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家鄉散記

2015-07-01 12:44:52楊高亮
陽光 2015年7期

楊高亮

一、我的家鄉

我的老家位于原平市的最西邊,海拔一千多米。翻過村子東面的一座大山,就是軒崗煤電集團的焦家寨煤礦,我們村子的地下就是焦家寨礦的采煤區。村里南面有一片大約八十畝的松樹林,郁郁蔥蔥的。是我們村的風水寶地,村子的人們就在一個向陽的小山包后面祖祖輩輩居住著。

我從二十歲上班以后,就很少回家,后來父母親也離開家鄉,與我一起生活在大同煤礦。直到二○一○年父親去世,二○一一年母親也去世,我們按照父母親的遺愿,把兩位老人安葬在村子里的祖墳里。我便年年回去給父母上墳,家鄉又回到了我的眼前,不由得讓我想起那些過去多少年的往事。盡管已經物是人非,但是兒時的一點一滴卻揮之不去,常常涌上心頭,在我的記憶里是那么的清晰,難以忘懷。我把這些散散落落的回憶寫下來,作為我對親愛的家鄉的一絲思念之情,讓它永遠留在我的心里。

二、老家的麻麻花

家鄉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一種叫做麻麻花的植物,它在大同叫宅宅苗,每年的陽歷七月份開放。麻麻花是一種草本植物,它的生存能力特別強,在崖邊和沒有草的地方也可以生長得十分旺盛。麻麻花很小很小,細細的一根主干,頭部長出十幾朵白色的小花,花的蓓蕾用紫顏色的皮包著,待到花蕾全部開放后,紫顏色的外包裝才慢慢的蛻去。如果沒有人采摘,它的花朵就會結出花籽,成為繁衍生殖的種子。在秋風的吹拂下,播撒在廣闊的田野里,待到第二年春天的時候,又頑強的生長出來。它與漫山遍野的各種花草構成了夏天里的美麗景色,遠遠望去,麻麻花猶如白色的百合,卓群挺拔,格外吸引人們的眼球。眾多的蜜蜂在它的花叢中飛來飛去,盡情地吸吮著它花蕾中的甜蜜液汁。

如果在它盛開的時候去采摘,常常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略含麻辣的味道,這大概就是它被稱為麻麻花的原因。把白色的花朵采摘下來,慢慢晾干以后,就是非常好的食品添加品。把它加在涼拌菜里,特別的提味。如果在小米稀飯里加一點兒用麻油炸過的麻麻花,味道是很好的,大同的一些飯店里有這個稀飯,叫做熗鍋稀飯,比較受歡迎。

我們那個時候,每當吃豆面飯的時候,母親都要用麻麻花做佐料,就是用一點兒醬與麻麻花油炸以后,放在面里拌起來吃,這在當時可是美味可口的好飯了。

三、山藥蛋的記憶

我的家鄉是適合山藥蛋生長的好地方,加上我們那里的土壤條件比較好,長出的山藥蛋格外沙和面。在我兒時的印象里,幾乎有一大部分是與山藥蛋有關系的。我們的每頓飯都有山藥,莜面餃子里包的是山藥絲,莜面糊糊和小米稀飯里是煮熟了的小山藥蛋。有時母親把山藥切成絲,拌一點兒莜面,團成飯團子,蒸熟了就是很好吃的飯。

特別是秋天收獲山藥蛋的時候,山藥更是人們每天的主要食物。為了盡快的收獲,每天中午人們不回家,就在地里吃飯。那時是農業社集體勞動,一般上午就安排兩個人去砍木材,快到中午的時候,木材已經背回來。這時候,把大約一麻袋山藥放在柴火上,然后點著火,在熊熊烈焰里,山藥慢慢的就燒熟了。山藥蛋的皮黑黑的、硬硬的,這個時候負責燒山藥的人就吆喝干活的人們吃飯。大家圍攏過來,每個人拿幾個山藥,用小木棍把外面的黑皮去掉,就可以吃了。野地里的燒山藥,大概是山藥幾百種吃法里最好的一種。皮黃黃的、脆脆的,里面的新鮮山藥熱乎乎的、沙沙的,讓我們吃了還想吃,常常是吃得吃不下去了才罷休。

過年的時候,母親做的山藥面子分外的好吃。具體的加工方法是:把山藥蒸熟了,去掉皮,用力揉碎成面團,然后切出四分之一的一塊,加入山藥粉面和干香菜以及鹽和花椒大料等調料。然后揉在一起,分成巴掌大的塊兒,再上鍋蒸。在上面抹一層薄薄的醬油,切成薄薄的片子,叫做山藥面子。是那個時候家家過年必須有的,在請客人吃飯的時候也是一道好涼菜,人們用它當下酒菜,酒也喝的特別多。

四、常年吃的苦菜

苦菜又叫蒲公英,是我們家鄉人們吃的最多的一種野菜。那個時候,能夠種的蔬菜只有胡蘿卜、豆角、西葫蘆、南瓜、大蔥等幾種。連圓白菜、香菜、黃瓜、西紅柿都不能種。所以我們那里人們一年四季可以吃的蔬菜少得可憐,許多蔬菜是我上班以后才開始認識和享用的。但是任何一個有人類生存的地方,都會有適合人們生活的食品和蔬菜,以保證人類的繁衍生息。說起來,我們那里就是苦菜了。

每年的春天,當田園剛剛泛出綠色,各種植物冒出綠綠的嫩芽的時候,苦菜就長出來了。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隨大人們一起去挖苦菜,一去就是一個上午或者一天,必須把拿的面袋子挖滿,才能回家。凡是陽面的土地,一般都早早長出苦菜,并且數量很多,有時一塊地里就可以挖許多。我常常是挖得最快的,比母親和姐姐早好長時間就挖滿了口袋,我便幫助母親挖。有的時候,在挖苦菜的地里,還可以挖到上一年秋收的時候落在地里的黃豆、黑豆長出的豆芽,那就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了,采回去,是很好的細嫩的蔬菜了。

我們背著滿滿的一袋子苦菜回到家里,簡單吃點兒飯以后,便開始了苦菜的細加工。先是揀菜,把挖回來的苦菜一根根過一遍,去掉不能吃的根葉,然后用水洗干凈,在大鐵鍋里煮到七成熟,團成蛋蛋,切成小段,然后漚在大瓷缸里。每年我們家里要儲存一大缸,這就是一年的主要蔬菜了。平時吃的莜面餃子里,主要的成分就是苦菜和山藥,其它的飯也離不開苦菜,像燴莜面魚魚等等都要苦菜。苦菜湯還是祛火治病的好東西,如果誰上火了,或者有其它的不舒服,母親一般是讓喝一碗苦菜湯,大部分是管用的。現在人們崇尚環保食品,這苦菜大概是最環保的食品之一了。它那濃濃的白色液汁和略帶苦味的健康元素,對于被“三高”困擾的富貴一族們,我看比吃什么藥和保健品都管用。

五、幾乎頓頓吃的莜面

莜面是我們那里的主食,因為地處半高寒地區,最適宜種植的糧食作物就是莜麥,莜麥耐寒、耐旱、生命力很強。播種之后,下一場到兩場雨,就能夠把苗長出來,只要這一年不是大旱,就可以收獲。對土地和后期管理的要求都不高,是比較粗放的低產農作物之一。

待到莜麥從青綠色慢慢變成白顏色的時候,就是收割的季節了,父親常常說處暑開鐮,說的就是莜麥。到那個時候,全部人馬出動,到地里收莜麥。一個好勞力一天可以割一畝多地,大家起早貪黑,以最短的時間收獲完畢。如果不及時,碰到長時間下雨或者早到的初雪,那一年的收成就泡湯了,人們就沒有了賴以生存的糧食了,所以那一段時間是人們最忙碌的時候。

收了莜麥以后,先是捆成小捆在地里碼起來,讓莜麥慢慢的干。等到人們干完主要農活后,便全體出動,到地里背莜麥。我剛開始可以背三小捆,長大了就可以與大人們一樣,一次背十捆回來。回到村子里的場面里,要把莜麥堆成一個非常大的垛子,一般要堆上兩千多個莜麥捆子。直到所有的農活都干完了,人們便集中在村子里的場面打場,用一種柳木條子編成的細長的工具,倆人一組把莜麥一次次的捶打,把麥粒打出來。莜麥的麥粒與小麥相近,但是比小麥細長。打出來以后,就是揚場了,這要由有技術的老農民來干,要把堆放在一起的莜麥用木鏟子飛揚到空中,在微風的助力下,把雜質揚飛出去,留下莜麥顆粒。

把莜麥分到家以后,母親便忙碌起來了,莜麥加工成可以吃的莜面,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首先要用簸箕過一遍,把里面的雜物去掉。然后用水淘一遍,晾干以后,就到村子里特別制作的大鐵鍋上去炒。這是一個很艱苦的活,在里面炒的母親要圍上圍巾,因為炒莜麥時散發出來的莜麥芒非常扎人,加上炒莜麥的時候又很熱,所以每一次炒完以后,母親都是滿身大汗。在外面燒火的人也不輕松,需要不停地加火,才能保證莜麥炒的好。

經過火炒的莜麥,已經是半熟了,再到石磨上磨成面。那個時候,磨面全是人工,我也磨過好多次,一般是兩個人推磨,把莜麥一點點的磨成面粉。經過火上炒的莜麥,在做飯的時候,用開水和面可以聞到一股非常香的味道,其實這個時候的莜面已經熟了。包上山藥絲和苦菜以后,上鍋蒸熟,就是香噴噴的莜面飯了。我的兒時,天天吃的就是這個飯,第一頓是直接吃,第二頓就是用慢火烤熱了再吃,那硬硬的、脆脆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莜面有許多種吃法,最常見的就是莜面餃子、莜面卷卷、莜面卷鋪蓋、莜面魚魚等等。飯店里也有多種以莜面為原材料的食品,特別受人們歡迎。但是我在外面吃了多年莜面飯,就是沒有母親炒過的那種莜面的味道。外面的莜面都是生加工,少了炒莜麥這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就有點兒變味的感覺。盡管這樣,還是十分受人們歡迎。尤其是現在把莜面稱為治療糖尿病的主要食品后,莜面的價值更是見漲。

六、從小愛吃的豌豆面

豌豆非常適合我們那里的氣候條件,所以成為廣泛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也就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雖然我們那里也可以種小麥,但是人們認為吃白面消化的快,干活的時候不頂事。所以只是種很少一點兒,夠過節和來客人吃就行了。

豌豆更受孩子們歡迎。每年夏天,當豌豆長出豆角的時候,它的豆粒就可以吃了。我們摘下來,掰開豆角的瓣,用嘴一吸就可以吃到嫩嫩的新鮮豆粒了。它的皮也可以吃,把連接處的筋抽走就可以吃了,特別的新鮮和甜。

豌豆的種植和田間管理也比較省事,春天播種,豌豆苗長出后只要鋤一次草就可以了。如果雨水充足的話,豌豆就會枝枝蔓蔓滿地爬,綠色的豆角蔓覆蓋了整個地面。到了收獲的時候,把豆蔓和豆角從地里拔起來就行了。運回到場面里,在場面里干一段時間,然后用碾子把帶著豆角的豆蔓碾幾遍,豆子就出來了。揚場以后,就是一顆顆干凈的豌豆了。

豌豆有許多種吃法,比較普遍的是用一半豌豆一半莜麥和在一起磨成的豆面,我們叫做莜豆面,是我們日常的主要食物。豆面還是那個時候家里蓋房或者辦紅白喜事時候的主飯。常常是幾個大娘、嬸嬸們給豆面里加入一種叫面丹的調料,這樣一來,豆面就能搟成好長好長的面條,我們叫長豆面。在大鍋里煮熟了,用特制的長筷子夾在碗里,配上特別制作的湯料,是人們晚上的一頓美餐。豆面還可以包餃子,那時過年,一般只能吃一頓到兩頓白面餃子,其它的時間,母親就給我們包豆面餃子,也是比較好吃的。豆面還能做抿面,就是用一個鐵制作的小長方形盤子,里面有眼,放在長方形的木板中間,然后用木頭做成的托子把和好的豆面用力推來推去,從眼里面漏下去的豆面就是抿豆面飯了。現在北方的許多地方都有這個飯,大部分叫豆面館,常常是生意興隆。

豌豆還有一種吃法,就是不加入莜麥,單純用豌豆加工成豆面粉,是涼粉的原材料。母親在過節或者天熱的時候,就用這種豆面粉做成粉坨子,涼了以后,就是好吃的涼粉,我們那里叫笨粉。母親用麻麻花、蔥花、醋做成湯汁澆在里面,真的很好吃。特別是夏天炎熱的日子里,從地里干活回到家里,來一碗這樣的涼粉,別提有多美了。

七、家里養羊的時候

在我的記憶里,我們家每年有二十多只羊,其中十多只是給大隊養的,其它就是我們家里的自留羊。羊是食草動物,夏天的管理很簡單,村子里有專職羊倌,每天負責放羊,它們把羊趕到村子周圍的野地里吃草,晚上把羊趕回來,回到家家戶戶的羊圈里。每天羊回來的時候,我們把羊數清楚就行了。

養羊的大量工作在冬天,到了那個季節,田野里可以供羊吃的草越來越少了。尤其是下雪和刮大風的時候,羊就整天關在羊圈里,這個時候,就要用夏天準備的干草喂羊,還要到溝里挑水給羊喝。有的時候也要喂羊一些豆子和鹽巴,以保證熱量。冬天里最重要的工作是為羊媽媽接產,那時是母羊下羊羔的時候。母親常常在夜里起來,去羊圈里把剛剛生產完的母羊連同它的小羊羔抱回家里,讓它們與羊群分開,防止把小羊壓死。有的時候一個晚上有好幾只羊生產,母親總是把它們一次次的拉回家里。我大了一點兒的時候,就同母親一起去羊圈抱小羊羔,大羊和小羊就在家里的地上過夜,我們的耳朵里聽著羊的吃奶聲和呼吸的氣息,聞到的是羊糞和羊尿味,早晨起來,地上幾乎全是羊的排泄物。羊生產以后,一般在家里待兩個晚上就可以了,便放回到羊圈里。用不了多久,小羊羔就可以在院子里活蹦亂跳了,那也是很好玩的,我常常看著羊羔在院子里跑來跑去,也是趣事一件。

到了農歷小雪和大雪,就是殺羊的時候了。每年我們家都要殺兩只羊,村子里也要殺羊,給人們分羊肉過年。羊肉餃子很好吃,是我們過年的美味。那個時候家里沒有錢,父親要把許多羊肉賣了,給二哥準備一年的學費。留下的羊肉和羊下水便放在用葦席圍起來的囤子里,用干凈的雪把羊肉埋起來,到吃的時候取出來,那個新鮮,比我們現在的冰柜和冰箱好多了。

羊下水也是我們的美味,母親每隔幾天就給我們做一次。羊雜是現在許多城里人非常愛吃的早飯,我們那時經常吃。并且還比現在的好吃許多,因為我們那里的羊吃的是環保的草和糧食,羊肉和羊下水也是非常純的,味道也特別好。還有母親給我們用羊頭肉熬的小米稀飯更是別有一番味道。

羊糞是我種地的主要肥料,屬于熱性肥,是山藥、莜麥的好肥料。有了羊糞,地里的山藥和莜麥生長得格外好,顆粒也飽滿。去年我回到老家,聽鄉親們說,我們那里有一個年輕人在上海打拼多年,看到許多城里人養花,它就想起開發羊糞。讓家里人給寄去一些,把羊糞蛋蛋上涂上各種顏色,在別人的花店里以高級花肥的名稱賣出,一粒一元錢。人們用了以后,發現效果特別好,于是他的買賣越來越好,后來自己單獨開了一家店,賺了許多錢。

羊毛和羊絨是非常重要的加工毛衣和毛料服裝的原料,那時每年都要剪羊毛,羊絨是用特別的爪子抓。羊被剪了毛的那一段時間里,身上沒有了遮蓋,那個光禿禿的樣子特別的有意思,我們就在羊群里跑來跑去,逗羊玩。羊皮是我們那里人御寒的好東西,人們用羊的皮加工成皮襖、坎肩、羊皮褥子等等。

羊是一種善良的動物,尤其受小孩子喜歡,我的童年是與羊相伴而過的,它們帶給我許多樂趣。到現在我也喜歡羊,喜歡它們咩咩的叫聲,喜歡它們與主人的親密無間,它是我永遠的留戀。

八、村子里的泉水

我們村子所以人少,主要原因是缺水。村子里的人畜用水,就是靠離我們住的地方有一里路的山溝里的一眼泉水。泉水很小,人們專門掐著表測試過,每分鐘可以流二斤半。就是這點兒泉水,養活了祖祖輩輩的村里人。在我的印象里,每天早晨起來,家里的男人們首先是去溝里挑水,一個早晨能挑三擔水,就是很好的勞力了。如果家里蓋房子或者冬天里喂羊或者做豆腐等等,那就要挑更多的水。要好幾個人分開時間段去挑水,因為挑水的桶一家就兩個,不能同時去許多人。我長大可以挑水的時候,父母親特別的高興,因為父親不在的時候,我可以保證全家的生活用水。后來凡是我在家就不讓父親去挑水,我承擔了挑水的任務,也算是對父母親養育之恩的回報吧。但是畢竟我在家里的時間少,主要還是父親挑水。

泉水是從溝里的石頭縫隙冒出來的,甘甜沁涼,含有許多礦物質,是天然的礦泉水。我們小的時候,在外面玩兒累了或者口渴了,回到家里,舀一碗泉水喝下去,涼涼的、甜甜的,從來沒有因為喝涼水鬧過肚子。我在外面品嘗過國內外的許多礦泉水,能與我們村子里的泉水相媲美的不多。這眼泉水的神奇之處是在我們那么寒冷的地區,冬天也不結冰,依然是潺潺流水,噴涌不止,供養著村子里的人們。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父親還是村子里的支部書記,他老人家從縣里爭取了一部分資金,買來了水泵、水管、電動機。然后全村人齊出動,砌存水的大水池,挖上山的管路溝,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人們吃上了自來水。高興和喜悅真是難以言表,從此不用為吃水發愁了。上級領導對這一件事非常贊賞,當時的《忻州地區報》還專門做了報道,在頭版配發了《二斤半水鬧革命》的短評。父親也成為了山區水利建設和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個人,在公社黨代會上被破格選舉為不脫產的公社黨委委員。

九、兒時過春節的快樂

轉眼就要過年了,那是一年里最重要的節日。家里要做豆腐,要殺羊,如果這一年養了豬,還要殺豬。過年前的每一次準備活動,都是孩子們的盛大節日。特別是殺豬那一天更熱鬧,母親要燒一大鍋開水,把豬殺了以后,要把豬毛全部褪去,大人們忙一個上午才可以殺完。這天的中午飯就是用剛剛殺的豬肉加上山藥和山藥粉條熬成的菜,非常的好吃。那時候的豬肉特別香,遠遠就可以聞到煮肉的味道。母親還要給村子里的每一家送豬肉菜,一家有五六片豬肉加上山藥、粉條等,我常常是一家家的挨著送,覺得很自豪。

到了臘月就更忙碌了。先是過臘八,這個節日以后,過年就進入倒計時了,每天都有許多活要干。最重要的是燒豆腐的那一天,一般是姥爺來我們家里幫助燒,姥爺是遠近聞名的大廚師,常常給人們的紅白宴席做飯菜。我記得姥爺做的肉腸子特別好吃,他用當年殺的豬大腸做皮,里面要包多種原材料調成稀稀的餡,灌在腸子里,然后放在鍋里蒸熟了。還要把一部分用木板壓成扁平狀,涂上紅紅的顏色,格外好看。吃的時候切成薄薄的一片片,非常好吃。姥爺還給我們做紅燒肉、肉丸子、雞蛋酥肉、燒豆腐等等,一家人要忙碌整整一天,我小的時候就是負責給端豆腐塊。因為燒豆腐要先加熱,在另一個房間里蒸熱,燒的時候,要有一個人專門端來端去。在那些日子里,母親還要蒸許多白面和其它面的熟食,準備正月里吃。還要用小米面攤黃,那是用一個特別制作的小鐵盤子,上面有蓋子,把調得稀稀的面糊糊往已經在爐子上燒熱的鐵盤子里面一澆,兩分鐘就熟了。取出來繼續攤下一張,要攤許多,除去正月里自己吃以外,過年后走親戚還可以做禮物。

等到大年三十那一天,一家人忙得暈頭轉向。早晨起來,先是打掃衛生,把院子里一年積累的各種雜物清理干凈。然后就是糊窗花,用花花綠綠的各種圖案貼在窗戶上,特別漂亮。吃過午飯后,就是上墳了,我們那里的風俗習慣是大年三十祭奠先人,在過年的時候給親人們送去祭品和思念。要在墳里壘旺火,還要放大麻炮和鞭炮,父親說這是告訴親人們要過年了。

回到家里就要一起動手貼春聯,等到羊群回來,把羊安頓好后,父親和伯伯就開始用木材和煤塊壘旺火。那可是要非常的小心,不能在夜里倒了,如果出現那種情況,第二年家里就會不順利。母親則在準備年夜飯,那頓年夜飯,是一年里最隆重的一頓,要八涼八熱。把年前準備好的所有飯菜在這一天晚上展示,紅燒肉、肉丸子、燒豆腐是必不可少的。還有許多新鮮的野味,如野雞肉、黃羊肉、野豬肉等等。一家人都要換上新衣服,在晚上十點鐘的時候吃這頓隆重的年夜飯。

吃完飯后,父母親給初一早晨包餃子,我們便提著用彩色紙糊的煤油燈出去,挨家挨戶的串門,聊天,一個晚上不睡覺,叫做熬年。在夜里四點左右的時候,就要把旺火點著,我們便圍著旺火放鞭炮,村子里頓時炮聲響成一片。周圍的村子里也是火光沖天,映紅了夜空,昭示著新的一年來到了。忙碌了一年的父母親也露出了笑臉,我們更是喜氣洋洋,出來進去特別的高興。現在,每年過年的時候,我都會回憶起兒時過春節的喜悅和興奮,那是讓人終身難忘的,那一幕幕情景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

十、當羊倌的感受

我上初中以后,到了放假的時候,有時放羊的小后生有事,村子里的領導就安排我頂替他去放羊。因為有羊倌負責,我只是陪伴,他們認為這是比較輕松的農活,所以讓我去干,我也體驗了放羊的種種感覺。其實當一個羊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否則不僅放不好羊,還會出現很多問題。

每天第一道工序就是把羊從家家戶戶趕出來,清點數目。數羊要在羊群一窩蜂向前走的時候,羊倌的眼睛緊緊盯著羊群,一次數五個,等到羊群過去了,他的數也出來了。我也試了幾次,根本數不清,與總數怎么也對不上。這需要長期的鍛煉,還要有特別的靈氣,其實我們村子里的羊倌也沒有文化,但是他在這方面就是行,干了一輩子也沒有出現失誤。

把羊趕到野地里以后,就要確定今天的放羊路線。一般是在村子的四周輪流放,每天去一個方向,讓草有一個恢復的時間。中午要把羊趕到有水的地方讓羊喝水,然后就是把羊群趕到一個比較涼爽的地方,讓羊休息,我們吃中午飯。把干糧用火熱了吃,有時就燒山藥蛋吃。

放羊也是技術活兒,每人帶一個放羊的工具,一面是放羊的鞭子,另一面是一把羊鏟,各有各的用處。羊鞭是趕羊用的,在讓羊往前走的時候,要把鞭子甩的啪啪響,羊才會爭先恐后的往前走。如果要羊群改變方向,就要用羊鏟帶上土打頭羊,告訴它往哪個方向走。羊都跟頭羊走,放羊的技巧就是管理頭羊。羊倌必須練就高超的技術,在很遠的地方,鏟一鏟土,準確無誤的打在頭羊身體上,頭羊便心領神會的改變前進的路徑。我試了幾次,偶然可以打準,但是頭羊也不按照我的安排走。它已經與羊倌形成了默契,其他人是指揮不了的。晚上回家的時候,還要認真數一次羊,確定沒有少了羊才可以回家。

放羊雖然不用干活,但是年輕人卻很難適應。首先是時間過得慢,那個時候就是看太陽的照射角度來判斷時間。到了中午,放羊鞭子的桿倒影是直的。到了下午,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也就是羊群回家的時候。我每天都盼望太陽早早落山,那個難熬的感覺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知道的。再就是孤獨,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我納悶羊倌是怎樣度過這每一天的。

放羊其實也是有樂趣的,最有意思的是每年的春天里,小羊羔長大了,要把大部分公羊的睪丸去掉,羊倌叫騸羊,每年留兩只配種的公羊就行了。騸羊的那一天,我們早早的把羊群趕到一個背風的地方,我負責看好羊群。另一個小羊倌打下手,老羊倌拿一個薄薄的刀片,在火上燙一下,就開始騸羊。小羊倌抱著羊,老羊倌就那么輕輕的一劃,羊的睪丸就取出來了,也不包扎,就把騸過得羊放開,然后進行下一個,很快就搞定了。這一天我們不帶飯,中午吃的就是羊的睪丸,裹了稀稀的泥燒熟了就可以吃了,那個肉特別的細嫩,對于當時很難吃到肉的我們,真是一頓美味大餐。現在這種羊睪丸的價錢很貴,飯店里刷鍋的地方有這個,叫羊寶,說是男人的補品,但是沒有我們在野地里吃的那個味道新鮮。

放羊的關鍵時間段是在秋天,這個時候地里的莊稼陸續收獲完了。地里有收獲時遺漏的糧食顆粒,特別是豆子、谷子、莜麥的地里更多。好的羊倌便抓住這個時機,把羊群趕到收獲過的地里,讓羊溜茬子,吃糧食。一個秋天下來,羊會吃得膘肥體壯。有的時候,與鄰村子的羊倌還因為溜茬子發生矛盾,無非就是你把羊趕到人家村子的地里,對方就不高興了。

放羊的最好季節是冬天,雖然天比較冷,但是由于冬天天短,放羊的時間也就短,不用天天盼太陽落山。如果下大雪或者刮大風,羊群就在圈里,由每一家自己喂草,羊倌便可以輕松幾天。多少年過去了,每當我看到羊和吃羊肉的時候,便會回憶起那些與羊共同度過的日子。羊是蠻可愛的一種動物,它性格溫柔,又比較好管理,它的全身都是寶,是人類的好朋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a√在线|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 欧美第九页|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三级色| 五月天久久婷婷| 国产区在线看|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人成网址|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欧美色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精品福利国产|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天天操精品| 久草中文网|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 91视频青青草| 欧美精品v|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亚洲免费播放|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亚洲丝袜第一页|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婷婷激情亚洲|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国内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91精品小视频|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看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在线亚洲小视频|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亚洲香蕉久久|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毛片视频网址|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91系列在线观看|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老色鬼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99精品久久|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国产黄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网站| 午夜三级在线|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久久综合色视频|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图区|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天堂亚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