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君林
國醫大師養生經
◎ 何君林

每周出門診時,他總是在7:30甚至更早就到診室,換好白大褂、泡好綠茶,然后就開始給病人看病。他對每個病人都很認真,詳細詢問既往病史,參看病例記錄,再開處方、用藥——他就是今年榮獲中國第二屆“國醫大師”桂冠的重慶市中醫院返聘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鄭新。
出生于1925年5月的鄭新,今年雖八十有九,但仍頭腦清晰、思維敏捷、動作矯健,其旺盛的精力、認真工作的勁頭,常常令許多中青年人自愧不如。
這源于鄭老多年來堅持不懈的調養之功。
堅持適量運動。鄭老堅信“百練不如一走”,他一般喜歡打太極或散步,散步時步幅稍快。用鄭老的話說,散步可使全身血液、骨骼、肌肉、韌帶活動起來,并能使內臟功能平穩,推動正常的新陳代謝,產生良好的健康效應。
飲食以粗糧為主。在鄭老看來,飲食與長壽有密切的關系,因為飲食是人體生命活動最重要的物質基礎,老年人應慎食,要學會調節飲食。鄭老認為:超市販賣的粗糧主食,為了好口感,大都添加有糖分,并不適合糖尿病患者。他每日不忘喝牛奶,吃乳制品,吃低鹽飲食。偶爾,鄭老也喝點干紅葡萄酒,每次量約20毫升~50毫升。他還堅持飲用較淡的綠茶,不飲濃茶。
注重補益藥物的應用。老年人氣血虧虛是自然規律,這就需要進行適當的藥物補益。到底該如何應用補益藥物?鄭老認為,應該結合自己的體質選用。鄭老順應四時之氣,會在夏季和冬季用一些西洋參,每日一般服用3克~5克,有時也會服用一些冬蟲夏草。
控制自己的慢性病,學會與病共存。鄭老認為,老年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慢性病,這是生命呈現的自然規律,不能諱疾忌醫,也不能談病色變,應該學會面對現實,學會與病共存,積極配合醫生,合理用藥。鄭老也有糖尿病,但他從不擔心害怕,也不掉以輕心,除了堅持低脂、低糖飲食,還堅持服用降糖藥物。
知足常樂,不慕名利,這是鄭老始終保持的處世心態。他不愿意過那種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日子,把名利也看得很輕。他認為,一個人把物質利益看得過重,汲汲追求,就會耗心氣、損肝血,再想長壽就是妄想。一直以來,他把為病人解除痛苦視為人生最大的樂事,專心于專業,不在意外界的干擾。用他的話說,一看到病人痊愈,就會把煩惱忘得一干二凈,正所謂“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摘自《飲食科學》2014年第10期 圖/胡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