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顧英利
納米科技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新興領域,筆者嘗試以納米科技為例,結合編輯實務和工作體會,闡述了新興前沿科技類重大圖書項目的策劃與出版工作,以期拋磚引玉。
近代和現代,我國在科技出版方面與科技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許多科技領域的第一本系統性著作和有重要影響的著作大多來自歐美國家。而進入當代,我國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發展,尤其是在新興科技前沿領域,出現了與科技發達國家同步發展的良好機遇。
納米科技即是這樣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新興領域,筆者嘗試以納米科技為例,結合編輯實務和工作體會,簡略談一談新興前沿科技類重大圖書項目的策劃與出版工作,以期拋磚引玉。
作為國內重要科技出版機構之一,科學出版社很早便關注著納米科技出版工作,陸續出版了諸如《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等具影響力的圖書單品。2006年,“納米科學與技術”正式啟動,叢書匯聚了該領域眾多杰出專家學者,開始系統地推進這一領域專著的編撰出版工作……特別是在2010年,“納米科學與技術”列入201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在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經編委會和項目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共出版納米科學技術著作近百部,成果豐碩,涌現了一大批重要前沿領域的代表性作品。
我們有幸親歷了十余年的納米科技出版工作,尤其是基金項目的組織和實施。回顧這一重點出版工程自創意至完成的點點滴滴,收獲很多。深感高層次、高質量、高水平的科技出版項目與以下因素密不可分。
1.高層次科技出版項目來源于并進一步服務于國家科技戰略
高層次科技出版項目主要是依托國家科技發展戰略,來源于一定時期內進行研究或攻關的重要科研項目和重大工程項目,及時總結這些項目所積累的經驗和所取得的關鍵性突破,撰寫成書,可以反映國家在科技領域最前沿取得的重要進展,進而服務于國家科技戰略,促進科研成果的推廣和轉化,加速科學技術進步,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以“納米技術”為例,它被公認為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把納米科技列為未來10-15年的研發重點,并投入巨資搶占戰略制高點。
我國作為參與推動納米科技全球性發展的主要國家之一,一直高度重視納米科技研發工作,且在國家層面制定相關科技發展規劃對我國納米科技進行了總體布局。相應地,為加強我國納米研究,加快在納米研究領域取得更多原創性的成果,實現重點突破,解決國家戰略需求中的一些關鍵性、基礎性的問題,國家科技部特別加大了納米科技方面的投入,設立“納米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此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教育部等國家機構也為我國納米科技研究提供了政策和資金的支持。
在這樣一個科研大背景下,最近十年我國納米材料與科技研究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納米科研人才隊伍快速成長、規模不斷壯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創新性和有價值的科研成果。這就為科技成果的傳播提供了優質的作者資源和內容基礎。
而相關科技著作的出版,則從傳播的角度,在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的總體布局下,能夠充分展示我國最優秀的科技成果產出,為我國優秀的學者們展示自己的學術思想以及對納米科學技術這個領域的充分把握和高度概括的能力提供平臺,促進納米科學技術理論體系的不斷完善,從而增強我國納米科技工作者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基于納米科技研究與開發的重大項目“納米科學與技術”,其出版宗旨恰是為國家在新興前沿科學,特別是納米科技領域的戰略發展服務。叢書有望在傳播科技文明、促進學科發展、普及科技知識、增進對外交流、服務專業教育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2.高水平科技出版項目離不開編委會的學術指導
強有力的編委會是高水平科技出版項目的關鍵一環,通常需要具有學術權威性和廣泛代表性。主編和編委會在作者推薦、選題遴選、稿件審讀等方面的作用對于前沿科技出版項目至關重要。我社在確立組織出版“納米科學與技術”項目后,即約請到中國納米科學技術界代表性人物白春禮院士擔任主編。在主編以及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支持下,根據地域與學科,組建起了由白春禮、侯建國、朱道本等三十余位著名科學家組成的編委會,編委會具有很強的學術權威性,對項目的出版提出了很多指導性和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在選題的設計及作者的確定與約請方面,給予了很大支持。
納米科學與技術涉及多學科交叉,包括化學、物理、材料、生物、醫學、電子、機械等學科。編委會在協調各自領域專家過程中,發揮了很好的組織與協調作用。
在實際組稿過程中,很多兩院院士、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知名科學家在編委會的號召和帶動下,積極參與到“納米科學與技術”的出版中并貢獻自己的學術著作。數百位專家學者精心撰稿,確保了出版項目的高水平、高質量。
3.高質量科技出版項目的實現需要有力的組織保障
對于已經列選或者有明確出版意向的重點圖書選題,需要從出版社層面給予組織保障。首先,為保證項目的高質量出版,可成立由社領導牽頭的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指導;并下設項目工作組,由出版社總編部、專業學科編輯和校對人員、出版人員等共同組成,負責具體工作。通過協調和調動社內資源(如校對、質檢)確保按預期順利出版。其次,考慮到大型出版項目編撰不易、校勘繁復、出版周期長等困難,出版社宜在人員和資金上給予一定的支持。
4.合理的把關機制確保項目選題質量
對于前沿性和交叉性較強的學科領域,為了科學、嚴謹地落實選題評價工作,需要由編委會對圖書選題從專業的角度進行把關。例如,“納米科學與技術”項目經過編委會的認真討論,在編委會上確定了選題列選的流程:選題項目原則上需經編委會集體討論通過,補充項目的選題列選至少需經1位主編(副主編)和2位編委同意,方可列選。
在召開編委會期間,通過集體討論,對主要選題方向和作者進行確定;會下,則嚴格按照選題列選程序,通過相關編委的判定來確定選題是否可以列選。這樣就能夠有效地保證項目的內容質量。
此外,嚴格的外審機制將確保稿件的高質量。從編委會以及出版社專家數據庫中遴選出一批責任心強的外審專家,嚴把稿件質量關,保證了書稿的學術水準和編寫水平。出版社內部則實施“三審五校”等質量保障體系,齊抓共管編校質量。
5.各項管理制度規范以保證項目的運轉
嚴格貫徹執行各項政策法規以及有關編輯出版方面的規章制度、標準、規范等,是確保重大科技出版項目順利運轉和高質量出版的必要條件。除此之外,作為出版基金項目,需遵守國家出版基金相關條例。而“納米科學與技術”還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制定了多項管理辦法和管理規則,并嚴格按照管理規則進行各項工作。這為該項目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6.主管部門的指導積極推動項目的落實
新興前沿科技類重大出版項目代表著某個領域的國內先進水平,因此,積極爭取相關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對于獲取優質圖書選題、匯聚優秀作者、順利開展編撰以及適當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確保順利出版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納米科學與技術”的編寫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的支持和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這為組織、出版嚴肅的、小眾的學術著作,特別是新興前沿科技類出版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正如白春禮院士在“納米科學與技術”叢書序中指出的,“及時整理、歸納、出版前沿科學的系統性專著,一直是發達國家在國家層面上推動科學與技術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一個國家保持科學技術的領先權和引領作用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之際,我們的科技學術出版如果能抓住機遇,做好前沿科學技術的出版工作,那么必將有利于傳承文明、傳播科學、創造未來、服務社會,有利于“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作者單位系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