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旭
(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淺談采用旋挖機成孔的樁基首件制工程
劉 旭
(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首件工程認可制是施工方選擇分項工程第一件產品作為首件工程,其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得到監理、業主認可后,該分項工程方可進行批量生產。操作過程中詳細記錄操作程序和有關數據,及時修正施工工藝方案。在首件工程完成并達到優良工程標準后作為后續類似工程示范予以推廣。
首件工程、樁基成孔、質量控制、總結推廣
工程概況
首根施工樁基:橫塘大橋68#-3樁基位于平原開闊地區,采用旋挖鉆機施工,持力層為卵石層。
1.2 鉆機就位
旋挖鉆機就位前用挖機對樁位周圍土體做壓實處理,鉆機通過自身電腦控制進行鉆機桅桿與機身水平和垂直調整,使鉆斗中心與樁位中心在同一軸線上,經質檢員報請測量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開鉆。
1.3 鉆孔
旋挖鉆進時,操作手確定合理的鉆進參數,鉆壓、鉆速、鉆進深度等指標,技術員實時檢查,確保成孔質量和成孔速度及孔內安全。鉆進過程中,保證鉆桿垂直度,剛開始放慢旋挖速度,放斗要穩提斗要慢。鉆具從孔內緩慢提出孔外,防止水頭下降太快,同時及時向孔內補充泥漿,落差不超2m,防止鉆孔上部坍塌。
1.4 檢查成孔
進行橋梁樁基成孔質量檢測,采用超聲波方法檢測孔深、孔徑、成孔傾斜度。清孔采用換漿法。清孔時保持孔內水位,防止坍孔。清孔后,泥漿比重1.1,含砂率1%,孔底沉淀物厚15cm。
1.5 鋼筋籠制作及安裝
鋼筋籠在加工場制作,主筋接頭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套筒為7cm長標準型,接頭一端為滿絲7cm,另一端半絲3.5cm。使用吊車逐節安裝鋼筋籠,將聲測管逐節對接并固定在鋼筋籠內側,并加清水驗證是否滲漏。
1.6 導管安裝
導管的內徑為280mm,一節長度2.5m。導管用游輪螺母連接,“O”型橡膠密封圈密封,嚴防漏水。
1.7 灌注水下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時采用灌料漏斗,第一斗灌滿后開球并一直保持斗內混凝土有足夠的高度,澆筑過程中經常測量混凝土面高度,導管埋置深度約6m。

樁基首件工程鋼筋材料需求數量表
監理批復樁基C2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為:
水泥238kg:粉煤灰102kg:砂771kg:石1064kg:水175kg:減水劑1.9kg
2.2 施工質量檢查
2.2.1鉆孔成孔質量控制
1、鉆孔成孔檢測內容
樁位檢測、清孔質量檢測、終孔后超聲波檢測孔深、孔徑、成孔傾斜度。
2、成孔質量檢測 項目部技術人員在確認樁基達到終孔標高后,由檢測單位對樁孔進行超聲波檢測,檢測樁孔的孔徑、孔深、垂直度等指標并填寫《鉆進成孔質量檢查記錄》,確保其填寫的資料規范、簽認齊全。
2.2.2灌注混凝土前質量檢測
鉆孔成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檢測內容:主要包括清孔質量檢測、導管檢測和鋼筋籠檢測。
1、清孔質量檢測
(1)鋼筋安裝完成后進行清孔質量控制。
(2)清孔完成后,測量孔底標高、孔底沉淀厚度、泥漿指標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2、導管檢測 導管逐根測量長度,計算總計長度,導管接頭必須使用橡膠墊圈密封并將絲扣擰緊,做好書面記錄。導管須進行氣密性試驗。導管長度檢測在進行樁基混凝土澆筑前完成,并形成檢查記錄資料。
3、鋼筋制作質量控制 實時對鋼筋籠加工制作進行監督,并檢查各項指標,做好原材料、接頭的取樣和送檢工作。
2.2.3混凝土灌注質量控制
混凝土灌注質量控制內容,包括原材料質量控制、混凝土拌和質量控制、混凝土澆筑前場質量控制。
1、原材料質量控制①根據配合比,對拌合站原材料進行檢驗,提供施工配合比。②確認材料合格后,填寫《配合比通知單》,確保其填寫規范和簽認齊全。
2、混凝土拌和質量控制 ①現場測量混凝土坍落度并做好記錄,并做好試塊取樣工作。②拌合之前檢測砂石料的含水量,根據實測值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
3、混凝土澆筑現場質量控制①測量、計算混凝土澆筑深度及導管埋深,提供拆管時機及拆管長度等參數,并做好施工記錄。②協助試驗室對混凝土拌和質量觀測,并及時通知試驗人員。③填寫《鉆孔樁水下混凝土灌注記錄》。④根據混凝土澆筑厚度計算反算混凝土澆筑方量,并與后場拌和方量作對比,計算超澆數量,對異常情況及時作出判斷并通知現場負責人,以便采取合理的措施。⑤控制樁頂超澆高度,控制終澆混凝土方量。
2.3 成樁質量檢測
每根樁基成樁后,根據試驗室提供的混凝土強度,聯絡成樁質量無損檢測單位、監理進行成樁質量檢測,并收集保存成樁質量檢測報告。
3.1 施工準備階段
3.1.1 存在問題 原地面地基承載力不足,旋挖機所處位置有沉降現象
3.1.2 解決措施 對原地面進行宕渣填筑,并用壓路機進行壓實,然后在宕渣上鋪設3cm厚的鋼板。
3.2 鉆機鉆進階段
3.2.1 存在問題 護筒埋設未超出地面,周邊土體未夯實,成孔速度較慢。
3.2.2 解決措施 1、埋設護筒時按規范要求超出地面20cm,并用挖機壓實周圍土體;2、通過前幾根樁基對地質情況較充分了解后,適當、合理提高成孔速度。
3.3 鋼筋籠制作安裝階段
3.3.1 存在問題 ①鋼筋接頭絲口個別存在較長的現象;鋼筋接長時個別接頭間隙較大 ②個別鋼筋籠接頭未充分擰緊到位③個別聲測管接頭有漏水現象④鋼筋籠安裝下放速度慢
3.3.2 解決措施1、切除不平整的鋼筋端頭位置,如端頭還有不平整的現象再對端頭進行打磨,直至端頭平整,以保證鋼筋連接無間隙。2、我部技術員跟班作業,當場指出問題并要求整改,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提高操作人員的質量意識。3、技術員嚴格要求每節鋼筋籠安裝完成下放都必須對聲測管灌注清水檢查滲漏情況,不合格必須重新焊接。4、增派熟練技術工人,提高效率。
3.4 混凝土澆注階段
3.4.1 存在問題1澆筑過程中首罐開球時技術人員與班組配合不夠默契2砼罐車數量較少。
3.4.2 解決措施1、現場設置專人統一指揮,澆筑前對施工人員再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職責。2、增加砼罐車數量及操作人員,提高施工效率
第一根樁基施工理論混凝土方量100m3,實際澆筑117m3,擴孔系數約1.17。通過澆筑方量可以發現并未出現塌孔或者縮孔等質量問題,因此旋挖成孔工藝對灌注樁的質量是有保證的。
灌注水下混凝土時,理論首罐量10 m3,我部施工時漏斗容量約2 m3。開球后保證混凝土連續放料,使混凝土在漏斗內始終保持一定高度,第一車10 m3混凝土料在3分鐘內全部灌注完成,取得較好的開球效果,因此我部采取的灌注混凝土的方法是可行的。
通過對第一根樁基的施工,我部在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方面我部提出以下建議:
1、鋼筋的機械連接采用直螺紋套筒,由于鋼筋籠的特殊性,主筋無法移動,連接時只能旋動套筒接頭,安裝時套筒絲扣必須先全部旋入一端鋼筋絲扣內,然后再旋入另一頭被連接鋼筋絲扣,直至不能旋動為止。因此接頭絲口以一端滿絲(7cm),另一端半絲(3.5cm)為合適,此種接頭試拉件經實驗室檢測后合格。
2、我標段首件樁基成孔時間為2013年12月18日21∶07,而成孔檢測時間為2013年12月19日9∶15,成孔檢測時間有些滯后,容易出現縮徑、塌孔的現象,為保證樁基成孔、成樁的質量,建議成孔檢測及時進行。
G322
B
1007-6344(2015)06-0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