低。由于各種原因,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材料價格調整問題,特別近年來材料價格波動較大,這個問題在工程管理中顯得尤為突出。
材料價格 調整方法 實例計算
在建設工程項目中,實際施工時使用的價格,是不會靜止不動的,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建筑材料將會隨著國家政策調整因素、地區差異、時間差異、供求關系等的狀況的變化而處于經常的波動狀態之中,無論價格是上漲或下落,其波動是經常的、絕對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如何合理地調整建筑工程的材料價差,實行建筑材料價格動態管理,對最終合理地確定工程造價,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兩年市場材料價格波動較大,由此引發的有關材料價格的糾紛也較多。現結合工程實例,就工作中的一些體會與經驗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在工程實踐中,建設工程材料價差調整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1 按實調整法(即抽樣調整法)
此法是工程項目所在地材料的實際采購價(甲、乙雙方核定后)按相應材料定額預算價格和定額含量,抽料抽量進行調整計算價差的一種方法。按下列公式進行:
某種材料單價價差=該種材料實際價格(或加權平均價格)-定額中的該種材料價格
注:工程材料實際價格的確定:①參照當地造價管理部門定期發布的全部材料信息價格;②建設單位指定或施工單位采購經建設單位認可,由材料供應部門提供的實際價格。
某種材料加權平均價=∑Xi×Ji÷∑Xi(i=1,2,…,n)
式中:Xi——材料不同渠道采購供應的數量;
Ji——材料不同渠道采購供應的價格。
某種材料價差調整額=該種材料在工程中合計耗用量×材料單價價差
按實調整法的優點是補差準確,計算合理,實事求是。由于建筑工程材料存在品種多、渠道廣、規格全、數量大的特點,若全部采用抽量調差法,其工作量相當大,費時費力,繁瑣復雜。
1.2 綜合系數調差法
此法是直接采用當地工程造價管理部門測算的綜合調差系數調整工程材料價差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為:
某種材料調差系數=∑K1×(各種材料價差) K2
式中:K1——各種材料費占工程材料的比重;
K2——各類工程材料占直接費的比重。
單位工程材料價差調整金額=綜合價差系數×預算定額直接費
綜合系數調差法的優點是操作簡便,快速易行。但這種方法過于依賴造價管理部門對綜合系數的測量工作。實際中,常常會因項目選取的代表性,材料品種價格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短期價格波動的關系導致工程造價計算誤差。
1.3 按實調整與綜合系數相結合
據統計,在材料費中三材價值占68%左右,而數目眾多的地方材料及其他材料僅占材料費32%。而事實上,對子目中分布面廣的材料全面抽量,也無必要。在有些地方,根據數理統計的A、B、C分類法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對A類材料重點控制,對B、C類材料作次要處理,即對三材或主材(即A類材料)進行抽量調整,其他材料(即B、C類材料)用輔材系數進行調整,從而克服了以上兩種方法的缺點,有效地提高工程造價準確性,將預算編制人員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1.4 價格指數調整法
它是按照當地造價管理部門公布的當期建筑材料價格或價差指數逐一調整工程材料價差的方法。這種方法屬于抽量補差,計算量大且復雜,常需造價管理部門付出較多的人力和時間。具體做法是先測算當地各種建材的預算價格和市場價格,然后進行綜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種建材的價格指數和價差指數。
計算公式為:某種材料的價格指數=該種材料當期預算價÷該種材料定額中的取定價
某種材料的價差指數=該種材料的價格指數-l
價格指數調整辦法的優點是能及時反映建材價格的變化,準確性好,適應建筑工程動態管理。
(1)承包方的投標價格中包含的材料價格風險的幅度(一般風險包干幅度)應≯10%。
(2)當主要建筑材料的價格波動超過投標價格中的風險幅度時的材料價格調整辦法:
1)材料費占單位工程費2%以下的各類材料為非主要建筑材料。 材料費占單位工程費2%以上,10%以內的各類材料為第一類主要建筑材料;材料費占單位工程費10%以上的各類材料為第二類主要建筑材料。
2)采用固定價格合同形式的。當工程施工期間非主要建筑材料價格上漲或下降的,其差價均由承包人承擔或收益;當工程施工期間第一類主要建筑材料價格上漲或下降幅度在10%以內的,其差價由承包人承擔或受益;超過10%的部分由發包人承擔或受益;當工程施工期間第二類主要建筑材料價格上漲或下降幅度在5 %以內的,其差價由承包人承擔或受益,超過5%的部分由發包人承擔或受益。
3)主要建筑材料差價的取定。應以工程所在地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材料指導價格為基準(缺指導價的材料以雙方確認的市場信息價為準)。差價為施工期同類材料加權平均指導價格與合同工程基準期(招標工程為遞交投標文件截止日期前28d)當月的材料指導價格的差額。
施工期材料加權平均指導價按下列公式計算:
施工期材料加權平均指導價=∑(每月實際使用量×當月材料指導價)/同類材料總用量
4)因發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誤的。延誤期間發生的材料價格上漲差額由發包人承擔;因承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誤的,延誤期間發生的材料價格上漲差額由承包人承擔。
該樁基工程自2008年1月開工至2008年10月竣工,合同價為738.49萬元。采用的是固定單價合同,其中商品混凝土為甲供,鋼筋由承包商供應,招標量為305.069t,承包商投標日期為2007年11月20日,承包商投標時鋼筋報價依據當地11月份造價信息指導價,報價為4350元/t,后由于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承包商多次與業主交涉,業主同意按相關文件精神在結算時對材料價格進行調整。現場監理工程師對施工期間每月完成的工程樁的鋼筋用量及政府指導價統計見表1。

表1 鋼筋用量及政府指導價統計(2008年)
依據以上信息,材料價差計算如下:
投標時鋼筋總價為:305.069t×4350元/t=132. 705萬元。
132.705 /738.49=17.97%>10%故本工程鋼筋應為第二類主要建筑材料,依據67號文精神“當工程施工期間第二類主要建筑材料價格上漲或下降幅度在5%以內的,其差價由承包人承擔或受益,超過5%的部分由發包人承擔或受益”,業主應承擔施工期同類材料加權平均指導價格與合同工程基準期(招標工程為遞交投標文件截止日期前28d)當月的材料指導價格的差額的5%以外的費用。
施工期材料加權平均指導價=(2.445×5100+2.444×5500+36.188 × 5600+33.702 ×5850+32.931×6 100+65.127×5900+54.637 ×5850+46.224 × 5600+23.542×5200+7.829×48001)/305.069=5734.204
鋼筋價格差額=305.069×(5734.204-4350)=42.2278萬元
由業主承擔的差額=42.2278-132.705×0.05=35.59255萬元
由此可見,材料價格調整的計算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關鍵是平時工作中要重視第一手資料的收集,如材料進場情況的統計,每月完成工程量的統計,以及造價信息的收集工作,只有這樣在業主需要的時候才能及時的提供完整、準確的信息和數據,為業主當好參謀。
[1]蘇麗娜. 材料價格調整的程序設計[J]. 中國公路,2014,17:100-101.
[2]呂文學,劉學姣,游慶磊. 國際工程中建筑材料價格的風險管理[J]. 國際經濟合作,2009,08:47-50.
[3]劉明林,張素麗,吉小飛. 材料價格波動對工程造價影響分析及應對措施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2013,06:205-206.
TU43
B
1007-6344(2015)04-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