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波
摘 要:為了適應大型機組的發展需求,應對熱工控制系統進行優化策略研究。簡單說明了火電自動控制系統的概況,重點介紹了PID控制在電廠自動控制系統中調節器的應用現狀。
關鍵詞:電廠;自動控制系統;調節器;PID控制
中圖分類號:TV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0.098
火力發電在我國整個電能供給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人們對火力發電機組的要求越來越高。PID控制在電廠自動控制系統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但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的迅速發展,在PID控制中傳統的中小型機組調峰方法已無法滿足大型機組調峰的要求,必須尋求一種熱工自動控制技術以提高控制器調節水平、機組效率,力爭實現我國大型機組熱工控制系統高效、快速的控制品質。
1 火電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概念
熱工控制系統作為火力發電廠日常生產運營管理的核心部分,其自動控制系統影響著火電廠所有大型機械設備的安全運行。熱工控制系統并不簡單,它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包括有機爐協調控制、鍋爐燃料量、汽包水位和過熱蒸汽溫度等;熱工自動控制系統與很多調節控制系統相互關聯,對引風控制調節系統和送風控制調節系統都會造成影響。總而言之,熱工自動控制系統比較復雜,要維持其可靠運行,就必須依靠一系列的操作,從而實現控制調節。要保證熱工控制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至少要做到以下2點:①要對設備進行定期檢修,對每個設備都要有及時、嚴格的檢測,在硬件水平上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②熱工技術人員要有比較專業的技術水平,能實時對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和運行環境監控和管理,可及時發現和處理故障。
2 PID控制
2.1 傳統PID控制中的不足
在我國的工業中,有很多問題都需要用到建模來解決,PID控制具有結構簡單、易于調整和不依賴對象的精確建模等特點,可解決很多工業建模難題,在自動控制過程領域得到了普遍運用。在世界范圍內,美國和日本等國家有90%以上的控制回路都采用PID控制。PID控制發展至今,工程師已積累了大量PID控制參數的調節經驗。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常規PID的控制精度已逐漸無法滿足現代工業的要求,且對于時變對象和非線性系統,傳統的PID控制更加難以滿足其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3點:①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電廠機組的數量越來越多,控制回路更加復雜,操作性要求更高。在實際中,由于缺乏完善的PID控制方法,往往使PID調節器參數整定達不到理想值,進而影響了回路的控制效果,使產品的質量、原料、消耗和能耗都與預期值有差異,嚴重時會影響到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引發重大的安全事故。②電力工業發展至今,系統之間的反饋越來越多,傳統的PID控制器在反饋機制上已不能滿足現代電力系統的要求,常規的PID控制器只借助系統輸出等反饋信息實現控制,而被控對象很多都具有延遲的特性,這種反饋機制下的反饋量并不能及時反映對象模型和擾動變化,導致控制器輸出跟不上對象模型的變化,控制效果并不理想。③傳統的PID控制在參數整定方法方面的人為因素影響較大,整定過程中易導致參數整定不良,對參數整定操作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且傳統的PID控制對經驗要求較高,不適合大規模推廣使用。
2.2 智能PID控制
在實際生產應用中,傳統PID控制的缺陷逐漸突顯。為了解決這類問題,控制學家和工程設計人員不斷改進PID控制方案,提出了智能PID控制方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年來,對智能PID控制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①常規PID控制結合模糊控制。兩種控制方法各有特點,兩者結合可改善常規PID控制在建立精確數學模型的場合表現乏力的現狀,大大改善了控制器的性能。②常規PID控制結合神經網絡。神經網絡的控制特點為具有自適應學習能力、超強的容錯性和并行分布性,將人工神經網絡引入控制領域可實現控制器參數的自適應,大大提高了控制器的應變性和實效性。在未來,人工神經網絡會更多地應用于智能PID控制過程。③在智能PID控制器中應用遺傳算法。遺傳算法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新型優化技術,高度并行處理能力強。利用遺傳算法可使常規的PID控制器參數得到優化。
3 PID控制在火電系統中的作用
3.1 PID參數整定
在電廠的實際生產應用中,對PID參數的整定一直是一個難題,特別是不穩定、積分對象的PID自整定一直沒有找到較好的突破口。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中,國內外對PID參數的整定方法都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研究,且取得的一些不錯的成績,期間也產生了很多應用廣泛、行之有效的整定方法,比如Ziegler—Nicholsl法、衰減曲線整定法和無模型臨界比例帶法等。Ziegler—Nicholsl法通過提取被控對象的瞬態特性確定PID控制器的3個參數,它的一階慣性加純滯后環節的數學模型為:
式(1)中:G為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為容量滯后時間;s為變量;K為被控對象的開環增益;T為慣性時間常數;τ為純滯后時間常數。
下文中的智能PID參數自整定即對參數“K”“T”“τ”的在線修正。
為了使PID控制器能滿足時變對象和非線性系統的控制需求,工作人員一直在常規的PID控制的改進上尋找突破口。這些改進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①對常規PID控制在控制結構上加以改進,以提高常規PID控制的調節能力。②將模糊控制、專家控制與神經網絡控制等常規PID控制相結合,充分利用各自的優點,取長避短,形成優勢互補,即實現智能PID控制。這種新型控制器不依賴系統的精確模型,具有較好的魯棒性,從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極大的興趣,并取得了較為廣泛的運用。
目前,運用較多的智能PID算法有基于模型的PID參數自整定、基于規則的PID自整定、專家系統型PID控制器和基于蟻群算法的PID控制器等。智能PID參數自整定方法成為了近年來工業過程控制的研究熱門,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參數自動整定和參數在線自校正兩方面。傳統的PID控制器在參數整定結束后,參數會形成固定值,而系統本身是變動的,固定的參數值設定很難使系統時刻處于最優狀態;智能PID控制能在線獲取被控系統的誤差和變化、控制量和系統的輸出量等信息,以及對PID的3個控制參數進行在線修正。
3.2 PID控制的重要性
大型機組(600 MW以上)比中小型機組對PID控制有著更高的要求,也更依賴PID控制實現機組的正常運轉。大型機組中,自動控制系統更為復雜。在實際生產中,系統的時變性和非線性更高。如果調節器的參數設定不是最優值,則系統控制的效率會降低。智能PID參數的自整定可實現調節器3個特征參數值隨被控對象所處環境的變化而實時變化,不但可實現系統的快速控制,使控制器的調節水平、系統的穩定性和機組效率升高,還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為電廠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電廠自動控制系統是實現機組經濟運行的關鍵,及時了解、分析機組設備的構成及其可能出現的問題,利用自動控制調節器及時對系統進行調整控制,優化機組運行和提高機組運行效率,是實現發電機組長久、安全、穩定生產運行的關鍵。目前,我國在該方面做得還不夠完善,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周燦文.電廠自動控制系統中調節器的應用技術[J].廣東科技,2009(6).
[2]黃永志.火電機組鍋爐主汽溫智能PID控制研究[J].鄭州大學,2007(5).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