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剛
摘 要:以某鎢礦選礦廠為分析對象,在分析鎢礦脫硫原則流程的基礎上,分析改鎢礦選礦廠細粒級脫硫工藝的現狀。并對改工藝流程進行考察和技術改造,依此提出改造方案,通過生產實踐進行改進。該文所涉及的細粒級精礦脫硫工藝設計研究,為鎢礦山脫硫工藝提供了一個范例,也可以為相近類型鎢礦脫硫工藝設計和優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集中脫硫 生產工藝 精礦質量 生產成本
中圖分類號:TD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a)-0087-02
某處理量為4 000t/d的鎢礦選礦廠自投產生產后,由于工藝流程采用重選——浮選脫硫——重選流程,導致硫化物在精礦中因重選而再次富集,使得精礦質量不達標。同時,因脫硫為反浮選,經粗選后礦量依舊過大,使得脫硫指標難以控制,脫硫成本較高。通過對該段流程的考察,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并采取措施對流程進行優化,提高了精礦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1 設計考察
選礦廠原工藝流程及技術指標描述:
細粒級粗精礦經脫硫后,進入6m濃密機進行濃密,然后再進入搖床精選,得到鎢精礦。脫硫后的鎢粗精礦硫含量為0.3%,經搖床精選后鎢精礦中硫含量為5%,鎢精礦品位為50%,對原礦的回收率為76%。
由此可以看出:在浮選過程中,已經脫除的硫化礦,在搖床精選過程中再次富集,最終精礦中硫含量高達4%以上,嚴重影響了精礦質量。
2 技改試驗
由于現有工藝流程產出精礦質量不能滿足客戶需求,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嘗試,決定對細粒級脫硫工藝進行改造,確定技改工藝流程,試驗流程如圖1、圖2所示:
試驗結果中,由原有鎢粗精礦不經脫硫,直接進入搖床精選,對最終細粒級鎢精礦進行集中脫硫。細粒級鎢精礦中含硫量為12%,經脫硫后,含硫量為0.2%,完全滿足了客戶需求。
同時,鎢精礦品位由原來的50%上升到55%,對原礦回收率為77.5%。
由以上試驗結果可以看出,經過技術改造后,鎢精礦質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其中WO3品位有所升高,精礦中硫化物的含量則有4%降低到了0.2%,同時提高了鎢的回收率。
以以上結果為理論依據,對現場進行工藝改造,將原有BF0.56浮選機全部拆除,在上跨場地進行設備配置,技改后經過穩定生產,生產指標達到了上述目標。
3 工藝改造費用計算
見表1。
4 結語
該鎢礦選礦廠平均原礦品位為0.21%。
按照當前鎢精礦100%金屬量價格為120 000萬元/t,則每年因回收率增加而帶來的收益為:4 000*0.0 02 1*(0.775-0.76)*120 000*330=49 8960元。其中,尚未計算因藥劑節約、電費節約和精礦品質提高而提升精礦價格方面帶來的收益。
而投資成本僅為285 000元,也就是說只需通過半年的運行,就可以收回投資。
該研究提出的細粒級最終精礦集中脫硫,是對選廠設計理論和生產實際結合的一次嘗試。對現行的先脫硫再精選的設計方法和生產過程產生了根本程度上的改變,值得在相似類型礦山進行推廣應用,以提高精礦質量和回收率,同時降低生產成本。
參考文獻
[1] 宋振國,孫傳堯,王中明,等.中國五礦選礦工藝現狀及展望[J].礦治,2011,(1):1-7,19.
[2] 羅仙平,路永森,張建超,等.黑鎢礦選礦工藝進展[J].金屬礦山.2011(12):87-90.
[3] 任愛軍.福建某鎢礦選礦研究[J].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08(6):9-13.
[4] 王星,黃光洪,陳典助.鎢礦選礦工藝研究進展評述[J].湖南有色金屬,2010(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