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祥莆
1992年1月19日上午9時,一列深綠色專列??吭谏钲诨疖囌?,一位身穿深灰色夾克、黑色西褲的老人在眾人攙扶下出現在月臺,他與在此等待多時的各級官員稍事寒暄后,被攙扶上一輛中巴。
數天后,全中國人都在鄧小平南巡的專題報道中看到他參觀深圳國貿、蛇口工業區的畫面,以及那輛時不時會出現的中巴。此后二十多年里,這不起眼的中巴越來越多地出現領導視察基層的新聞畫面中,這款中巴就是豐田考斯特。
中國有一套嚴密的行政標準用車規范,行政級別越高,配備的轎車檔次越高,但是,到了一定級別之后,考斯特這種根本不在標準用車范圍之內的中巴,反而不顯山不露水地成為高級官員視察專用車。
從壁壘森嚴到秩序瓦解
在中國人心目中,紅旗車才是至高無上的“中國第一車”。實際上,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很晚才乘坐紅旗車,1973年周恩來視察延安時,座駕依然是蘇聯制造。
中共建政之初,就參考蘇聯標準制定一套層級分明的官員用車標準。根據規定,一級到三級干部可使用蘇制吉斯、吉姆以及國產紅旗防彈車;三級到八級使用普通紅旗轎車;九到十二級可以使用伏爾加、上海轎車;十二級以下則不配備汽車。
最頂級的吉斯115是裝甲防彈車,原型是美國1930年代的帕卡德180,加裝防彈裝甲后整車重達7.5噸,1942年仿制成功后,成為社會主義陣營領袖們的專用車。
斯大林一共只送給中國5臺吉斯115。此后,毛澤東的座駕是捷克的斯柯達VOS-L加長款,當時全中國僅兩臺,毛和朱德一人一輛,但檔次低于吉斯的斯柯達只在1950到1952年間風光了一陣。
雖然紅旗加長版的CA770于1965年研制成功,1969年又研制成裝甲防彈版的CA772,但直到1972年毛澤東才偶爾乘用紅旗車,吉斯115仍為其終身專車。畢竟無論外觀還是儀表內飾,紅旗車與蘇聯的吉斯115差距一望而知。
蘇制吉姆也比吉斯115低一個檔次,在蘇聯原本為部長級官員乘用車,送給中國10輛,其中一輛被分給毛澤東,與那輛吉斯115輪著用。余者為周恩來、彭德懷、陳毅等人座駕。
吉斯、吉姆均無后視鏡,今天博物館的解釋是:“該車沒有倒車鏡,主要是因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意識形態要求‘社會主義不能開倒車,同時車輛乘坐級別非常高,使用時一般都有警衛車隊護駕無需倒車所致?!辈贿^,蘇聯版也沒有后視鏡。
紅旗車地位居于蘇制吉斯和吉姆之后,自有其道理,因為蘇聯的GAZ13與紅旗模仿自同一款美國車,但GAZ13在蘇聯只是部長以下的高級公務乘用車。
改革開放前,中國官員可選座駕極為有限且嚴重落伍,但由于中國普通人根本沒有資格乘坐轎車,只要是輛轎車幾乎就是高級官員的象征,這是中國用車等級制最壁壘森嚴的時期。
打開國門后,由紅旗、上海、北京吉普構成的用車等級秩序被西方進口車沖垮,老舊的紅旗被迫于1984年停產。由于未能及時建立新的行政用車規范,基層官員順勢實現了專車夢,也出現了官員品級與座駕檔次倒掛的僭越現象。
經過與各種超規格配車的斗智斗勇,1999年一套靈活而又嚴密的公務用車標準出臺:正部級可配排氣量3.0升以下45萬元以內的轎車;副部級則使用同排量35萬元以內的轎車;其他公務用車一般配備排氣量2.0升以下、價格25萬元以內的轎車。
不過,這個規范對部級以上官員配車標準卻語焉不詳。這不重要,因為在普通人只要有錢可以任意買車的時代,高級首長們早已悄然放棄用豪華轎車顯示身份地位,他們未必介意下基層視察時有豪車隨行,但他們是一定要坐在中巴車里的。
歷史選中了考斯特
最高領袖喜歡中巴的特殊偏好甚至可追溯到延安時代的毛澤東。1940年,華僑富商陳嘉庚見毛澤東沒有專車,特意贈送兩臺福特轎車,但毛澤東嫌它太招搖,轉贈給老同志。1944年,國際紅十字會贈送延安一臺救護車,毛欣然將之變為專車。這大概是中國第一輛充當領袖專車的中巴。
改革開放后,領袖們定期走訪基層,因為缺乏適合高級官員們視察基層的合適車輛,經常會臨時征用公交車。
這時,剛進入中國的日本面包車及時承接了這一光榮任務。比起轎車,面包車雖然更勝任首長們下基層的專用車任務,但無論是空間、舒適性和道路通過性仍明顯不足,尤其是座椅固定只能乘坐七人。而通常中央首長下基層,貼身隨員和緊密陪同以備咨詢的省、地及最基層官員,再加上新華社記者,根本沒法擠進一輛車,非常不利于行車途中工作。
首長們其實更需要一款質量可靠、舒適性良好的中巴車,但當時各種國產雜牌中型客車可怕的質量和乘車體驗,不可能擔此重任,而當時中國市場上唯一能見到的進口中巴車,恰好是考斯特。
它簡直就是像為首長視察基層專門設計:20到23座的考斯特不僅足以確保隨行人員、各級地方領導、新聞記者同車,一般還能留出五席以上空位,不至于擁擠;它在舒適度上明顯要比面包車高出一個檔次。
高底盤直靠背硬沙發的設計非常適合體型富態、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乘坐,加寬的車體以及前移的空調蒸發器,使后排乘客獲得了更大的乘坐空間。
考斯特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優勢是簡樸、不招搖,相比官氣十足的豪華轎車,中巴是人民群眾生活經驗范圍內的車型。領導人車隊往往擁有不止一輛考斯特,它能顯著縮減車隊規模,實現輕車簡從。
中央領導人出行時乘坐考斯特,很快在中國政壇形成示范效應,于是考斯特迅速在省、市、縣級黨政部門風靡,并將用戶擴展到涉外旅游公司、企事業單位。
難以撼動的地位
新世紀初,由于城市大公交迅速向城郊鄉村拓展,中巴車市場急劇萎縮,車種消亡的趨勢不可逆轉。這種情況下仍堅持乘坐考斯特中巴車的,基本上只有高級領導了。
無意中扮演官車角色的考斯特,一演就是二十多年,廠家當然會順勢不斷改進以鞏固其地位,今天,領導們乘坐的改裝公務版考斯特與營運版相比,除了車殼什么都不一樣了。
今天的考斯特公務車,較之當年鄧小平乘坐的考斯特,從車內設施到底盤、發動機都經全新設計,并針對中國市場獨特用途提供了一系列原廠改裝配件,為高級領導干部提供了理想的移動辦公空間。
為獲得更好的舒適性,重達3.7噸的豐田考斯特只搭載了一臺2.7升的汽油發動機,雖然動力非常有限,但卻更加安靜平順。這也說明考斯特對于領導干部而言已不再是跋山涉水的工具,而是在城市視察時的日常用車。
充當公務用途車的考斯特不止是內里別有乾坤,甚至連外殼都越來越獨樹一幟——發展出一套莊重大方自成體系的配色方案,輕佻的彩色車身在大陸的政府采購中被自然淘汰。
廠家的工夫沒有白費,考斯特最終在樸素的外表下提供了超越同價位轎車的乘坐體驗,舒適性和觀感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以至于各級黨政機關除了它誰都不認。
豐田考斯特獨占中國公務車最頂端的生態位,當然會招徠真正有力的競爭者。豐田當然嗅到了危機,在考斯特的中國官網上有這樣一段話:“自上世紀80年代初進入中國市場以來,COASTER憑借著卓越的品質和極高的美譽度,一舉成為中國高端用戶公商務用車的首選……同時更是創造了連續十多年服務全國‘兩會的記錄?!?/p>
之所以豐田會刻意強調“正統性”,是因為相比于技術、價格,政府長期采購的強大慣性和時間積累起來的品牌聲望,已是其難以撼動的最大資本。
并非只有中國領導人出行時喜歡中巴,美國總統長途出行也會經常用到巴士。但相比沒有任何物理防御的豐田考斯特,美國總統巴士和絕大多數國家元首外出喜歡乘坐的裝甲防彈車一樣,可謂武裝到了牙齒。 摘編自微信公號“大象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