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娜,賀衛中,束平,陳昀,胡凡(常州市基礎地理勘測中心,江蘇常州 2130022)
常州市工業用地數據庫建設及成果應用
周維娜?,賀衛中,束平,陳昀,胡凡
(常州市基礎地理勘測中心,江蘇常州 2130022)
摘 要:開展城市工業用地調查,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緩解城市建設用地需求與有限土地供給的矛盾,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常州市開展工業企業用地調查項目,查清了常州市工業企業土地利用狀況和企業基本情況,建立了常州市工業企業用地數據庫。利用“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平臺開發了企業用地信息管理系統,滿足了對常州市工業企業用地管理需求。
關鍵詞:工業用地;土地集約利用;信息管理系統;江蘇省常州市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大背景下,到處是在建的高樓和廠房,城市用地存量嚴重不足,甚至出現超額使用用地指標的現象。蘇南地區城市建設用地對耕地的侵占相當嚴重,其中有30%以上為工業用地[1]。土地資源在我國日趨緊張已成了不爭的事實[2]。
常州市現狀工業用地的粗放、低效利用嚴重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用地效益問題迫在眉睫。常州市政府在用地緊張的危機意識下越來越關注工業用地的實際效益問題,希望通過盤查工業企業的用地現狀挖掘用地潛力,并通過土地利用政策有針對性地促進工業用地的集約高效使用。
2013年12月,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常州市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雙百”行動計劃(2013 -2015年)》(常政辦發[2013]171號)文件,要求對全市工業企業土地利用情況開展調查,促進節約集約用地。2014年10月市政府正式發布《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常州市工業企業單位用地調查工作的通知》(常政辦發[2014]135號)文件,正式啟動調查工作。
本次調查針對常州市五區一市4 386 km2范圍內的工業企業用地(包括國有工業用地、集體工業用地)以及開發區、鄉鎮下屬事業單位用地(例如醫院、學校、農機站、村委會用地)。武進區、金壇區、溧陽市作為項目試點,已于前期完成調查工作。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外業調查與測量、數據庫建庫、軟件開發、數據統計分析。
2.1外業調查與測量
首先各區召開動員會,發動基層工作人員到各企業發放調查表,調查人員制作工作底圖。
作業單位通過收回的調查表和實地巡查,以宗地為單位[3]調查土地基本情況、單位基本情況、采集實際用地范圍線和改變用途范圍線,并對廠區內的地形圖進行修補測。通過試點確定調查的字段類型,主要有以下幾類:
土地信息:土地使用者、法人、身份證、電話、土地證號、土地證面積、坐落、使用權類型、所有權性質、批準用途、改變用途、出讓合同金額、出讓土地面積等。
單位信息:單位名稱、組織機構代碼、工商登記號、納稅人識別號、行業分類、產值、銷售額、利潤、稅收、投資總額、注冊地址、房產證號、房產面積等。
實地測量面積信息包括實際用地面積、建筑占地面積、實際建筑總面積等。根據每個宗地的土地證發證范圍線和實際用地范圍線,計算疑似違法用地面積和供而未充分用地面積。
節約集約用地信息:包括容積率[4]、土地利用率[5]、建筑密度、畝均投資強度、畝均產值、畝均稅收、畝均利潤等。
本項目是常州市政府工程,獲得了市統計局、經信委等單位提供的全市企業的經濟指標數據。我們利用組織機構代碼,把表格格式的企業經濟數據匹配到每個宗地。由于企業與宗地不是一一對應關系,有的企業對應多個宗地,如兩個相同組織機構代碼的宗地匹配了相同的產值、利潤等經濟數據,在計算地均產值時,把兩個宗地產值求和除以二再除以兩個宗地的面積。
2.2數據建庫
把調查信息按宗地逐一錄入到“常州市工業企業單位用地信息采集系統”,建立常州市工業企業單位用地情況數據庫。實際用地范圍線也導入采集系統,宗地信息與范圍線通過地塊編號關聯。地塊編號格式為3204111010040001。320411代表行政區新北區;101鄉鎮代碼;004村委代碼;最后4位是流水號。宗地內的租賃企業也通過地塊編號與宗地關聯。如圖1、圖2所示:

圖1 宗地屬性信息表

圖2 宗地實際用地范圍線
本項目開發完成了“常州市工業企業單位用地信息采集系統”和“工業企業用地信息管理系統”,由廣州城市信息研究所負責開發工作。
3.1技術架構
“采集系統”采用C/ S架構開發;“管理系統”采用B/ S架構開發,無需安裝客戶端,用戶通過IE瀏覽器使用系統。
3.2開發平臺
開發工具主要采用兩種類型的開發工具:一是Web應用程序開發工具;二是C/ S開發工具。在本系統中,Web應用程序開發工具采用Silverlight等富客戶端插件進行開發,前端以aspx網頁的形式提供用戶界面;C/ S開發工具采用微軟的Visual Studio.NET系列(包括VB.NET、VC.NET、ASP.NET和C#等)。
3.3“采集系統”軟件功能
實現對宗地屬性數據和用地范圍線的錄入與建庫。
拓撲檢查:保證宗地的實際用地范圍線沒有相交等拓撲錯誤。
信息變更:如有屬性或者用地范圍的變化,保留歷史記錄。可查看變更日期、變更原因,變更前宗地情況。
數據瀏覽與查詢:可以瀏覽某一鄉鎮、某村委、某宗地的信息。支持多種查詢方式,包括名稱模糊查詢、位置查詢、組合查詢等多種方式。
成果輸出:按需導出表格數據、帶屬性圖形數據(shp,dxf)、租賃企業等多種成果。
附件信息掛靠入庫:將土地證、房產證、企業組織機構代碼、法人身份證等掃描文件,作為附件掛接在每條宗地信息上,方便以后查詢。
3.4“管理系統”軟件功能
充分利用“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平臺成果開發了工業用地“管理系統”軟件,實現對所有工業企業宗地數據的上圖,展示企事業單位的用地情況、違法用地情況、供而未充分利用情況等以及統計分析和系統管理功能。
地圖服務瀏覽:將矢量地圖、歷年的正射影像地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國有集體土地證發證線等數據制作成專題圖服務進行瀏覽。
查詢統計:主要包括綜合查詢、緩沖區查詢、用地情況查詢、企業稅收查詢、企業產值查詢、企業利潤查詢、容積率查詢等功能。查詢結果定位在地形圖上。如圖3、圖4所示:

圖3 綜合查詢

圖4 查詢結果圖形化顯示
圖形化分析:可用柱狀圖、餅圖等形式對不同行政區、鄉鎮、村委進行比較,統計類型有容積率、建筑密度、產值、畝均產值、利潤等指標。也可自己設計圖例,統計不同范圍內宗地個數,并在地圖上標色顯示。如圖5、圖6所示:

圖5 柱狀圖分析容積率

圖6 統計結果在地圖上標色顯示
數值分析:采用地圖拾取或者導入界址線文件的方式劃定范圍,分析劃定范圍內的容積率以及三大地類明細情況。也可查詢某區域供而未充分利用和違法用地的企業情況。
經濟效益和用地效益評估:即查詢某范圍內的企業經濟效益或用地效益相關信息,并就某個指標進行排名顯示。
系統管理:可注冊、管理服務器發布的各類地圖服務,對用戶的角色、權限分配進行控制管理。
4.1數據統計分析
對通過質檢后的成果進行數據統計,常州市工業企業個數和用地面積如表1所示。為了真實反映全市工業企業土地利用情況,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筆者從容積率、工業用地規模、經濟效益分布特征、不同行業經濟差異化特征[6]等方面進行分析,在此文中不再贅述。

常州市工業企業統計表 表1
4.2成果應用
常州市工業企業用地調查成果不僅具有空間分析、輔助決策等功能,為下一步開展全市建設用地調查奠定了堅實基礎。還為常州市社會經濟發展宏觀決策、以地控稅等各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礎平臺。目前,常州市地稅局已和我局建立數據共建共享機制,在以地控稅領域結合工業企業用地調查成果建設“常州市以地控稅管理信息系統”,取得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以地控稅管理信息系統”是地稅局根據省局加強宗地管理的工作要求,結合常州市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和地籍信息系統為載體,以工業用地調查成果為支撐,建立的集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稅種管理和征管戶籍、稅源管理于一體的土地房產稅源管理平臺。
在電子地圖上直觀顯示納稅人實際使用土地的信息,實現對“靜態土地”與“動態納稅人”的雙向監控和稅收征管的無縫隙全覆蓋管理,提高對土地房產稅源的掌控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土地房產稅源數據失真、更新不及時等信息錯誤或信息停滯以及“漏征漏管地”和“漏征漏管戶”等問題,最大限度的堵漏增收,保障地方稅收收入的穩定增長。
常州市工業企業用地調查項目建立了常州市工業企業單位用地數據庫,集成了武進區、金壇市、溧陽市工業企業單位用地調查成果,開發了企業用地信息管理系統,具有信息查詢、按需統計、空間分析、輔助決策等功能,能滿足對常州市工業企業用地管理需求。
目前成果已用于地稅系統,為征收土地使用稅、房產稅提供準確翔實的基礎數據。成果還應用于市發改委制作常州市產業地圖,為常州市產業布局規劃和招商引資提供基礎數據。
參考文獻
[1] 施佳明.常州市區工業用地效益空間分布特征與集約化利用對策[D].北京:清華大學,2010:1~4.
[2] 鄭宇,劉彥隨.蘇南地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利用類型轉換驅動力制研究——以無錫市為例[J].經濟地理,2007,9.
[3] 章其祥.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潛力評價信息系統研究[J].現代測繪,2003(4):30~32.
[4] 申勝利,吳信才.基于GIS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潛力評價技術研究[J].測繪科學,2009(7):177~180.
[5] 任秀金,蓋艾鴻.GIS輔助下的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以黃三角城市群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4, 30(11):179~185.
[6] 王宇寧,於忠祥.安徽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節約集約用地評價[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4,41(5):886~891.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atabas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chievement on Urban Industrial Land Survey in Changzhou City
Zhou Weina,He Weizhong,Shu Ping,Cheng Yun,Hu Fan
(Changzhou Basic Geographic Survey Center,Changzhou 2130022,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is concentrated on the urban industrial land survey,can figure out the urgent and imperative problems,which is aimed for improving standard of urban land’s intensified utilization and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m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nd limit of land supply.Turning to the urban industrial land survey carried out in Changzhou,the project not only shows the reflection onindustrial land utilization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s clearly,but also helps the researchers to create the database and geographical management system,based on the digital citygeospatial framework platform,to serve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managingthe industrial land utilization in Changzhou.
Key words:industrialland;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hangzhou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文章編號:1672-8262(2015)05-24-04中圖分類號:P208.2,P272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08—14
作者簡介:周維娜(1982—),女,工程師,研究方向為GIS應用,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