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騰飛
當前,高等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深入的展開。對于這些變革,高校的每一個教師都卷入其中。高校改革的重點是要采用評聘結合、績效獎勵和聘任上崗等方式,使得每一個教師在工作和個人發(fā)展中都將面臨著巨大的競爭與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教師往往都會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工作應激和角色沖突[1]。而工作應激(Occupational Stress)是工作者的特點與工作條件相互進行影響的結果,它能改變正常的生理與心理的各項功能[2]。縱觀國內外相關工作應激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工作應激會導致對工作的不滿意感[3]。曾曉娟、劉元芳研究發(fā)現(xiàn),應激是高校教師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4]。教師的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是教師對其工作與所從事的職業(yè)以及工作條件與狀況的一種總體的、帶有情緒色彩的感受與看法[5]。研究發(fā)現(xiàn),工作量的超負荷對高校教師的工作滿意度有非常負面的影響[6]。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個體通過社會聯(lián)系所獲得的能夠緩解緊張的精神狀態(tài),使心理壓力反應減輕、逐漸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7]。”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支持對個體的工作應激和工作滿意度都會產生影響[8]。對于不同的個體,相同的工作應激情景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那些較多發(fā)病的個體與較少發(fā)病的個體相比,有著更多的社會關系。喬虹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與社會支持呈顯著正相關[9]。因此,影響工作滿意度和工作應激的重要因素是社會支持,社會支持可能是一個重要的中介因素。
中介因素(Mediator)是決定一個變量如何或為什么能夠預見或引起后果變量的變量,是一個可以解釋預見變量同后果變量間的關系的變量,是預見變量借以影響后果變量的機制[10]。
本文主要研究群體為高校專職教師,希望了解高校教師的社會支持在工作應激和工作滿意度中能夠起到何種作用。
分別選取6所本科高校的教師作為研究被試,其中天津市高校4所,山西省高校兩所。在研究中隨機發(fā)放調查問卷600份,有效問卷555份(93%)。其中,女性283人,男性252人。
1.2.1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11]由肖水源編制,他將社會支持度劃分為主觀支持、客觀支持以及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這3個維度。該量表包括10個項目。這個量表效度為0.89,信度為0.80。
1.2.2 大學教師工作應激問卷[12]由清華大學李虹編制,量表分為5個分量表,由24個題目組成。具體包括為:工作保障、工作樂趣、工作負荷、教學保障、人際關系5個方面。量表效度為0.59,重測信度為 0.75。
1.2.3 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問卷[13]由山西大學楊繼平,張雪蓮編制,問卷由36個項目,6個分量表組成。分別是:工作本身、單位環(huán)境、工資、上級、同事、晉升。各個維度所取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數分別是 0.72,0.71,0.87,0.86,0.78,0.83。
本文采用LISREL 8.70和SPSS 13.0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采用橫斷面調查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本研究的假設是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和高校教師的工作應激呈顯著負相關。在工作滿意度與工作應激之間,社會支持起到了的中介因素作用,見圖1。

圖1 基本關系模型
利用SPSS 11.5,以皮爾遜相關法對所有被試的工作應激、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進行相關分析,見表1。

表1 工作應激、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矩陣(r)
表1可知,量表中兩因素的相關系數都有較顯著的相關。工作應激源與工作滿意度呈顯著負相關;工作應激源與社會支持呈顯著負相關。
根據本文假設的有關基本模型,把研究的各變量組合在一起,第一步以工作應激為自變量,第二步以工作應激和社會支持為自變量,都以工作滿意度為因變量,運用分層的多元回歸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表2 多元回歸結果
由表2可見,工作應激 B值 =(-0.423)-(-0.314)=-0.109,B 值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加入社會支持后,Adjusted R Square值增大了0.079。說明工作應激先通過社會支持,然后再來間接的對工作滿意度進行影響;顯然,社會支持在這個過程中是在扮演中介變量的角色。
結構方程模型(SEM)[14]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多元數據分析工具,它包含了回歸分析、路徑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幾種重要的統(tǒng)計技術。因此,我們進行模型估計時可以采用最大似然法(ML)。
中介變量是一個重要的統(tǒng)計概念,如果自變量通過某一變量對因變量產生一定影響,則某一變量稱為中介變量。研究中介作用的目的是在已知自變量和因變量關系的基礎上,探索產生這個關系的內部作用機制[15]。研究者常用多層線性模型(MLM)進行多層中介效應分析[16]。
2.3.1 檢驗完全中介模型 中介作用的路徑圖及其路徑系數的估計值(標準化解),見圖2。

圖2 模型估計結果
直接與間接效應檢驗:在研究假設的中介模型里,預測變量為工作應激,中介變量為社會支持,后果變量為工作滿意度。首先進行工作應激對社會支持的直接效應,再估計社會支持對工作滿意度的直接效應。檢驗結果顯示,以上估計得到的各直接效應均達到顯著水平,各路徑的標準化路徑系數為:工作應激→社會支持為-0.34,社會支持→工作滿意度為0.24。因素間所有的直接影響都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然而社會支持對工作滿意度的直接影響略小于工作應激對社會支持的直接影響。工作應激→工作滿意度的間接影響為-0.08,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檢驗完全中介模型,發(fā)現(xiàn)卡方統(tǒng)計量為237.28,有顯著統(tǒng)計意義,該模型的主要擬合指數見表3 ,χ2/df的比值均小于 5,NFI和 CFI遠大于 0.9,RMSEA小于0.08,說明該模型擬合良好。

表3 模型擬合指數
2.3.2 檢驗部分中介模型 中介作用的路徑圖及 其路徑系數的估計值(標準化解),見圖3。

圖3 模型估計結果
通過檢驗部分中介模型,發(fā)現(xiàn)卡方統(tǒng)計量228.67,有顯著統(tǒng)計意義,該模型的主要擬合指數見表4,該模型擬合良好。進一步考察,兩個統(tǒng)計量差異顯著,表明部分中介模型擬合顯著好于完全中介模型。

表4 模型擬合指數
直接效應檢驗:首先進行工作應激對社會支持產生直接效應,再估計工作應激對工作滿意度產生的直接效應和社會支持對工作滿意度產生的直接效應。檢驗結果顯示,以上估計的各直接效應均是顯著水平,各路徑的標準化路徑系數為:工作應激→社會支持為-0.30,社會支持→工作滿意度為0.15,工作應激→工作滿意度為-0.15。因素間所有的直接影響都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工作應激對于工作滿意度的直接影響是負的,且較大(-0.15),這表明較大的工作應激會產生較低的工作滿意度。比較而言,工作應激通過社會支持而對工作滿意度的間接影響較小(-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總的看工作應激對于工作滿意度的總的影響等于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之和。通過兩個中介模型的檢驗我們發(fā)現(xiàn),加入社會支持后工作應激對于工作滿意度的影響顯著降低了,說明社會支持確實起到中介工作應激對于工作滿意度的效應,并且社會支持起到了部分中介因素的作用。

圖4 三者之間的關系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的工作滿意感與工作應激之間呈現(xiàn)出顯著的負相關。李莉萍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對“人際關系”、“工作性質”較滿意[17]。說明工作保障的壓力會降低教師的工作滿意度,而人際的社會支持可以提高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在高校教師群體中,工作應激對于工作滿意度確實能夠產生直接和反向的預測作用[18],教師在工作中應激水平越低,就會對工作越產生滿意感[19]。本文得出的結論與先前大多數的研究者的調查結果相似。
本研究將社會支持作為中介變量,檢驗社會支持對工作應激與工作滿意度的中介效應時發(fā)現(xiàn),工作應激對社會支持有顯著的預測效應且直接效應顯著,標準化的路徑系數為-0.34,說明工作應激越小,高校教師利用的社會支持越多。社會支持對工作滿意度有顯著的預測效應且直接效應顯著,標準化的路徑系數為0.24,說明社會支持越多,高校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就越高。通過分析模型發(fā)現(xiàn),把中介因素的影響控制后,高校教師工作應激到工作滿意度的標準化路徑系數顯著,說明社會支持確實起到中介工作應激對工作滿意度的效應。
對于高校教師的社會支持,從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組織支持三方面比較看來,主觀支持對于緩解工作壓力方面的作用明顯高于客觀支持和組織支持[20]。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在社會支持進行控制后,通過社會支持的中介效應和高校教師工作應激對工作滿意度的直接效應均達到顯著水平,社會支持部分中介了工作應激對工作滿意度的效應。這一結果與李益鴻[21]的研究結論一致,有效的社會支持對員工的工作壓力和工作滿意度有重要影響,而社會支持的作用方式主要是緩解工作應激的部分負面作用。雖然在客觀現(xiàn)實中它不完全是感受到的支持,但是“經過被感知到的現(xiàn)實恰恰是心理的現(xiàn)實,而作為實際的(中介)變量正是通過心理的現(xiàn)實感在實踐中來影響人的行為和各方面的發(fā)展”[22]。
本研究得到的結論是:①在對工作滿意度的效用中,工作應激是起到具有直接反向預測的作用,高校教師工作應激水平越低,就會工作滿意度越高;②工作滿意度可以通過社會支持來直接預測,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工作滿意度就越高;③社會支持在工作應激對工作滿意度的效應中起中介作用,面對同樣的工作應激,得到社會支持越多的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就越高。社會支持在高校教師中起到了緩解工作應激,提高工作滿意度的作用。因此,建議教師要積極利用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建立起廣泛的人際關系圈,并且要增加與家人朋友的溝通與交流。學校各院系可以組建科研團隊,形成內部支持,不斷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通過以上措施來幫助教師減少工作中的消極情緒,使教師的工作滿意度達到全方面的提高。
[1]賀騰飛,劉文英.高校教師人格對工作應激和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7):1003-1005
[2]Ishikawa S.Prospective study on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risk of stroke[J].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9,169(1):56-61
[3]崔向軍,馬洋納,朱小茼.高校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yè)倦怠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5):51-52
[4]曾曉娟,劉元芳.高校教師工作壓力研究的進展與問題[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30(1):82-85
[5]云鵬.地方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0(11):42-45
[6]Love K M,Tatman A W,Chapman B P.Role stress,interrole conflict,and satisfaction among university employees:the creation and test of a model[J].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2010,47:30-37
[7]陳國典,李宇.中職學校教師的社會支持狀態(tài)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45-49
[8]聞吾森.社會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14(4):258-260
[9]喬虹.中國大陸教師社會支持研究述評[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1,3(3):43-46
[10]Li X,Beretvas N.Sample size limits for estimating upper level mediation models using multilevel SEM[J].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2013,20:241-264
[11]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M].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127-130
[12]李虹.大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的編制及其信效度指標[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21(4):105-109
[13]楊繼平,張雪蓮.山西省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的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26(7):39-43
[14]侯杰泰,溫忠麟,成子娟.結構方程模型及其應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4-11
[15]方杰,張敏強,邱皓政.中介效應的檢驗方法和效果量測量:回顧與展望[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2,28(1):105-111
[16]方杰,溫忠麟.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多層中介效應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4,22(3):530-539
[17]李莉萍.地方院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現(xiàn)狀調查研究[J].湘南學院學報,2012,33(6):94-112
[18]張德岐,王鵬,高峰強.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和焦慮工作倦怠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8):49-51
[19]Tomoyuki Kawada,Toshiaki Otsuka.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tress,occupational posi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using a brief job stress questionnaire(BJSQ)[J].Work,2011,40(4),393-399
[20]劉文君.高校教師工作壓力與其社會支持關系的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2012
[21]李益鴻.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滿意度的關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7
[22]梁寶勇.精神壓力、應對與健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