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金海軍 丁小濤 余紀柱 郝婷



摘 要: 以荷蘭型短黃瓜為試材,在現代化溫室栽培條件下,研究了不同果實負載對黃瓜植株生長、產量以及干物質生產和分配的影響。結果表明,每3節留2個瓜的處理和每5節留3個瓜的處理的植株高度、葉片數量和根、莖、葉干質量都明顯大于對照(每節留1個瓜的處理),但果實干質量小于對照。每5節留3個瓜處理的根、莖、葉干質量大于每3節留2個瓜的處理。從干物質分配率來看,對照的果實干物質分配率最多,為54.26%,每5節留3個瓜處理中果實干物質分配率最低,為42.95%。隨著果實去除數量的增加,植株高度、葉片數量和葉面積也隨之加大。果實的去除直接造成單株產量和單株結瓜數量下降,同時,畸形瓜比例也明顯下降。因此,適當的去除果實可以增加植株的長勢,雖然單株產量有所降低,但提高了商品瓜率。
關鍵詞: 黃瓜; 果實負載; 生長; 產量; 干物質生產與分配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ruit load on the growth,synthesis and 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 of cucumber plan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odern greenhouse cultiva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lant height,leaf numbers,leaf area,dry weight of root,stem and leaf in the treatment of 2 fruits preserved among 3 leaf axils and the treatment of 3 fruits preserved among 5 leaf axils were higher than CK(the treatment of 1 fruit preserved at each leaf axils),but the dry weight of fruit was lower than CK. The dry weight of root,stem and leaf in the treatment of 3 fruits preserved among 5 leaf axils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reatment of 2 fruits preserved among 3 leaf axils. According to the partition rate of dry matter,the partition rate of fruit dry matter was highest in the 3 treatments,which reached up to 54.26%,the partition rate of fruit dry matter in the treatment of 3 fruits preserved among 5 leaf axils was the lowest(42.95%). The more removal fruits,the larger of the plant height,leaf number and leaf area of cucumber. The fruit removing directly caused yield and fruit number of per plant decreasing,meanwhile,the rate of abnormal fruit decreased obviously. Therefore,removing fruit properly reduced the yield of per plant,but it also enhanced the plant growth,which improved the rate of commodity fruit in the production of cucumber.
Key words: Cucumber; Fruit load; Growth; Yield; 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partition
以果實為產品的作物,產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葉片(源)的同化產物最終在果實(庫)內積累量的多少。前人對小麥、大豆、玉米[1-3]等作物的研究認為,源庫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然而蔬菜作物的源庫制約程度遠不止上述作物,如番茄摘除果穗[4],菜豆摘果莢和茄子去花、果均未能改變葉片光合輸出率,但常能改變各器官內的產物分配情況[5-6]。黃瓜是以其幼嫩果實為產品的作物,其果實發育進程、坐果方式、果實連續采收的周期短等特性,將可能影響光合產物分配規律及源庫間相互作用關系。生產中常因源庫關系失調,果實間養分競爭等原因造成“化瓜”、“畸形瓜”等現象而嚴重影響產量[7-8]。本試驗通過控制果實數量,研究植物生長和光合產物在植株各個器官中的分配規律以及源庫關系,為協調植株生長,制定適宜栽培措施,發揮黃瓜生產最大經濟效益潛能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在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莊行試驗基地玻璃溫室內進行。所用荷短型黃瓜材料為雜交組合‘12CP-1,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提供。
1.2 試驗方法
2013年3月將黃瓜種子浸種催芽,芽長0.5 cm時,播于50孔穴盤中,待第一片真葉展開后移栽至長、寬、高分別為40、23、15 cm的塑料栽培盆中(1個盆中定植2株幼苗),育苗基質為V草炭 ∶ V蛭石 ∶ V珍珠巖 = 7 ∶ 2 ∶ 1,移栽基質為珍珠巖。定植后用全價營養液根據電腦設置定時進行滴灌。
試驗設3個處理:A,每1個葉腋留1個瓜;B,每3個葉腋留2個瓜;C,每5個葉腋留3個瓜。每個處理10株,3次重復。每天通過去除子房來控制每個處理果實的數量。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側枝及時去除,所有處理第6節位以下的瓜全部去掉,被鄰近葉片全部遮擋的葉片或開始變黃的葉片及時去除,果實達到商品瓜標準及時進行采收。其他方面按玻璃溫室正常管理進行。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測定不同處理植株的株高、葉片數量。開始進行去瓜處理后進行測定,共測5次。植株葉片達到40片左右后試驗結束,每個處理選定10株,測定植株高度、葉片數量,計算所有葉片葉面積,測定所有葉片(包括葉柄)、莖、果實(包括果柄)、根的鮮質量和干質量,包括生產管理過程中去除的葉片和采收的商品瓜。統計每個處理的單株產量、單株結瓜數量和畸形瓜數量。在開花結果旺盛期測定植株葉片的光合作用。
植株高度是黃瓜植株子葉到生長點的高度,用卷尺測量;葉面積按照文獻[9]中黃瓜群體葉面積無破壞性速測方法測量;葉片數量是以展開面積達到完全展開葉的1/3以上葉片為準。植株各部分鮮質量用電子秤進行稱量。植株各部分干質量是將植株放在105 ℃烘箱中殺青10 min,然后80 ℃ 烘干至恒重,用電子天平進行稱量。于晴天9:00—11:00,各處理分別選取5株植株,利用Li-6400型光合儀測定其最大功能葉片的光合參數,環境光照強度均設置為600 μmol·m-2·s-1,CO2體積分數為(400±10)μL·L-1。
試驗數據用Microsoft Exel軟件進行處理和繪圖,用SPSS統計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Tukey多重比較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果實負載量對黃瓜植株高度和葉片數量的影響
從圖1中可以看出:開始進行去瓜處理時,各處理植株高度相差不大,到最后1次測量時(4月30日),進行去瓜處理的B和C的植株高度都是145 cm,明顯大于處理A(138 cm)。處理B和C的葉片數量在整個測量時期相差不大,都稍高于處理A,最后1次測量時,處理B和C的葉片數量是27.67,處理A的葉片數量是27。說明果實的去除促進了植株的營養生長。
高度和葉片數量的影響
2.2 不同果實負載量對黃瓜葉片光合參數的影響
從表1可知:處理B的凈光合速率(Pn)為18.88 μmol·m-2·s-1,明顯高于處理A和C,處理C的凈光合速率最低,為17.34 μmol·m-2·s-1。處理B的其他光合參數氣孔導度(Gs)、胞間CO2濃度(Ci)和蒸騰速率(Tr)也都高于處理A和C,并且呈顯著性差異,處理C的葉片光合參數最低??梢姽麑嵉娜コ龑θ~片的光合參數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果實去除較多的處理光合參數下降較大。
2.3 不同果實負載量對黃瓜干物質在各器官間分配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去除果實的2個處理B和C,根、莖、葉的干質量都顯著大于未去除果實的處理A,但果實干質量小于處理A,說明果實的去除促進了根、莖、葉的生長。處理C的根、莖、葉干質量大于處理B,說明果實去除的越多,對根、莖、葉生長的促進作用就越大。處理C果實去除最多,但單株總干質量最高,為172.67 g,處理B的單株總干質量為156.26 g,明顯小于處理A,3個處理間呈顯著性差異。
從表3可知:處理B和C中根、莖、葉的干物質分配率都大于處理A,差異顯著,說明果實的去除使得光合產物的干物質更多地分配給了營養生長。處理C根和葉的干物質分配率大于處理B。未去除果實的處理A中果實干物質分配率最高,為54.26%;處理C中果實干物質分配率最低,為42.95%,3個處理間呈顯著性差異。
2.4 不同果實負載量對黃瓜生長勢和產量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生長期結束后,處理B和C的植株高度、總的葉片數量和總葉面積顯著大于處理A。3個處理間的葉片數量和葉面積差異顯著。處理B和C的單株產量和單株結瓜數量差異不大,但明顯低于處理A,說明果實的去除直接造成單株產量和結瓜數量下降。果實的去除使得畸形瓜比例明顯下降,處理C的畸形瓜比例僅為3.19%,而處理A為13.85%,處理間差異顯著。
3 討論與結論
作物在整個生長期內的干物質積累與分配通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合成碳水化合物。其中一部分光合產物消耗于呼吸作用,剩余部分即為凈光合產物,它以干物質的形式儲存在花果、莖葉內,其在各器官間的分配則直接影響到生產效率和產量。而植株光合同化產物的生產與干物質在植株內各器官之間的分配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分配到某一器官的干物質受該器官庫強占所有器官總庫強的相對庫強來調節[5]。本試驗中,果實的去除使得庫強減小,光合產物的干物質生產分配給營養生長的量增加,因而促進了植株根、莖、葉的生長。果實去除的越多,營養生長越旺盛。在3個處理中,黃瓜在整個生長期積累的干物質中,果實的干物質分配率最高。因此對于黃瓜來說,干物質積累量都是以果實為分配中心的,其次是葉片。這與其他作物的源庫關系明顯不同,如番茄果實生長時期,莖和果同時是產物積累的兩個大庫[4]。黃瓜這些源庫特點的形成,與其果實生長迅速、質量增加倍率高、養分需求強烈及產品形成時間短等有密切關系[6]。
源對庫提供光合產物,通過輸導系統庫接受光合產物而發生物質運轉交流,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產量的形成。很多摘葉、摘果試驗或對不同葉位的遮光試驗,以觀察源庫的相互關系,都是出于這種認識而進行的。如番茄摘除花序(庫)的數量,會降低凈同化率。馬鈴薯將塊莖(庫)摘除或降低土壤溫度使塊莖生長減弱,即導致凈光合生產率的降低。馬鈴薯的塊莖一旦開始形成,葉片的光合強度即可增加數倍,光合產物輸出量也增加[10]。本試驗中,每3節留2個瓜的處理有著較高的光合參數,而果實摘除較多的處理C光合參數下降明顯。這可能與黃瓜自身源庫特點有關,對于以果實為主要庫的黃瓜來說,果實摘除數量的多少會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
適宜的干物質積累不僅體現在各個生育階段要有足夠的干物質積累量,同時還體現在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質分配比例上,在總干物質較高的基礎上,提高生殖器官在總干物質中的比例可以提高產量[11-15]。而黃瓜是一種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的作物,在生產中常常因為源庫失調造成“化瓜”、“畸形瓜”,從而使產量下降[16]。有人指出,化瓜不僅因為同化物的虧缺,果實間的競爭也是原因之一。當果實負載量較低使得同化物容易獲得時,許多幼果都開始生長不會成為“化瓜”。而隨著果實負載量的迅速增加,干物質向果實分配增加,與此同時,僅較少的同化物可供新果生長,造成許多新果成為“化瓜”[17]。
本試驗中,通過對植株上的果實進行適當去除,明顯促進了植株的營養生長,降低了畸形瓜率。每5節留3個瓜的處理,植株的干物質積累量最高,而且畸形瓜率大大下降,僅有3%。根據黃瓜源庫的這些特點,在栽培管理中應注意早收果實,尤其是根瓜需要早收,以免黃瓜果實生長后形成強大的養分截獲中心影響上端果實和莖葉生長,造成果實養分競爭和秧果關系不平衡發展。為促進產物分配中心合理轉移,使源庫協調發展,建議在單株產量構成諸因素中,以結果數量為主因,果實質量為次因,并隨植株發育狀況相應調整。
參考文獻
[1] Ausin P B,Edrich J. Effects of ear removal on photosynthesis,carbohydrate accumulation an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ssimilated 14C in wheat[J]. Annals of Botany,1975,39(159): 141-152.
[2] 宋微微,杜吉到,鄭殿峰,等. 大豆干物質積累、分配規律的研究進展[J]. 大豆科學,2008,27(6): 1062-1066.
[3] 陳國平. 玉米的干物質生產與分配(綜述)[J]. 玉米科學,1994,2(1): 48-53.
[4] 孫德嶺,白寶寬,林維申. 番茄不同葉位葉片與各層果實的源庫關系[J]. 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1987,2: 179-188.
[5] 蔣先明. 蔬菜產量形成過程中的源庫關系[J]. 中國蔬菜,1982(1): 48-50.
[6] 謝祝捷,陳春宏,余紀柱,等. 上海自控溫室黃瓜干物質生產和分配模擬模型研究[J] . 上海農業學報,2004,20(1): 75-79 .
[7] 王若青,林維申. 黃瓜結果期不同葉位功能葉與果實的源庫關系[J]. 園藝學報,1991,18(3): 239-244.
[8] 馮均科. 黃瓜花打頂、化瓜癥、畸形瓜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J] . 上海蔬菜,2007(6): 79-80.
[9] 龔建華,向 軍.黃瓜群體葉面積無破壞性速測方法研究[J].中國蔬菜,2001(4): 7-9.
[10] 蔣先明. 蔬菜產量形成過程中的源庫關系[J].中國蔬菜,1982(1): 48-54.
[11] 韓 利. 氮素對溫室水果型黃瓜干物質生產、分配和產量形成過程影響的模擬研究[D]. 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7.
[12] 馬萬征,毛罕平,李忠芳,等. 基于快速無損檢測的溫室黃瓜干質量的測定[J].農業工程學報,2011,27(11): 247-252.
[13] 馬萬征,毛罕平,倪紀恒. 不同果實負載下溫室黃瓜干物質分配的模擬[J]. 農業工程學報,2010,26(10): 259-263.
[14] 史為民,陳青云,曲 梅. 日光溫室黃瓜地上部各器官生長的模擬模型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8,26(5):466-470.
[15] 袁昌梅,羅衛紅,邰 翔,等. 溫室網紋甜瓜干物質分配、產量形成與采收期模擬研究[J]. 中國農業科學 2006,39(2):353-360.
[16] 汪建飛,邢素芝,陳世勇,等. 設施黃瓜干物質累積及NPK吸收規律[J]. 土壤通報,2005,36(5): 708-711.
[17] Schapendonk A H C M,Brouwer P. Fruit growth of cucumber in relation to assimilate supply and sink activity[J]. Scientia Horticulture,1984,23(1):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