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 周鵬鵬

摘 要:校本教材的開發是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研究的難題,油氣儲運技術專業作為稀缺專業更加增加了其開發的難度。為提高校本教材內容開發的實效性,分別從職業崗位群、職業技能、課程體系等方面提出對策,進而促進專業發展,打造品牌特色。
關鍵詞:高職 油氣儲運 校本教材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b)-0183-0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及《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基本要求》提出以服務人才培養為目標,以提高教材質量為核心,選用和建設一批符合高等職業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具有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的教材。作為江蘇省首例開設油氣儲運技術專業的高職院校面臨著極大的機遇和挑戰,開發校本教材勢在必行,提高校本教材開發的實效性更是重中之重。
1 開發高職油氣儲運技術專業校本教材的意義
目前培養油氣儲運技術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高職高專院校全國只有十多個,主要分布于華北、東北、西北等石油產地。大部分高職院校集中面向周邊的各大油氣田輸送人才,如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常年為華北油田輸送人才,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主要面向玉門油田、長慶油田。這就直接導致了油氣儲運技術專業統編教材的缺乏和單一,目前僅化學工業出版社發行了石油產品煉制加工方面的高職高專教材。該院的油氣儲運技術專業要想打造成江蘇省品牌特色專業,必須立足于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以培養液體化學品碼頭、油庫等一線操作工為目標,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
2 提高校本教材教學內容實效性的對策
2.1 調研職業崗位群
基于高職教育以服務地方經濟為主,該專業主要是面向我省或周邊沿江沿?;瘜W品碼頭、油庫、加油站、加氣站等培養從事油氣及大宗化學品的輸送、儲存與裝卸、計量等方面的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通過對常州港華燃氣有限公司、常州鐘樓油庫、江蘇海企有限公司、揚子石化儲運廠、揚州港液體化工碼頭、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中石油化工原料生產基地等二十幾家企業的職業崗位群進行調研,油氣儲運行業主要崗位群的工種有油品儲運工、燃氣輸送工、司爐工、綜合計量工、油品分析工、自動化儀表工等。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定位以及企業的人才需求,以燃氣輸送工及油品儲運工為核心工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圍繞這兩個中心展開。
2.2 構建職業技能
以職業崗位的典型工作能力要求以及《國家職業標準匯編》中對油品儲運高級工及燃氣輸送高級工的工作能力要求,借鑒“職業帶”理論及企業調研結果,分析并確定油氣儲運專業畢業生職業崗位群所需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如下表1所示。
根據儲運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行業特點,樹立“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突出專業的應用性及職業能力培養。對于應屆畢業生要求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雙證合一方能畢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就業傾向,在燃氣輸送工或油品儲運工兩個工種中二者選其一。
2.3 重組課程體系
根據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依照“能力遞進、分層設置”專業課程體系的架構理念,通過“三維一體”共同解析歸納職業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重新開發《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燃氣輸配技術》、《油氣儲運技術》等3門核心課程,基于工作工程編寫配套材料及多媒體課件?!段kU化學品安全技術》以液化石油氣碼頭為工作背景,將工作任務劃分為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儲存和經營、危險化學品的職業危害防護、危險化學品火災和爆炸事故處理;《燃氣輸配技術》以城市燃氣輸配為工作任務,分解為燃氣的儲存、壓力調節與計量、泵與壓縮機管理、DCS控制、燃氣調度、輸氣管道工藝等六大模塊;而《油氣輸配技術》以油庫和加油站為工作背景,將工作任務劃分為油罐運行管理、輸油設備的維護、油品的計量、輸油管線停輸、油品檢測、輸油管道工藝。
3 結語
高職油氣儲運技術專業雖然隨著國家新能源政策成為熱門專業,但可借鑒經驗較少。校本教材的開發面臨著諸多問題,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探索,提高開發的實效性,為社會培養適應職業崗位要求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詩華.淺談高職校本教材開發的問題及對策[J].職教論壇,2009(12中):26-28.
[2] 何曉民,劉揚軍.職業院?!叭龓熜汀苯處熽犖榻ㄔO的困難及對策[J].職教論壇,2011(28):75-77.
[3] 易非.抓校本教材開發促教法改革創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