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鑫

摘 要:知識管理是新時期知識經濟的產物,能夠對知識密集型產業產生重要推動作用,特別是航空制造業。在現有理論性研究中,針對航空制造產業人為因素方面的知識管理研究還很少,該文主要分析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知識密集型行業 知識管理 航空認為因素
中圖分類號:V3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b)-0133-01
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促進了知識經濟的發展,也使得我國企業面臨更多的競爭壓力。只是經濟術語新型經濟模式和形態,以知識生產、分配、傳播作為前提,依托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提供高科技產業。在知識經濟背景下,航空企業更應該主張將信息管理融入到企業管理中去,并將其與系統工程充分結合,強化整體管理的效果。航空制造產業具有知識密集性、技術密集性,屬于多種學科集成的高新技術產業,其開發周期長,因此對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進行研究,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
1 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了使研究課題更具權威性,文章通過查找關鍵詞、主題對2003年—2012年國內文獻進行檢索,主要查找內容鎖定在人為因素和航空安全,結果發現期刊文獻數目共有257篇,詳細情況見表1。
通過分析表1可以得出,維修方面人為因素篇幅最多,成為影響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而隨著歷年論文數量的不斷增加,說明我國對航空人為因素的研究力度逐年上升,且人為因素管理的重要性已經初步達成共識。但是,現階段制約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順利開展的因素還有很多,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
1.1 影響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的外部因素
從宏觀層面上來看,影響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目前經濟模式。知識經濟的到來,加速了我國步入知識社會的步伐,也使得知識資源逐漸成為我國企業向前發展的重要保障因素。目前,新經濟模式正在逐步確立,并呈現出高科技、網絡化、知識化、全球一體化的特征,成為影響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的重要因素。
1.2 影響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的內部因素
(1)管理制度缺失:開展有效的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需要以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為依托。但是,由于航空企業未能形成與時俱進的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使知識管理出現偏差。
(2)組織結構不科學:現階段,航空企業正在努力將決策權組織結構的下端轉移,并要求下層單位對可能產生的結果負責。實際上,這種上下級溝通、交流機制會對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產生影響。
(3)知識管理系統不完善:知識管理系統能夠為航空企業開展人為因素知識管理提供技術性支持,因此是知識管理過程中不能被忽略的主要工具。但是,目前我國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系統尚未完善,對企業管理產生不良影響。
2 完善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策略
現階段,我們無法改變外部經濟環境對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的影響,因此應重點做好內部因素控制,為不斷完善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奠定基礎。
2.1 建立管理制度,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提供保障
管理制度的不斷確立,能夠對實現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產生協助作用。例如,通過企業管理制度對組織成員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能夠幫助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組織結構呈現柔性化管理方向。同時,正確發揮相關激勵機制的作用,在實施航空制人為因素知識管理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知識管理方法和模式,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激勵機制。基于航空制造企業激勵機制尚不完整和全面的現狀,要對其激烈制度進行不斷優化和整合。例如,在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轉化過程中,要將隱形知識逐漸凸顯出來,以此為根據不斷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并將其與績效評價充分結合起來。另外,在開展人為因素知識管理時,除了保留有價值的傳統激勵方式外,還應該重點將知識產權激勵方法融入其中,為知識管理夯實基礎。
2.2 優化組織結構,提升知識管理能力
良好的組織結構是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的前提,航空企業在行使人為因素知識管理職能時,必將受到企業組織結構的影響,包括知識的創造性和流動性因素等。同時,組織結構也是企業的主要資本形式,因此優化組織結構應該與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及未來戰略發展規劃相適應。企業組織結構能夠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模式提高保障,根據實際工作經驗,認為企業組織結構應該具有扁平化,這樣不僅能夠為航空制造企業生產、經營及管理行為留出更多空間,也會使其更加注重責任感。在優化組織結構過程中,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溝通交流機制,實現知識管理共享。另外,健全組織結構,應凸顯出團隊合作性,為推廣團隊精神提供便利條件,有效促進人為因素知識管理。
2.3 完善管理系統,加強信息建設力度
管理系統的實質是通過組織學習傳播知識,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系統構建過程中,應以“人”和“信息”為前提,并以整合已有知識、創造新知識為主要目標,進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加強信息建設,創造良好的信息化環境,并為管理系統配置完善的軟件和硬件設施,包括知識管理系統、數據庫、局域網、門戶網站、電子郵件、聊天工具、論壇及視頻會議系統等。這些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立和完善,能夠進一步方便航空企業開展人為因素知識管理,進而推動信息化建設進程,對知識管理實施起到輔助效果。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國內對航空安全領域的研究比較晚,且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通過上文的論述,認為在開展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時,應首先分析影響知識管理實施的內外部因素,并根據實際問題的反饋進行整改,使人為因素知識管理更具科學性、合理性和現實意義。針對航空人為因素知識管理,認為可在未來研究中不斷拓寬視野和領域。由于人為因素方面的知識管理本身具有較強理論性和復雜性,因此需要不斷對分析、研究方法進行完善和優化,為航空企業知識管理實踐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1] 周勇邦.航空人為因素適航審定中生理參數檢測技術的研究與實現[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3,1(1).
[2] 趙鵬飛.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型員工知識管理能力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3,6(31).
[3] 金輝.內外生激勵、知識屬性與組織內知識共享治理研究[J].南京大學學報,2013,5(17).
[4] 吳亞榮,端木京順,楊曉玲.航空人為因素國內期刊文獻梳理[J].價值工程,2013(2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