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摘 要:工廠承修的雷達屬于新研裝備,技術復雜,對技術保障能力的要求較高,因此,簡要介紹了各國潛艇雷達的基本配裝情況,進一步了解各國的新技術和新裝備。
關鍵詞:潛艇;雷達系統;配裝情況;海軍武器
中圖分類號:E925.6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0.022
1 概述
近年來,盡管世界經濟的整體形勢仍未走出衰退陰影,但是,圍繞著“天安”號事件、有關島嶼主權歸屬等熱點問題,一些國家進行了激烈的斗爭和博弈,各國海軍武器裝備也因此保持了較快的發展態勢。潛艇作為海戰中的主要作戰平臺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其性能也在不斷提高,功能不斷擴展,在作戰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
根據簡氏年鑒統計,最近5年有大量各型潛艇陸續服役,其中,彈道導彈核潛艇維持平穩發展,美國開始研制下一代SSBN(X)核艇;英國前衛級2艘完成大修;法國凱旋級服役1艘;俄羅斯北方之神級首艇即將服役,德爾塔Ⅳ級1艘完成現代化改裝;印度殲敵者號即將服役。攻擊型核潛艇一直是核大國發展的重點,美國弗吉尼亞級服役5艘,8艘開始采購,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授權為其交付8套AN/BPS(V)導航雷達系統,俄亥俄級服役1艘;俄羅斯雅森級首艇服役;英國機敏級首艇服役,特拉法爾加級升級改造2艘。近年來,各國海軍紛紛采購常規潛艇,俄羅斯拉達級首艇服役,出口型阿穆爾級、基洛級服役繼續熱賣,德國212A型、214型,瑞典哥特蘭級、法國阿哥斯坦B級、日本蒼龍、親潮級等潛艇大量采購服役。
亞太地區的國家,除了日本外,其他國家還不具備自行建造潛艇的能力,但是,針對太平洋、印度洋,特別是南海、東海與日俱增的沖突和矛盾,亞太各國紛紛出資引進潛艇設備。其中,韓國引進了多艘德國212型、214型潛艇,印度引進了俄羅斯阿穆爾級、基洛級潛艇,泰國、越南等國也相繼引進了適合本國國情的潛艇。作為各國海軍的殺手锏,潛艇設備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2 國外潛艇雷達配裝情況
2.1 美國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在役18艘,全部配裝美國德內爾電子公司AN/BPS 15A型雷達系統,用于潛艇水面搜索、導航、火控。
美國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在役3艘,在建4艘,配裝Northrop Grumman Electronic Systems Sector-Sperry Marine AN/BPS-16V型系列雷達,用于潛艇導航和對海搜索。弗吉尼亞級核潛艇艦橋部分天線為所裝AN/BPS-16V型雷達系統天線,顯示器為AN/BPS-16V型雷達系統所配備的雙分顯示器之一(另一部在艇長室內)。
2.2 俄羅斯
2011年,俄羅斯北方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首艇試驗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在建4艘;德爾塔Ⅳ(667)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在役6艘;雅森級攻擊核潛艇首艇完成試驗,在建4艘;拉達級(677)潛艇(出口型阿穆爾級)是由紅寶石中央設計局在基洛級636型的基礎上研制的第四代常規動力潛艇,其首艇于2011年服役。
俄羅斯各型潛艇均配備本國產的“磨盤”(Snoop Pair)系列水面搜索雷達。
2.3 法國
法國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新服役1艘,在役4艘,配裝德國Thales公司的Phoenice雷達系統;法國阿哥斯坦B常規攻擊型潛艇法國在役1艘,出口巴基斯坦、西班牙等國家多艘,配裝凱文·爾休斯公司1007型雷達。
2.4 英國
英國前衛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完成大修1艘,在修1艘,在役2艘,配裝凱爾文·休斯公司1007型雷達系統;英國機敏級核動力攻擊潛艇首艇服役、在建3艘,配裝Kelvin Hughes Type 2007導航/搜索雷達。
2.5 德國
德國212A級常規攻擊型潛艇德國在役2艘、意大利1艘,德國在建2艘、意大利1艘,配裝凱文·爾休斯公司1007型雷達;德國214級常規攻擊型潛艇希臘在建4艘、韓國2艘,配裝德國Thales公司的Phoenice雷達系統。
2.6 瑞典
瑞典哥特蘭(A19)級常規攻擊型潛艇在役3艘,配裝丹麥Terma公司Scanter 2002型雷達系統;瑞典A26新一代AIP常規攻擊型潛艇在建2艘,配裝德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的TRS-3D雷達。
2.7 日本
日本親潮級常規攻擊型潛艇服役8艘、在建3艘,配裝JRC ZPS-6搜索導航雷達系統;日本蒼龍級AIP常規攻擊型潛艇新服役4艘、在建8艘,并配裝JRC ZPS-6F海面/低空搜索導航雷達。
3 結論
潛艇像其他武器平臺一樣,屬于高科技產品范疇,從潛艇的艇體到潛艇內部的每一個設備,都屬于高科技的結晶。隨著全世界范圍內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同的國家會將不同的先進技術應用在新一代潛艇上。在世界各國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潛艇技術獲得了迅速的發展,而具有高新性能的潛艇也會越來越多。
潛艇的技術工藝有別于其他武器裝備,有它的特殊性,因此,在建造新潛艇之前,必須先繼承現有的技術。現代化潛艇的準備時間一般約為10年,潛艇的服役期為30年左右,所以,在建造潛艇的同時,還要考慮到10年之后新技術的發展。對于新技術、新設備的更新換代,應做好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從而將新艇建造的技術風險降到最低。
潛艇雷達的發展要與潛艇技術的發展同步,在潛艇雷達領域,各國一直在更新換代,各項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也被應用于潛艇雷達領域,比如固態發射技術、波導裂縫天線和軟件化雷達顯示技術等。我國潛艇雷達應在保證成熟技術繼承的基礎上應用各項高新技術,進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