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發
出版企業發展數字出版應該是以出版為主,把出版內容開發、技術研發、項目運作、產品運營、互聯網傳播等要素融合起來。
出版產業國際化發展到今天,層次在深化,模式在創新,版權貿易逐步走向文化貿易,出版合作逐步走向產業合作,紙質出版逐步走向數字出版,這是當前國際化發展的整體趨勢,任何出版企業必須順應趨勢重新規劃調整自己的國際化發展戰略。
國際化外交型發展始終是安徽出版集團的重點發展方向,近年來我們在數字出版新業態方面加大探索力度,重點打造時代漫游、時代教育在線、時代商城、時代健康等項目,這些項目既體現了在融合發展方面的做法和辦法,也體現了在新業態國際化發展方面的思路和體會。
我們認為出版企業發展數字出版應該是以出版為主,互聯網為新型載體和平臺,把出版內容開發、技術研發、項目運作、產品運營、互聯網傳播等要素融合起來,建立一體化模式。數字出版有利于吸納國際資本,有利于實現國際合作,關鍵要把國際合作的數字出版放到產業大戰略統籌考慮,放到國際大市場運營實施,重點在戰略上、模式上發生轉變。
從近幾年我們探索的實踐來看,在國際合作數字出版方面重點推動以下五個方面。
一、由產業延伸走向產業融合
產業延伸是傳統上下游延伸戰略,長期以來國際出版合作主要是產業延伸模式。集團成立時我們大力推動國際產業延伸,圍繞出版業為核心的文化產業成立外商企業,上游開發文化貿易品、印刷無字貿易,下游開發高端印刷,2014年初我們在上海浦東成立時代國際出版傳媒上海有限公司,成為全國第一家境內關外的出版機構。這些出版業務每年可以帶來上億元收入,可以說我們的產業延伸戰略取得很好的進展,但是網絡時代如固守產業延伸就會失去很多發展機會。
數字化國際化發展要走產業融合道路,集團圍繞互聯網產業利用一切國際化資源,系統性推動數字出版發展。產業融合是全方位戰略,既是產業內部的融合,又與產業外部相關產業有效互補,可以利用國際開放市場實行技術、內容、渠道、平臺等一切資源一體化發展,這是國際合作數字出版的基礎思路。我們提出跳出出版做出版,圍繞數字出版核心運營新媒體業務,把出版項目做成產業體系,形成一個內容多種創意,一個創意多次開發,一次開發多種產品,一種產品多次投入,一次產出多次增值,只有產業融合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二、走出去走進去
走出去是國際化發展的基礎,無論是傳統出版還是數字出版,國際化發展必須首先走出去,走出去才能看世界,了解世界,找到朋友,發現市場。對于傳統出版業走出去首先是推廣自己的內容和產品,安徽出版集團版權貿易和版權圖書主要輸出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7年版權貿易位居全國前列。走出去是單向文化輸出,走進去才能融入國際文化產業,走進去才能推動國際產業融合。深度參與文化產業鏈并在產業鏈中創造機會,為數字出版做好資源、市場合作的儲備。安徽出版集團走進去第一步在海外建立產業實體,目前已有五個單項實體企業。
數字出版需要穩定深入的國際合作渠道,廣泛深入的產業合作為基礎,作為出版產業前沿的數字出版風險高、投入大,必須有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具有戰略性的合作視野。為推動國際化數字出版,我們與海外多個合作伙伴建立深厚的聯系,全方位一體化推動技術平臺建設。2014年我們率先響應“一帶一路”戰略,與國外合作新媒體項目,重點推動數字出版新業態在產業方面的互聯互通。
三、由做內容走向做產品
做好內容才能做好產品,數字出版以產品為核心。對于數字出版來說內容或許不再為王,但是是根。內容做好了才會有好的產品,數字出版國際合作才會有基礎。我們與國際大企業合作,推動重大工程、精品工程,都打下了良好的內容資源基礎。做產品必須做全球開放的價值鏈平臺,一定要有出口,有入口,有平臺。安徽出版集團開發的項目就是面向全球市場,內容聚集,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以分享,依靠線上支付、移動傳輸、云編輯、云數據庫、云印刷等技術讓用戶成為制作者、推銷者、消費者,形成完整的鏈條。
平臺的核心是分享和體驗,靠集體智慧,體現眾籌思路,面向全球市場,在社交基礎上建立用戶社群,構建國際化商業體系。通過這個窗口,我們已經在美國、波蘭、土耳其、澳大利亞、英國、南非等數十個國家完成產業布局,在澳大利亞將重點在文化出版和內容上進行線下線上的對接。
四、由服務讀者走向開發用戶
發展國際合作數字出版項目要破除讀者思維轉向用戶思維。我們做項目時反復思考用戶是誰,用戶需求是什么,我們能為用戶做什么,最終確定用戶不僅是國內的教師、兒童、幼兒園、幼教開發機構,還應該包括國際漢語教學機構、漢語學習人員等,確定用戶后我們考慮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如何運營項目。
服務思維轉向開發思維。時代漫游公司歷時三年打造幼兒教學平臺,該平臺具有四大技術優勢,適合幼兒教育啟蒙促進漢語教學需要,利用互聯網平臺同時推出新的產品,實現跨平臺終端實時下載。我們的淘寶、天貓專賣店即將上線,把實體玩具和電子書銷售緊密結合,借助玩具商場的渠道實現文化產品出口。
五、由獨立研發走向聯盟
技術是發展數字出版的關鍵要素,誰掌握前沿要素誰就掌握市場。傳統企業做技術是弱項,也是需要我們努力的環節。2008年我們組建出版傳媒業博士后工作站,數字出版技術研發成為我們的重點方向,每年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員從事技術研發項目,產生一系列成果。目前集團有比較強的研發能力和研發隊伍,有博士后工作站、國際數碼港等,承擔安徽省等很多科研項目,在數字出版和數字技術研發方面取得很多專利,但是轉化能力明顯不足,要引入外部機制和外部智力。技術研發需要產學研合作和國際視野,2012年時代出版作為發起單位聯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等國內十幾家科研院所和投資機構共同組建行業內首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打造面向國內高端研發的產學研體系,推動數字出版產業化。目前這個聯盟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重點聯盟。時代出版聯合武漢大學等單位,申報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該項目面向科技、教育等領域建設基于云的動態服務出版平臺,公司與歐美數字出版機構開展充分的互動合作,先后與美國的大學、荷蘭的大學等合作,合作涉及數字化轉型、媒體融合發展、數字出版人才培養、數字研發等各個方面。
(作者系安徽出版集團、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