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油茶基質育苗技術研究專家,為祖國的油茶育苗技術創新和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是科技推廣的帶頭人,帶領技術人員不斷提高油茶育苗技術水平,為培育優質高產油茶奠定基礎;他是茶農們的良師益友,將自己的專業知識無私傳播給茶農,手把手教會茶農科學種植和管理技術,為茶農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他就是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以下簡稱“亞林中心”)油茶研究室主任鐘秋平博士。
科技支撐 促進油茶產業快速發展
黨的十八大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國人勾勒出建設“美麗中國夢”的宏偉藍圖。鐘秋平博士所領導的亞林中心油茶研究室及其掛靠單位“國家油茶科學中心繁育與栽培實驗室”,正是以“整合優化油茶研究力量和技術資源,集中開展科技創新,加快良種推廣、成果轉化和深度開發利用,使之成為國家油茶科技創新平臺、油茶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油茶產業發展信息中心,為國家油茶產業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和促進油茶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指導思想,為建設科技創新型國家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亞林中心目前已經建立了以專業實驗室為主,其他研究站為輔的創新體系,主要任務包括:①針對油茶產業發展現存問題和需求,開展調研,為國家和地方各部門提供決策咨詢。②集中力量開展油茶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科技創新,在高產良種、優質苗木繁育技術、優質高產高效培育技術、茶油精深加工利用技術以及種苗和產品質量控制與鑒別技術等關鍵環節取得重大突破,整體提升我國油茶產業科技創新水平。③圍繞油茶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加快制定適用于油茶產業發展的配套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使油茶產業發展全過程都做到有標準可用、按標準實施、照標準驗收,確保各類產品優質高效和產業高效持續發展。④加強油茶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產品示范、轉化和推廣,打造典型示范基地,持續開展從基地建設與管理、苗木繁育及產后產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產業關鍵環節技術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同時建立油茶產業發展科技信息平臺,為廣大林農提供高效、即時的信息服務。
國家油茶科學中心繁育與栽培實驗室,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油茶優良品質選育、良種選育、良種繁殖及栽培技術等方面的研究。1979年開始與亞林所共同開展油茶遺傳改良與栽培技術研究,收集了當時全國油茶產區選出的293個優良無性系,建立了試驗林;于1995年選育出GLR長油1-18號優良無性系,并于1996年、2001年、2008年獲得國家和江西省良種審定或認定。同時,制定了江西省地方行業標準《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術規程》和《油茶無性系豐產林培育技術規程》,編寫了《油茶芽苗實用生產技術手冊》和《油茶高產品種栽培》,為油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科技推廣 利國利民
鐘秋平博士認為,任何新的科研成果只有推廣出去,讓更多的茶農獲益,為國家增收,才能真正實現其研究價值。因此,除了做好選育油茶優良品質和研究良種繁育栽培技術等工作,鐘秋平博士還經常走到田間地頭指導茶農科學種植油茶技術和管理方法,并同其他油茶專家組織油茶實用技術培訓班,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鐘秋平博士已經舉辦技術培訓班100多期,培訓科技人員和林農5000多人次,真正做到了用科技服務三農。
2009年7月,鐘秋平博士參加了在江西省豐城市白土鎮江西高產油茶培訓基地舉辦的三期高產油茶實用技術培訓班,他與其他種植專家一起通過課堂教學與現場操作相結合的方式,為97位學員開展了一場內容豐富、靈活多樣、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不僅提高了學員的動手能力,使其充分掌握了油茶良種苗培育技術、油茶新造林管護技術、油茶豐產林栽培技術、油茶低產林改造技術、油茶常見蟲害的識別和防治技術等各項實用技術,而且讓學員增長了見識,真正懂得了科技知識就是力量,科學種植就是效益的道理。
2010年8月,鐘秋平博士帶領科技人員到石燕橋鎮龍潭村現場指導了油茶種植技術,對石燕橋鎮10多個村、100多名村民進行了培訓,尤其是針對油茶樹齡長、產量低的弱點,重點講解了改造油茶種植的技術要點,還手把手教農戶修枝、整形、施肥、授粉等技術要點,讓參加培訓的茶農受益匪淺。
2011年10月26日,鐘秋平博士參加了由江西省農函大與省林業廳聯合開展的油茶實用技術培訓開班儀式暨第一次培訓,培訓地點是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該縣作為全國現代農業高產油茶示范縣、江西重點油茶產業縣,油茶種植面積大、分布廣,種植農戶多。培訓中,鐘秋平博士向學員們介紹了疏枝、除萌、回縮、長放、短截等整形修剪的技巧和方法,給學員們帶來了新理念和新思路,讓他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2014年5月,鐘秋平博士參加了“振興蘇區 服務三農”2014年科技列車贛南行活動。期間,他與百余名林業、工業、金融等領域的專家前往江西省贛州市開展各種科技服務和科普宣傳,真正實現了送科技到基層、農村,支持農民科學致富,支持基層企業提高創新能力,支持貧困地區科技發展。在適合油茶生長和栽培的于都縣,鐘秋平博士在澄江流域5萬畝集中連片高產油茶示范種植基地現場,從油茶種苗繁育、選擇,苗木種植,栽后撫育管理,整形修剪等技術講起,現場示范,并對林農提出的問題一一解答,極大提高了講座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培訓結束后,他們還向林農增送了《油茶栽培技術手冊》和光盤資料,為茶農提高農業技術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受到了當地茶農的熱烈歡迎。
2014年10月,鐘秋平博士參加了江西省第二期林業“良種良法”培訓—林木良種推廣及苗木繁育技術培訓班,并向學員們介紹了油茶良種選育歷程、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技術、空氣修根技術、栽培和修剪技術等,學員也積極參與了互動,這有效促進了技術經驗的交流與提高,為茶農增產、增收打下了基礎。
碩果累累 再創輝煌
除擔任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油茶研究室主任外,鐘秋平博士還是全國林業科技特派員,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新余市科學技術帶頭人,享受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貼,碩士生導師,研究員。他曾先后主持國家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油茶優良無性系工廠化育苗及示范”、國家林業局科技推廣項目“GLR長油18個油茶優良無性系基質育苗生產技術示范”和新余科技開發項目“油茶優良無性系基質育苗技術研究”等科研課題16項;參加林業科技支撐專項“油茶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和國家林業局“高產油茶配套技術示范”等項目12項,他取得的5項科技成果中有2項獲得獎勵,獲得國家實用技術專利2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項,編制或參加編制的行業和地方標準3項。
同時,鐘秋平博士筆耕不綴,先后發表學術論文48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EI收錄1篇,有10多篇論文在林學會等方面獲獎,主編、參編專著9部。他編制的地方標準“江西省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術規程”規定了油茶嫁接苗培育的圃地選擇、土壤管理、芽苗砧培育、嫁接技術、移植、苗期管理、苗木調查、苗木出圃等管理內容。被專家鑒定為“該技術標準有堅實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可操作性強,具有科學性、先進性,適用于江西省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培育”。
如今,鐘秋平博士帶領的油茶栽培研究團隊已經成為新余市科技協同創新團隊,同時他還擔任著湖南恒建農林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海南康源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專家顧問團的特聘專家,并幫助海南康源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林科院亞林中心油茶研究所、海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等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合作關系,使公司在產、學、研相結合的形式下,有了更加長遠的發展。公司還在鐘秋平博士團隊帶領下,自主研發適合海南本地氣候的高產、優質的油茶品種進行選優培育,不僅節約了成本,提高了競爭力,而且為其他油茶企業起到了表率作用,將帶領更多的油茶企業向著高科技方向邁進。
“我思故我在”,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曾如是說。置于科學發展中也一樣,只有不斷思考、創新,才能真正得到發展。鐘秋平博士的工作還在繼續,創新也在繼續,他深知科技創新的意義,更懂得茶農對知識的渴望,因此他今后將會繼續一如既往地把自己地工作堅持下去,為我們共同的“美麗中國夢”助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