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仕江
摘 要:分析了習慣性違章的特點和表現,剖析了習慣性違章產生的原因,結合企業探索實際提出了可重點采取的綜合治理措施。
關鍵詞:習慣性違章;綜合治理;安全事故;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X9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3.159
習慣性違章是造成生產安全事故,特別是人身傷亡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它不僅對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直接威脅,甚至危及電力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和發展。根深蒂固的不安全作業行為和不良習慣是包括電力生產在內的眾多行業安全生產中面臨的挑戰。剖析習慣性違章產生的根源和特性、采取綜合治理措施根除威脅安全生產的沉疴毒瘤,已成為防范生產安全事故、實現本質安全的首要辦法。
要想治理習慣性違章,就必須了解習慣性違章的特點、產生習慣性違章的根源。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應對措施,從而多管齊下地徹底根治該問題。
1 習慣性違章的特點和表現
1.1 廣泛性
習慣性違章在眾多行業、不同企業和同一企業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廣泛存在。行為傳染、共性心理和知識經歷等因素導致每個生產企業中都普遍存在習慣性違章現象。
在現場檢查中發現,某個員工的不安全行為因沒有導致安全后果,而被其他員工下意識地“仿效”“感染”,久而久之便習以為常、司空見慣,這可能就是“破窗效應”的作用。
此外,由于人的一些不良共性心理,比如心存僥幸、投機取巧、貪圖方便和偷懶逐利等,常導致違章行為發生。作業現場中,不辦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開始工作、合并操作和不使用防護用品等這些故意或無意的違章行為,便是不良的共性心理導致的。這些不良的共性心理不易隨時間、空間而轉變,導致習慣性違章行為層出不窮、屢禁不止。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設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大量應用,人們對電力生產人員知識和技能等基本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傳統產業,電力行業中存在一些老企業、老員工和日益增多的承包商雇傭的合同工、農民工,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他們的知識和技能難以滿足新設備、新技術的要求,加之缺乏學習培訓,導致違章行為頻發,尤其是習慣性違章行為的發生概率很高,尤其在承包商人員的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承包商的安全管理,特別是現場作業安全管理是許多電力企業都不容回避的棘手問題。
1.2 頑固性
習慣性違章具有一定的頑固性。雖然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反違章,但依然不斷發生著后果嚴重的安全事故,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對習慣性違章予以重視。
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洞口作業不裝設圍欄導致高處墜落、走錯間隔觸電、不監護復誦導致誤操作等總是很容易、重復地發生,這些都是規程中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行為,施工單位在平時常不重視這些,只有等到受到傷害、無可挽回時才痛哭流涕,但悔之晚矣。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很難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地徹底消除和解決固有的思維定式和行為模式以及其他諸多根深蒂固的不良影響。
1.3 欺偽性
單一的違章行為在沒有失去所有的安全屏障前,是不會導致事故或后果發生的,但這類違章行為的頻繁出現,就足以使相當一部分人產生違章與發生事故沒有必然聯系的錯覺,于是心存僥幸、取巧偷懶,漸漸對違章危害變得麻木、大意,對違章行為習以為常。當這些少數人偶爾出現違章行為時,一旦在一定范圍內“感染”“發酵”,且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則量變會引起質變。以往出現過的、無礙的習慣性違章往往會造成當事者無法預計的重大后果。習慣性違章的欺偽性在于,大量發生的違章行為就像漂浮在海面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水面以下隱藏著不為人所預見、潛在的巨大威脅。
2 習慣性違章產生的原因
2.1 內在原因
習慣性違章之所以長期存在且滋生蔓延、屢禁不止,最主要的原因是行為人自身內在的各種不足與所要實施的行為不匹配,甚至互相沖突。近年來的安全事故調查統計數據表明,人的內在不足所導致的差錯是80%事故的直接原因。
2.1.1 事物認知和安全意識方面存在不足
施工單位常對工作難度和行為后果的判斷脫離實際,沒有預想到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連鎖反應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導致降低安全要求、放棄安全措施,最終引發安全事故。比如高空作業沒有考慮到大風的影響,導致吊籃損壞、人員受傷;受限空間作業通風不良,導致發生中毒或爆炸事故。
2.1.2 行為人存在不適宜的性格弱點
不良的共性心理,比如心存僥幸、投機取巧、貪圖方便、偷懶逐利等,會在工作中引發違章行為甚至安全事故。特種作業、化學品或易燃易爆品相關作業中應安排性格謹慎、細致耐心的人員,喜歡冒險、有不良嗜好的人員不適合擔當此工作。如果對自身的要求不嚴格,常自負自大、逞能冒險、貪圖方便,則越危險;如果能做到嚴于律己、小心謹慎、耐心細致,則可降低事故概率。
2.1.3 缺乏知識和技能
對業務知識一知半解、對操作技能生疏稚拙的人員常會出現違章行為。這類問題最容易發生在入廠不久的新人、知識和技能更新慢的老員工、缺乏培訓的承包商雇工等人員身上。
2.2 外在原因
內在不足只是決定是否會發生習慣性違章行為的一個方面,習慣性違章的發生往往還受到外界條件或環境的誘導。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專業和安全方面的知識技能培訓不到位、沒有適用的操作規程和作業指導文件、規章制度未落實、監督考核不嚴格和工作環境不安全等。
內在和外在這兩大因素是相生還是相克,是決定違章發生與否的關鍵。分析習慣性違章的特點、危害和成因,就是要利用導致發生違章的內、外兩大因素的相互制約來達到治理習慣性違章的目的。
3 習慣性違章綜合治理探索
通過對習慣性違章的特點、危害和成因的分析不難看出,習慣性違章廣泛存在且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和極大的欺偽性,導致習慣性違章行為發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且又相互關聯、錯綜復雜的。因此,治理習慣性違章是一項涉及面廣、介入程度深的系統工程,必須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對癥施藥、多管齊下,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以下結合企業探索實際,談談可重點采取的綜合治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監督考核機制
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建立了較為健全的基本管理制度。為了適應反違章工作的需要,制定了專門的治理違章監督考核機制,詳細列出了各級監督管理人員到現場進行監督檢查的要素(時間、頻次和方式等),制定了從嚴、從重、連帶的處罰辦法,編制了分級、分類的違章行為目錄。
一旦發現違章行為,則按規定及時糾正、處罰和教育,并對違章、調查和處罰情況進行公示、通報。同時,在績效考核系統中進行扣分考核、記錄在案并影響員工晉升、評優評先和承包商評價。
2年多的嚴格監督和考核,對違章心理和行為產生了震懾,由“破窗效應”的惡性循環轉變成了“寒蟬效應”的良性循環。
3.2 實施安全和業務知識技能培訓
為了解決工作人員安全和業務知識技能缺乏的問題,每年都進行了培訓需求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制定了學習培訓計劃。
公司輪流組織了各個專業的安全知識和技能競賽,定期開展了安全月活動和安全事故警示教育,開展了長期承包商安全培訓,組織了安全規程和技術規程學習考試。
班組每周分別開展一次安全活動和技術培訓,安全活動的內容為安全通報學習討論、工作安全分析、安全規程和操作規程的學習、工作安全總結和點評。技術培訓的形式為技術講課、現場拷問、看圖講解和技術問答等。
公司還啟動了安全文化建設,著力宣傳、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電力生產方針,宣揚先進的安全生產和管理理念,營造遵章守紀、規范操作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公司在集團組織的教育培訓績效評價得分率均超過95%,全員培訓率均為100%.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培訓活動,有效增加了員工的安全和專業知識、技能,提升了安全意識和對違章危害的認識,強化了規矩意識和懲罰約束。實現了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能安全”的轉變,也為習慣性違章的標本兼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3 狠抓規章制度的執行
“安全靠規章,執行是保證”。規程和規章制度是安全監督管理的依據,是血和淚的總結,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和落實。工作安全分析、履行工作票手續、落實安全措施、進行現場安全技術交底、遵守操作規程和作業指導文件、工作監護等的設置都是為了控制違章行為、減少工作差錯和避免事故的發生,必須按照規程和規章制度的要求嚴格落實。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只有自覺地接受規章制度的約束,遵章守紀、按規定辦事,才能利用外因克制內因,以相同的制度約束不同的人,才能實現減少違章、避免違章的目的。
3.4 不斷改善作業環境
不良的作業環境易促成或誘發違章,甚至發生人身傷亡事故。常見的改善措施有以下3點:①現場安全標志的設立。在易觸電、易墜落和易走錯間隔等處增設安全標志,以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②完善設備設施上的安全裝置,比如安全護欄護罩、聯鎖系統、監測和報警裝置、過載保護裝置、緊急停止按鈕和接地絕緣等。③通風、照明等其他環境因素。
4 結束語
治理習慣性違章是一個艱難的、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但只要在思想上予以足夠的重視,采取各種有針對性的綜合治理行動,并發動各級人員、各個部門積極參與,齊抓共管、互相監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便一定能達到徹底根治習慣性違章的目的。
〔編輯:張思楠〕
Abstract: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Habitual Violatio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Habitual Viol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that can be taken by the enterprise exploration..
Key words: habitual violation;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afety accident; response 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