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炒栗子
一
劉莫邪的出身并不高貴,她父母早逝,小小年紀就如雨打浮萍,漂泊無依。年幼的莫邪被收養在舅舅家,膝下無子的舅舅很疼愛她,莫邪的生活也算安逸。
舅舅是個讀書人,見多識廣,他常教莫邪讀書寫字。莫邪聰穎,一點便通。舅舅頗感驚奇,對小莫邪疼愛有加,莫邪想看什么書,他也有求必應。后來,莫邪對舅舅常參加的文人筆會起了興趣,便央求舅舅帶她同去。
莫邪九歲那年,跟著舅舅參加了一個主題為“詠四季花”的詩會。彼時的小莫邪長得靈巧可愛,興意盎然的詩友們見到她都忍不住上前逗弄一番。不過莫邪到底不是詩會的重點,不一會兒詩友們就沉浸到創作中去了。
小莫邪看著他們一個個愁眉苦臉的樣子,忍不住笑了,在詩友們還沉吟苦想時,她已寫完了一首七言絕句:“三秋桂子美錢塘,疏影橫斜點素妝;十里芙蓉嬌出水,春風桃李滿庭芳?!?/p>
莫邪揚頭笑著對舅舅揮了揮手中的詩箋,頗有自得之色。舅舅接過詩箋一看,立刻展顏大笑,當即對著詩友們吟誦一番,詩友們聽完無不嘖嘖稱奇。一個九歲女童能有如此手筆,的確令人驚奇。
小莫邪“一戰成名”,后來的詩會里她更加大方地展露才華,并不像其他閨閣女子那樣羞澀。漸漸地,她成了金陵城里家喻戶曉的神童。
時逢元末明初,天下大亂。莫邪眼看著繁華的金陵成了烽煙四起之地。戰火紛飛中,再無人有閑情逸致吟風弄月了,自然也無人記得什么神童了。
小莫邪在元末的硝煙里隨舅舅開始了逃亡的生活,本該寧靜安穩的童年就這樣被戰火殘燒殆盡,徒留一地灰燼。
二
劉莫邪再度出現時,已是儀態萬千的少婦了。沒人知曉她這些年都經歷了什么,她就像一個充滿魅力的謎,在戰亂結束后,毫無征兆地出現在世人眼前。
有時她滿頭珠翠儼然一位貴婦,嬌媚似牡丹;有時她布衣荊釵作村姑打扮,如出水芙蓉;有時她羽衣道袍飄飄然似九天玄女,遺世而獨立。她從不向別人談起自己的經歷,但她又是如此引人注目,于是猜測與流言四起。有人說她是個富孀,擁金萬兩;也有人說她做過尼姑,于青燈旁潛心修煉,因而有了如今的錦繡才情;還有人說她會幻術蠱法,既能醫人治病,亦能蠱惑人心。
面對流言蜚語,莫邪總是一笑置之。憑借著才氣與詩名,她頻頻出席達官貴人的詩文酒會,與名媛貴婦們交好,更與大長公主結成了閨中密友。不久,她的芳名就通過大長公主傳到了朱元璋耳中。
朱元璋雖說出身貧寒,卻愛附庸風雅。聽聞公主對她的夸贊,他當即決定召劉莫邪上殿,看看這個傳說中的才女是否名副其實。
莫邪奉旨來到了皇宮,她蓮步輕移,緩緩上殿,態度溫順恭謙,卻又自帶一番風流氣度。朱元璋眼前一亮,決意考考她。面對他的問題,莫邪毫不驚慌,應答自如。朱元璋點頭稱贊,當即賜她為“女秀才”。
御賜的秀才整個大明只有劉莫邪一人。獲封之后的劉莫邪更受到王公貴族們的推崇和尊敬。她如今的名聲早已超過了小時候,財富、名譽、地位……這些她都擁有了。對于出身并不高貴的莫邪來說,這一切似乎是上天的饋贈。
只可惜,莫邪不是普通女子,不是脂粉珠翠就可以裝點的,她的才情與膽識注定讓她無法安穩地走完這一生。
三
朱元璋駕崩后,皇太孫朱允炆即位,他上臺后采取了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對此十分不滿。朱棣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想要奪取皇位。
多年戰爭后,朱棣大軍漸漸展現出破竹之勢,很快攻到了淮南。大長公主的丈夫梅殷此時率領重兵屯扎在淮南。一路上,許多守將歸順了燕王,南京城中風傳梅殷也有意投降。副都御史茅大方想寫信探一探梅殷的態度,無奈偌大的軍營中竟找不到人敢去送信。
茅大方一籌莫展之際,莫邪出現在了他面前。茅大方怎么也沒想到,居然是一介女流敢冒這個險。莫邪淡淡一笑,眉間滿是堅毅之色。她長期周旋于官門貴戶之間,對政局時事十分清楚。更何況莫邪是梅殷妻子的密友,由她送信再合適不過。
攜帶著詩箋,莫邪只身上路了。通往淮南的路硝煙彌漫,莫邪有一瞬間的恍惚,像是回到了隨舅舅逃難的那些年歲。這些年漂泊流離,把她從一個柔弱嬌嫩的姑娘變成了果敢堅毅的女子。莫邪輕嘆一口氣,颯颯西風拂亂了她鬢邊碎發。
劉莫邪的到來讓梅殷大吃一驚,只見信上附詩一首:幽燕消息近如何?聞道將軍志不磨??v有火龍翻地軸,莫教鐵騎過天河。關中事業蕭丞相,塞上功勛馬伏波。老成不才無補報,西風一度一悲歌!
這詩寫得曲折隱晦,梅殷一時參不透。莫邪索性大方點明,她朗聲道:“茅大人悲嘆西風,是恐樹葉會辭舊枝啊。”梅殷被莫邪點醒,憤然表白心跡:“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梅某斷不會做辭枝的落葉!”拜別了梅殷,莫邪披星戴月趕回了南京,把消息告訴了茅大方。
此后的一段日子里,莫邪一直充當著兩方的信使,于狼煙烽火中穿梭往來。沒人知道,在那些霜寒露重的夜晚,那個在清冷月光下匆匆趕路的女子是怎樣的心情。
四
朱棣攻入皇宮時,朱允炆已不知去向。
當年朱棣南下時深知梅殷的決心,遂繞過了他的防地。如今局面已定,朱棣命大長公主寫信召梅殷還朝,勸他歸順自己。梅殷收到妻子書信后坦然前往京城,他準備以死全節。
但他沒想到,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又遇到了劉莫邪。這幾年的奔波勞累讓莫邪面生疲憊之色,似顯蒼老,鬢邊也有了扎眼的銀發。兩人會面后感慨萬千,莫邪緩緩道:“大人要集合勢力,東山再起,決不可有輕生之想?!泵芬舐犃T老淚縱橫,此后率領一幫舊臣,暗地里策劃復辟。
毫無疑問,聯絡這些舊臣的便是劉莫邪了。她像從前那樣,出入豪門官府,面無懼色,談笑自如。然而,卻不知朱棣早已盯上了她和那些舊臣。
不久,梅殷便不明不白地死了。劉莫邪也被逮捕了。消息傳開,眾多王公貴族、文人名流都為她求情。一個無夫無子,沒有官職且年過半百的獨身婦人怎可能參與謀反呢?然而,后來這一事件被查清,再也沒人敢替劉莫邪求情了。人們只是驚嘆,素來只知劉莫邪才情過人,膽識非凡,卻不知她竟有膽量牽扯進如此險惡的政治旋渦。
風住塵香,花到荼?,曾經的恩寵繁華風流云散。年逾半百的莫邪端坐獄中,她將所有傲人的記憶都丟給了往事,睜開眼,滿目都是破碎的流年。
唯有“奇”字能概括她這一生。她的人生里,沒有纏綿愛情,沒有風流韻事,有的只是奇特的名號和世人驚嘆的壯舉。她似乎更像一個忠誠堅貞、有膽有識的君子。
一個秋日的黃昏,大理寺少卿薛巖前去查獄,他因開門迎朱棣進京有功,所以成了朱棣的寵臣。他來到莫邪面前,不可一世地看著她。
莫邪縱情地譏笑嘲諷著,笑聲回蕩在牢獄中。薛巖不禁惱羞成怒,當晚就命人用毒酒殺害了她。
寥落的荒草隨著冷雨飄搖,映襯著同樣冰冷落寞的石階。飲盡杯盞中的最后一滴酒,再摔成碎片迤邐于腳下。面對死亡,她如此平靜,如此決絕。在倒下的那一瞬,莫邪像是又回到了九歲時的那個秋天,丹桂馥郁的芳香從遙遠的地方飄來,氤氳在她周身。朦朧中,她看見了那個寫詩的小小才女,她提著筆,笑得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