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月
孫海英當繼父
◎ 四 月

孫海英和呂麗萍結婚后,很快就領教到了張博宇的叛逆。第一次在一起吃飯,他給博宇夾菜,沒想到博宇一下子惱了:“你干嗎?我最討厭別人給我夾菜了,不衛生!”說完,他將孫海英給他夾的菜原封不動地夾了回去。呂麗萍擔心孫海英尷尬,連忙打圓場:“這孩子,你不吃的話給媽媽吃嘛!”說完,她就把那些菜夾到自己碗里。孫海英大度地一笑:“夾菜確實不衛生,我得改!”
高三的時候,張博宇想報考中央戲劇學院,將來做一名演員,但一般做演員的父母都不愿自己的孩子從事演藝這一行。為此,呂麗萍堅決反對兒子報考,而親爸張豐毅呢,則直接對博宇來了一句:“你太丑了,不適合吃這碗飯!”博宇只好亮出了“殺手锏”:“我的文化課太差,只能考藝術類的院校,其他的我考不上!”
呂麗萍沒有答應兒子的要求,還特地花重金請了一位老師給博宇補習文化課。這不補倒好,越補越差,模擬考試時,數學的滿分是150分,博宇只考了8分。這樣一來,孫海英開始勸呂麗萍了:“孩子喜歡演戲,你不讓他試,他是不會甘心的,以后還會怨你。再說,他這成績,估計不可能考上一個像樣的大學。”私下里,孫海英開始輔導張博宇備考中戲,他還給博宇出“壞主意”:“一不做二不休,你先去考,如果考上了,再告訴你媽。她還能攔著不讓你上?”博宇考試的那幾天,孫海英特地向呂麗萍撒了個謊,說有個戲,導演請他臨時客串一個角色,就耽誤幾天時間。呂麗萍信以為真。
放榜的那天,博宇自己一個人悄悄地去看榜。當他在榜上看見自己的名字時,第一個電話就打給了他的“孫叔”。兩個都是不善表達感情的人,一個裝作不經意地說:“那個啥,我考上了。”另一個裝作不經意地答:“是嗎?考上好!好!”直到呂麗萍回來,孫海英才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她,并得意地說:“哈哈,我親自輔導的,怎么可能考不上!”
從中戲畢業后,博宇開始了自己磕磕絆絆的演藝之路。作為一個“星二代”,他感受到了更多的壓力和期望,而不是便利。他說:“我很反感別人總在我面前提到我的家人,他們是他們,我是我!我不想依靠誰,只想依靠自己的實力,一步一個腳印走出屬于自己的路。”所以博宇畢業幾年,接戲并不多。由于收入拮據,他的一條牛仔褲從高中穿到了現在。孫海英很欣賞他的這種態度,說:“有骨氣的孩子!”但是他也對博宇說:“你別急,藝術這一行不能急功近利,你現在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最起碼還要再修煉十年,演技才能達到一個水準。你要把它當成一生的事業去付出,才能成為一個讓人記得住的演員!”
后來,張博宇應邀參加浙江衛視的綜藝節目《我不是明星》。這個節目有個環節,就是邀請自己的父母來現場為自己助陣,但節目進行了兩期,只有張博宇的父母沒有來,原因是張豐毅和呂麗萍都是低調之人,不愿意出現在這種綜藝節目里,這讓博宇很為難。最后,還是孫海英說:“你別為難了,我去吧!”
在節目現場,博宇對著觀眾講述了他和繼父孫海英之間的感情,說到動情處,他連叫了三聲“爸爸”。這是12年來他第一次對著孫海英叫“爸爸”,兩個人都熱淚盈眶。孫海英說:“從第一次看到博宇,走進這個家庭,在心里,我就把他當成了我的兒子。不管他叫不叫我,我一直按一個父親的標準來對待他,來要求自己,給他做好一個男人的榜樣。稱呼上的父親對我來說并不重要,我想做一個能走進孩子心里的父親。現在我很欣慰,我做到了。”(摘自《閱讀》2014年第10期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