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子龍 (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
QB50項目概述
焦子龍 (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
立方體衛星是指以尺寸為10cm×10cm×10cm,質量不大于1kg的皮衛星為標準單元(1 U)。采用10cm×10cm×20cm大小的結構稱為2U,采用10cm×10cm×30cm大小的結構稱為3U。它包含普通衛星的所有功能,如姿態確定與控制、通信、體裝或展開式太陽電池板、星載計算機及科學載荷等。立方體衛星采用商業器件,成本低,一般為5萬~10萬美元。由于其功能極為受限,因此主要被大學用于教學目的。但多顆立方體衛星組網,攜帶相同的載荷,完全能夠開展科學探測任務,并且組網探測避免了由于單顆立方體衛星失效造成的任務失敗。

立方體衛星的基本組成

QB50計劃軌道部署示意圖

總裝中的烏克蘭旋風-4火箭
歐洲航天局在歐盟第七框架計劃(FP7)支持下,開展了大氣低熱層探測的QB50計劃。QB50的任務目標描述為“演示驗證全球大學團隊研制的50顆立方體衛星網絡,由低成本運載火箭發射,完成對大氣低熱層進行探測的一流科學任務”。由于衛星在軌壽命很短,若采用現有航天器研制試驗流程及規范研制50顆衛星,成本極其高昂,項目不具可行性。因此采用低成本的立方體衛星則是開展低熱層原位探測的唯一選擇。
QB50采用旋風- 4(Cyclone - 4)火箭發射。運載火箭為烏克蘭南方設計局研制,南方機械廠制造。發射服務商為烏克蘭和巴西合資的阿爾坎塔拉·旋風空間公司(Alcantara Cyclone Space),發射地點位于巴西的阿爾坎塔拉發射場,發射日期定于2016年1月,軌道參數為高度380km,傾角98°的圓軌道。衛星在軌部署后形成如珍珠項鏈式的布局。
開展QB50計劃的主要目的可以歸結為:增強低成本進入空間的能力,對大氣低熱層進行科學探測,空間新技術的演示驗證,教育教學等。
低成本進入空間
通過QB50計劃的實施,提高關鍵技術的技術成熟度,實現低成本空間科學探測及深空探測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并且對旋風-4運載火箭進行驗證,保證在未來10年具備低成本發射的能力;再有,通過國際合作,提高立方體衛星平臺的標準化程度,促進技術發展。

大氣層結構示意圖
科學探測
QB50計劃對高度在200~380km范圍內的大氣低熱層進行探測,因為這部分大氣層是目前探測最少的。以前的衛星探測任務采用大橢圓軌道(近地點200km,遠地點3000km),對這一區域的探測時間只有幾十分鐘,且為單點探測。探空火箭是目前的主要探測工具,但探測時間更短,只有幾分鐘。并且僅能探測飛行路徑上的參數分布。低軌(600~800km)高性能地球遙感衛星也用于探測大氣層,采用的是收集不同高度大氣組分散射信號的方法。遙感衛星對于探測低于100km的大氣是非常好的方法,但并不適于探測低熱層大氣,因為其散射信號極為微弱。同理,地基的微波雷達或激光雷達也難以探測低熱層大氣。因此,QB50的原位、多點探測將是對現有遙感衛星和探空火箭探測的有利補充。
QB50衛星載荷包括三組,分別為離子及中性氣體質譜計(INMS,由英國馬拉德空間科學實驗室研制),原子氧通量探測器(FIPEX,由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研制)及多探針郎繆爾探針(mNLP,由挪威奧斯陸大學研制)。每組均包含多個熱敏電阻、熱電偶和鉑電阻溫度傳感器。每顆衛星需要安裝三組載荷中的一組。
在軌演示驗證
作為技術驗證平臺,QB50計劃有40顆2U立方體衛星用于科學探測,10顆衛星不攜帶科學載荷,僅完成技術驗證任務。其中,QARMAN用于研究大氣層再入及相關的氣動熱力學現象。衛星采用了燒蝕熱防護系統進行再入熱防護,安裝分系統的側板也有熱防護系統及隔熱結構。衛星還將驗證被動離軌及non-powered交會對接。DelFFi由兩顆3U立方體衛星組成,分別是Delta和Phi,任務目標是研制自主編隊飛行技術。InflateSail為薩瑞空間中心研制的3U立方體衛星,其主要目標為驗證充氣帆的展開及硬化技術。充氣帆由1m長的充氣硬化圓柱桿組成,帆為3m×3m的薄膜。衛星軌道為700km×300km。
教育教學
QB50項目向全世界開放,中國就有10所大學參與,包括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澳門大學和臺灣成功大學。學生通過親身動手參與立方體衛星研制,能夠更深入、更全面地感受衛星設計過程。相對于傳統航天設計工程學生一般都是做理論研究,或者所設計的部件要畢業多年后才能被送入太空,立方體衛星大大促進了其對衛星技術的理解,提高了其實際工作技能,同時也促進了技術傳播。

QB50載荷

QB50技術驗證衛星
2 0 1 4年6月1 9日,俄羅斯由“第聶伯”(Dnepr)運載火箭發射兩顆QB50前驅星,用于驗證軌道部署器、衛星姿控、通信、載荷等技術。衛星軌道為624km高的近太陽同步軌道。目前衛星仍處于在軌測試階段。
QB50計劃的開展有力促進了立方體衛星技術的發展,將使其發展成為空間技術中類似PC機那樣成本低廉、靈活方便、規格統一的大眾化商品。通過業余愛好者及普通大眾的參與,衛星技術及其應用產業將獲得加速發展。
An Overview Of QB50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