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同
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學科發展史中,曾涌現出不少優秀的學術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其中的典型,它為傳播學術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繁榮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期刊的高水平發展離不開編輯人員的辛勤勞動。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雜志為例,探討思政期刊如何進行編輯策劃,分析期刊編輯在其辦刊實踐中發揮的作用,期待能為更好地發展思政期刊提供一定的啟示。
一、思政期刊編輯的主體性
“主體性”是哲學上的概念,指的是作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在其改造主觀與客觀世界的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獨立品格,包括自覺性、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等方面。在思政學術期刊的辦刊實踐中,編輯的主體性不僅體現在選題策劃、組織審查稿件、加工整理以及裝幀設計等環節,還體現在對稿件內在價值的挖掘、對期刊內容的二次傳播以及作為作者與讀者的溝通橋梁等方面。發揮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期刊編輯的主體性,進行合理的欄目編排與編輯策劃,對處理思政期刊向來存在的文章散亂、質量不高等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為例看編輯的主體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全國高校師生為主要服務對象,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與規律,研究新形勢下此領域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端枷胝谓逃芯俊吩跇I界內頗具影響與聲譽,享有“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等稱號。下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辦刊實踐為例,從編輯策劃與價值分析兩個維度分析思政期刊編輯的主體性。
(一)雜志編輯策劃
1. 引領學界熱點
編輯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熱點與發展趨勢具有前瞻的能力,在茫茫來稿中選擇能夠引發學界討論的文章,從而占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界的學術制高點,體現了編輯鮮明的主體性。如該刊2013年3月刊登的《國家公派研究生歸國后思想動態分析》一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研究了國家公派研究生出國前后的思想變動情況以及成長中的現實需求。公派出國的研究生無疑是研究生群體中的佼佼者,從學界到社會都對這個群體充滿了關注與好奇。此文刊出之后,引起了學術界對國家公派研究生思想狀況的關注,引發了學術界的討論,如《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刊登的《“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和《教育教學論壇》刊登的《國家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成效及對策分析》等。這樣的爭論不僅擴大了本期刊的影響力,也推動了本學科的理論建設,是期刊編輯策劃能力的鮮明體現。
2.充滿質疑精神
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期刊編輯應保持著相當的質疑精神,善于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敢于接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難點、熱點,保持刊物活力。這是學術期刊編輯主體性的又一體現?!端枷胝谓逃芯俊返木庉嬙谵k刊實踐中體現了良好的質疑精神,刊發了不少富有懷疑精神的文章。如刊登于該刊2012年第6期的《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的教育視角反思》,從思想政治教育的體制與機制兩個維度探討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學校黨委和教學行政間主體不明的問題以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高等教育系統分離的問題。
3. 結合熱議話題
思想政治作為提高人的思想覺悟、改造人的主觀世界的學科,與社會現實有著天然的緊密聯系。在思政期刊上對社會熱點進行相應的編輯策劃、主動組稿或是重點刊發此類稿件,體現了思政期刊編輯的社會責任感?!端枷胝谓逃芯俊烦3a槍r事熱點進行相應的欄目策劃。2013年,正值習近平總書記將“中國夢”的概念闡釋為“現代中國”“全球中國”“文明中國”之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當年第5期開辟了“中國夢”欄目,用4篇文章分別闡述了“中國夢”的意義、青年學生和它的關系及其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并作為當期的第一個欄目刊出。學術刊物憑借天生的理論優勢和視野高度,從自身角度出發對社會熱點問題提出意見與建議,不僅增強了刊物的時效性與新鮮感,也實現了其作為期刊媒體的社會擔當。
(二)編輯價值分析
1. 對稿件的篩選與加工
思政期刊編輯的價值首先體現在最日常的工作——對稿件的篩選和加工中。思政期刊編輯在選擇稿件的過程中,應堅持公平公正的審稿原則,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將最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公之于眾,以促進學科發展,傳播優秀學術成果。在期刊編輯的努力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刊登的文章始終保持著較高的質量,這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第一,該刊物的稿件有著較高的學術價值。該刊自1985年創辦至今近三十年來,始終保持著極高的聲譽,擁有“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等多個榮譽稱號。另外,在維普、萬方等在線數據庫上,該刊文章的下載量和引用量也居于同類研究范疇的期刊前列。第二,該刊物刊登的文章在編輯校對方面保持著較高的質量。該刊編輯部嚴格執行“三審三?!睒藴剩瑯O少出現字詞、標點、參考文獻格式及印刷等方面的差錯,體現了編輯審校人員的用心。
2. 對稿件的評價與導向
期刊編輯對稿件的評價與導向始終貫穿在優化選題、組織稿件、裝幀設計等編輯流程中。在編輯充分具備主體性的參與下,刊發的文章并不是系列學術論文的單純堆砌,而是在合理的組織策劃之后,有條理有創見的優秀學術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期刊編輯對稿件的評價導向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突出優秀稿件和重點稿件。如將具有較高科研水準和思想價值的文章放在期刊的靠前位置,包括該刊物請專家寫的專稿、不定期特別策劃的欄目以及特色欄目“書記論壇”中包含的文章。這樣的編排方式可以吸引讀者,也利于優秀科研成果的傳播。第二,合并同類稿件。期刊編輯在編排文章時將相同角度、相同主題的文章放在一起,不僅整合了版面,并且也形成了學術爭鳴的氛圍。
3. 作者與讀者溝通的橋梁
搭建作者與讀者間溝通的橋梁是期刊編輯一直以來的重要作用,對思政期刊而言也不例外。期刊編輯的橋梁作用不僅體現在刊發文章,將作者帶到讀者面前,也體現在為作者與讀者開拓更加廣泛的溝通渠道,使學術成果得以更好地傳播。期刊網站建設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雜志社在傳統渠道之外,拓寬作者與讀者交流渠道的最成功的努力。其網站內容豐富,特別開設了作者園地、網上訂閱、聯系我們等板塊,為作者、讀者以網站為平臺直接進行互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給思政期刊編輯帶來的啟示
1.強化學術意識,提高學術水平
思政期刊編輯需要強化學術意識,提高學術水平。第一,需具備一定的研究前瞻能力,能夠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創新點和實際工作的熱點、難點,引領學術話題。第二,需具備發現優秀稿件的能力,關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內的重點項目和成果,在茫茫來稿中發現優秀稿件。第三,聯系高水平學者的組稿人脈。在與高水平學者的交流與互動中,編輯本身的學術水平就是刊物的名片,對組織名家稿件起著重要作用。如此,才能提高思政期刊質量,為良好學術生態的形成發揮作用。
2.提升策劃能力,創設重點欄目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期刊編輯體現出了較強的策劃能力,優秀的編輯策劃是思政期刊對讀者具有吸引力的必要因素。以此為鑒,思政期刊編輯應圍繞期刊定位進行編輯策劃,以欄目編排為框架,以精品欄目為拳頭,結合時事熱點刊發精品文章,通過編排、裝幀等形式將稿件組織得有層次、有爭鳴感,在讀者心中留下鮮明的印象,最終形成本刊的特色與品牌,以此吸引和擴大讀者群,提升期刊的學術地位,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論建設和實際工作的推進。
3.試水市場運營,實現雙效統一
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辦刊實踐中,我們可看出其已比較成功地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為了更好地達成這一目的,已有影響力的思政期刊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以將更多市場化因素加入到期刊的運營中,在堅持期刊學術質量第一的基礎上,更加重視讀者的需要,通過建設網站、刊登廣告、發行數字化期刊、建設新媒體平臺等豐富期刊的運營形式,擴大思政期刊的現實社會影響,使思政期刊發揮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作用。
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辦刊路徑來看,編輯人員主體性的發揮始終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提供優質內容作為核心競爭力,以傳播優秀學術成果為辦刊宗旨,加強與作者、讀者的溝通,打造思政期刊品牌,方能在出版業競爭激烈的當下走得更遠。
[1]李官. 淺析如何提高社科期刊稿件質量 [J]. 出版廣角,2013(4):26-28.
[2]鄧鵬. 編輯角色的轉變及其主體意識的反思[J]. 出版廣角,2005(12):14-15.
[3]趙偉. 學術期刊編輯與作者和諧關系的建立[J]. 中國編輯,2009(4):40-42.
(作者單位:重慶化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