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父親節是個“舶來品”,它于20世紀初起源于美國,后漸漸流傳到世界各地。父親節的時間并沒有嚴格規定,流傳最廣泛的一個日期是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的廣泛流傳說明了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重視父愛。
四川 吳珊珊:4月下的《四十八小時》這篇故事太精彩了,情節緊扣,引人入勝。看得我幾次都差點哭了。其中一句話實在是太動人:“父母與子女之間,被犧牲掉的永遠是父母,這大概就是本能。”看著故事最后被犧牲掉的老父親,真的好心疼啊。
奇奇:是啊,很多人都是在自己也為人父母后,才明白當初自己的父母有多么不易。
山東 柯曉明:每次看《故事版》都能看到一些情節特別的故事,讓人眼前一亮。如5月上的《盲人》,開始我還以為是一個盲人遇到殺人犯的故事,結果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個盲人不僅眼盲,心也盲了,竟然這樣對待自己的父親!我覺得這個父親太過仁慈了,兒子如此大逆不道,可他竟然只因為其有悔意就原諒了兒子。
奇奇:相信那個兒子也只是一時糊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湖北 方杰:這幾年流行母親節和父親節,可是我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怎么給爹媽過節。買東西吧,他們總說不實用,帶他們出去玩吧,有忙的抽不出時間。我是不是也該像5下那篇《愛的方式》里那樣,給我爹媽整塊小地,讓他們種點菜玩?
奇奇:節日是用來表達心意的,不管是怎樣的過節方式,表達出你對他們感激和愛才是最重要的。
和母愛不同,父愛往往更加隱忍而靜謐,也更容易讓人忽略,父親節的流行給了更多人感恩父愛的機會。這世上,不僅有母愛偉大,更有父愛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