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錚
摘 要:農田水利事業和農民切身利益緊密相連,這主要是因為它直接影響到農業的生產生活,是一項具有群眾性的事業。農田水利一方面有灌溉農田、生活供水和水產養殖的作用,另一方面還有防洪、除洪、治堿、降漬防止地方病等功能。灌區主要是由輸配水系統、排水系統、承泄區等組成,而規劃灌溉又是農田水利工程進行規劃的關鍵詞構成要素,加大力度發展灌溉工程,加快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發展速度,是新農村建設以及處理好“三農”問題的關鍵。在規劃設計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過程中,務必要嚴格按照其規劃原則,并根據當地農業的實際特點完成布局,最終使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具有科學性。
關鍵詞:農田水利 灌溉工程 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TV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a)-0107-01
伴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各項事業均取得了顯著性成績,其中又以農業事業的發展速度最為迅速。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狀況能夠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壯大,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對農業的關注度不斷增加,我國農業得到實現了快速發展。農田水利灌溉工程時直接影響到“三農”問題的工程,為保證其規模,就必須具備灌溉設計標準,并以發展農業、惠民利民為工作指導方針,規劃設計出科學、安全、高效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最終為農業的發展提供重要保障。以下該研究者將結合自身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并通過該文,針對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進行闡述。
1 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的作用
作為直接影響到農民、農村、農業“三農”問題的工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的相關單位、部門一定要嚴格做好本工程的設計工作,以此發展并壯大我國農業領域。在實際工作中,應始終以惠民利民為基本指導方針,進而規劃設計出科學、合理、安全、高效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通過水利灌溉規劃設計,選用科學的設計標準,并總結出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正確布局,這對于合理利用水土資源以及發展區域經濟具有積極意義。
2 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準則
由于受到河流徑流量以及農作物類別持續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農田水利灌溉亦伴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存在著不確定因素,平均每年的水量和耗水量均具有一定的不同。所以,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切不可完全根據傳統經驗而工作,而是應該擁有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準則,最終保證規劃設計工作具有科學性、合理性。通常情況下,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都是水利設施、區域水源情況,以及農業發展條件等因素為基礎,并在全面考量之后方可確定。一旦在初期出現涉及標準偏高的情況,那么保障農田水利的程度就要高一些,并且設計標準將會直接關系到工程的規模狀況。從當前形勢來看,農業水利部門,多從灌溉設計保證率以及抗抗旱天數2各方面來制定準則。
2.1 灌溉設計保證率
這一問題主要指的是在長時間使用條件下,水利灌溉工程用水應該充分達到年數和總年數的比值,這一比值也就是農田水利灌溉設計保證率。通常情況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要按照區域內部的作物種植情況以及實際水文條件進行擬定。
2.2 抗旱天數
這主要是指以小水庫、塘壩等灌溉設施供水情況為基礎,在降水偏少好雨水連綿等狀況下,能夠符合農作物耗水所需天數為準則。比如,在灌溉設施當中,水源能夠保證80d連續無雨的用水量,此水泥他規劃設計的標準即為80d,上述抗旱天數的確定主要是利用規定時間內區域農作物需水時間為準則。此外,在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過程中,還應充分按照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出全面、具體的分析和研究。
3 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
3.1 針對規劃設計的建設規模進行預測研究
當規劃設計工作開始之前,先應該針對農田水利建設規模實施預測研究,這一工作我們通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首先,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水泥灌溉面積的要求,全面考量農田水利在區域內部農業生產中的具體位置,以實現農民的創收和保障糧食安全為基礎,并在發展規劃區域農業的前提下,研究區域農業經濟對水利建設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確定出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具體規模大小。
其次,研究可供灌溉使用水資源對灌溉規模的潛力,并以水源視角來論證農田水利灌溉規模的發展潛能,然后再以區域為單位來負荷水資源的實際承載力。按照水源規劃確定的總耗水量利用狀況以及控制準則等,深入分析、研究農業生產對于水源的具體需求量,從而保證農田水利灌溉工程水資源供求實現平衡的根本目標。
再次,針對地區土地資源對農田水利灌溉的規模潛能進行分析、研究,重點是按照區域土地資源對灌溉面積的素質和潛能實施研究。
最后,針對農田水利灌溉規模的發展進行規模的預測,利用分析、研究農田水利省水改進以及水源供求關系,確定出農田水利灌溉規模以及實際灌溉面積。
3.2 關于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的重要內容
(1)設計取水方法。
取水方法是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過程中的關鍵構成要素,其設計方向應當按照不同區域灌溉水源進行確定。通常情況下,灌溉水源具體分成2類,其中一種是提水取水,而另一種則是自流取水,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取水方法一般是對以上兩種水源來完成設計。自留取水主要是以河流水為主的灌溉方法,同時它也包括兩種方式,首先是有壩取水,此種取水方式通常是在地下水位處于很低的情況,其水量雖然充沛,然而卻不能自行流入到農田當中,為保證正常灌溉,一般都在河道上來修筑節制閘或者堤壩,在此基礎上才能將水源引入到農田當中;其次是無壩取水,此種取水方式的設計還可分成建閘以及不建閘,為避免由于沒建閘而無法控制洪期的水量以及農田被淹、渠道被沖走等問題,最好在設計過程中實施建閘設計,從而確保水流的穩定性,降低水流對引水口的侵蝕。
(2)灌溉工程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①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是所有工程中都應遵守的要求,在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中,需要盡量防止出現深挖方、高填方和險段位置的施工。還應避免在沿河位置設置此工程,以防山洪將其沖垮、沖毀。
②綜合利用原則。
灌溉工程需要集中落差,同時結合水利加工,開展多種經營,全面且合理的利用水資源以及水資源。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應重點考慮結合河水與井水的灌溉,構建起地表水和地下水綜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系統。最終,保證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得以正常投入使用。
4 結語
總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對于農村、農業、農民等諸多農業問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當前形勢來看,相關工作者應該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在此方面的工作方針,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方針,切實利用并保護好農田水利資源,規劃設計出科學、合理、高效、安全的水利工程。在對某流域水資源實施管理時應堅持統一性原則,確保水資源能夠實現基本平衡,最終為農業的發展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宮玉煥.關于對農田水利工程灌溉規劃設計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41(6):137-139.
[2] 李宗亮.基于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及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資訊,2011(5):157.
[3] 蘭代祥.淺談農田水利工程中的質量控制及相關管理工作[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52.
[4] 楊福喜.關于強化節水灌溉工程管理若干問題的探討[J].水利經濟,2007(4):41-42,82-83.
[5] 劉俊浩.農村社區農田水利建設組織動員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