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爽 (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美國GPS政策法規體系概覽
趙爽 (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由美國國防部歷經20年,耗資超過300億美元建立而成,是世界上第一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目前,GPS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美國重要的國家資產,在軍事和民用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且在經濟、社會、軍事等方面效益顯著。
為規范GPS衛星導航系統的研發和運行維護,有效引導系統及其產業發展,切實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同時最大限度促進GPS系統在世界范圍的應用,美國政府和國會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統的體系,為保持美國在全球衛星導航領域的霸主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礎。
總體上看,美國的GPS系統政策法規體系主要可分為頂層、中層、底層三個層次。
首先,涉及GPS的國會法律是GPS政策法規體系中的頂層法規,對政府部門各類政策的制定起著總體引導和嚴格規范的作用。由于國會法律的層次比較高,其內容較為概略,一般對GPS發展的總體原則、部門職責分工等做出了原則要求。
其次,與GPS相關的政府行政命令是指導政府各部局具體施政的指導性法規,處于GPS政策法規體系的中間層。在操作中,政府行政命令在詮釋國會法律的同時,擴展和細化了相關要求,為部門規章的制定提供了良好的依據。一般而言,政府行政命令多由總統親自簽署,往往適用于多個聯邦政府部門。
最后,部門規章和文件屬于實施層法規,處于GPS政策法規體系的最底層,內容涉及各類計劃、戰略、報告、指令指示等內容,用于指導部門開展具體的業務工作,一般由部門主官審批(涉及多個部門由多個部門的主官聯合審批)發布。

美國GPS政策法規體系構成
與GPS緊密相關的國會法律主要包括《美國法典》第10篇第2281節“全球定位系統”、《美國法典》第49篇第301節“建立全國差分全球定位系統”,以及《美國法典》第51篇第50112節“推廣美國GPS標準”等。《美國法典》第10篇第2281節“全球定位系統”
為了明確GPS系統運行和管理中各部門的職責分工,進一步擴大GPS的民事應用,根據“199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要求,國會在《美國法典》中創建了第10篇第2281節“全球定位系統”。此后,根據歷年情況的調整變化不斷做出修訂,以適應GPS系統最新發展的需要。該法案明確了國防部副部長和運輸部副部長作為天基定位導航授時委員會共同主席;國防部長負責全球定位系統GPS能力的維持和基本服務的運行;國防部長配合運輸部長,開發、啟用對GPS的升級,使其在交通運輸中獲得更好應用;國防部長配合商務部長、美國貿易代表以及其他相關政府官員,促進GPS民用與商業用途的開拓和推廣;國防部長和運輸部長聯合制定聯邦無線電導航計劃,每年(或更短)修訂或升級一次。
《美國法典》第49篇第301節“建立全國差分全球定位系統”
為促進GPS系統在民事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提高GPS系統精度,《美國法典》第49篇第301節授權建立“全國差分全球定位系統”(NDGPS)。該部分法案明確了運輸部長在建立全國差分全球定位系統中的職責、運輸的政策標準、相關業務的業務要求等,該法案允許運輸部接收由國防部退役的地波應急網絡(GWEN),并將其納入到海岸警衛隊的海上差分GPS基站。法案還鼓勵將NDGPS與商務部的持續運行基準站(CORS)進行整合,利用NDGPS進行基于GPS的氣象服務。
《美國法典》第51篇第50112節“推廣美國GPS標準”
為了推動GPS系統在世界范圍的應用,將GPS提升為世界標準,《美國法典》第42篇設立了第14712節“推廣美國GPS標準”,該法規涵蓋了1998年“商業航天法案”第104節內容。2010年12月,法典內容做出調整,該部分內容調節到51篇“國家和商業航天計劃”下的第50112節,名稱和內容沒有改變。該部分法案鼓勵持續不間斷和世界范圍的GPS應用,直接用戶免收用戶費。法案提出推動GPS成為世界標準,保護GPS所使用的無線頻譜等內容。
《美國GPS政策》相關內容
政策目標
(1)加強和維護國家安全;
(2)鼓勵接受和組合GPS系統用于全球民用、商業和科學應用;
(3)鼓勵私人部門投資和使用美國GPS系統技術和服務;
(4)提高交通運輸和其他領域的安全和效率;
(5)促進為和平目的而使用GPS系統的國家間的合作;
(6)增強美國科學和技術能力
政策主要內容
(1)將繼續提供GPS標準定位服務,實現連續的、全球范圍的、免收直接用戶費用的和平民用、商業和科學應用;
(2)美國在10年內停止使用GPS選擇可用性(SA);
(3)GPS系統和美國政府增強設備將繼續對國家指揮權力機構做出響應;
(4)將與其他政府和國際組織合作,以確保國際民用,商業和科學用戶要求和國際安全利益之間的適當平衡;
(5)將倡導接受GPS系統和美國政府增強設備作為國際使用的標準;
(6)在最大可行的范圍內,將購買商業上可得的、滿足美國政府要求的GPS產品和服務,除了國家安全或公共安全因素以外,將不會采取任何行動來取消或組織商業GPS;
(7)由國防部和運輸部聯合主持的常設機構間GPS執行委員會,將管理GPS和美國GPS系統和美國政府的增強設備,其他部門和機構將視情參與管理。GPS執行委員會將與美國政府、產業和外國政府,就涉及導航與定位系統的研究、開發、運營和使用進行商議
與GPS緊密相關的政府行政命令主要包括美國GPS(1996)、E911緊急求援位置報告強制性法令、美國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PNT)政策(2004)、國家空間政策等。
美國GPS政策
美國總統克林頓于1996年3月28日簽署了美國第一個GPS政策—《總統決策方針(指令)/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第6次理事會文件:美國GPS政策》,提出了管理和使用GPS系統的戰略構想,為規范GPS系統的管理和運行,充分發揮GPS各方面的效能提供了政策指南。該政策確立了政策目標和政策指南,規范了國防部、運輸部、國務院等部門的作用和職責。
美國天基PNT政策
2000年以后,GPS的商業和民用用戶成倍增長,GPS的重要性也顯著增加。以GPS為基礎的服務的不斷增長,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美國的國家安全、國土安全和經濟安全帶來了風險和威脅。此外,隨著歐洲“伽利略”(Galileo)系統的發展和俄羅斯GLONASS系統的恢復,美國GPS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嚴峻挑戰。
為了適應上述形勢的需要,不斷改善GPS系統的綜合能力,美國總統布什于2004年12月8日簽署了《國家安全總統方針(指示)(NSPD):美國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政策》,旨在為國家與國土的安全,以及民用、科學和商業應用制定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計劃,增強系統及其活動的指導,代替1996年的《美國GPS政策》。
2004年美國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政策提升了管理機構的級別,將原先的GPS部際協調執行委員會提升為常設的國家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執行委員會,由國防部和運輸部的副部長共同擔任主任,負責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的管理;鼓勵其他國家發展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和以GPS為基礎的系統;采取更嚴厲的措施強化GPS技術和產品出口審批制度;對國防部長、運輸部長、商業部長、國務卿和國土安全部長的任務和職責都進行了明確規定,使各部門既各負其責,又相互合作。
國家空間政策
為在國內和國際的空間活動中,繼續擴大伙伴關系和合作,確保為和平目的而維持不斷地探索和開發利用外層空間,增加對地球、太陽系和宇宙的進一步認識,維護并加強美國的國家安全,進入21世紀,美國制定并頒布了《國家空間政策》,為發展民用航天、保障國家安全天、加快商業航天發展、協調跨部門合作提供了政策指南。
政策中指出通過提供更廣泛的服務、降低服務費用、增強GPS系統的可靠性以及提高與其他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兼容性,來擴大GPS在全球導航定位領域的影響,推動有競爭力的美國航天企業進軍全球市場,鼓勵私營企業參與空間項目的競爭,以打造“公私合營”的航天工業基礎;美國軍方將繼續通過促進科技發展,開發和應用先進技術與能力,“支持美國最關鍵的國家安全利益,以重振美國的領導地位”。
《美國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政策》相關內容
政策目標
(1)提供不間斷的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的可用性;
(2)滿足國家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民用需求和科學與商業需求的增長;
(3)保持卓越的軍用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
(4)連續地提供優于或與國外民用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及天基增強系統相比有競爭力的民用服務;
(5)保持其國際公認的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的基礎地位;
(6)提高美國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技術的領先地位
政策將為下列活動提供指導
(1)GPS的研發、采購、運行、維持和現代化,以及美國開發、擁有和運行的用于增強或改善GPS或其他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信號的系統;
(2)保護美國和盟國實現國家安全、國土安全和經濟安全接入和使用GPS,以及拒絕并阻止敵方使用任何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能力的開發、部署、維持和現代化;
(3)外國接入GPS和美國政府的增強系統,以及國際合作的國外天基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同時也包括增強服務
與GPS緊密相關的部門規章主要包括聯邦無線電導航計劃、GPS標準規范以及其他政策文件和規范等。
聯邦無線電導航計劃
進入21世紀以來,國防部、國土安全部和運輸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門共同籌劃,聯合發布了多版《聯邦無線電導航計劃》。《聯邦無線電導航計劃》的主要目的是:①提出當前美國政府運營民用和軍用無線電導航系統的政策和計劃;②發布政府對現在無線電導航系統進行更新和維持的大綱;③提供政府無線電導航系統的計劃信息和進度;④澄清有關軍民兩用無線電導航系統的觀點。聯邦無線電導航計劃涵蓋內容涉及聯邦政府運營的所有地基、天基和通用無線電導航系統,其主要作用是為增強美國國內導航能力提供支持,并有條件支持無線電導航系統國際能力的增強。

美國政府各部門制定的其他重要政策文件和規范
標準規范
美國發布的GPS標準可分為工程標準和應用標準兩大類。其中,工程標準是與系統建設相關的接口要求類標準,如接口控制文件。應用標準主要規范用戶設備的技術要求和接口要求,以及應用服務系統的技術要求和接口要求,以及應用服務系統的技術要求,如《GPS標準定位服務(SPS)性能標準》、《GPS精密定位服務(PPS)性能標準》等。
接口控制文件(ICD)用于規范衛星導航系統內部以及衛星導航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信號接口關系。接口規范是接口控制文件中一種特殊的文檔類型。美國發布的GPS接口控制文件主要以接口規范文檔形式存在。主要包括:IS-GPS-200,定義了L1和L2頻段GPS空間段和用戶段的接口要求;ISGPS-705,確定了L5頻段空間段和用戶段接口規范;IS-GPS-800,描述了L1C頻段空間信號傳輸特征;IS-GPS-870,規定了GPS下一代運控系統與GPS用戶間的功能數據傳輸接口。
GPS性能服務標準規定了用戶從GPS及相關系統中可以獲得的技術性能標準,確保用戶可以享受到標準定位服務、精密定位服務、廣域增強系統(WAAS)以及GPS監測能力。主要包括:GPS SPS性能標準,用于定義GPS民用服務性能水平,該文件由負責網絡和信息集成的助理國防部長制定;GPS PPS性能標準,用于定義GPS軍用服務性能水平,是美國政府和國防部的基本文件;GPS廣域增強系統性能標準,用于定義GPS標準定位服務通過廣域增強系統為用戶提供的性能水平,由美國聯邦航空局制定,是美國政府及運輸部的基本文件;GPS民用監測性能規范,根據GPS民用服務和信號監測要求提供所有信號詳細的全體實時監測性能指標。
其他規章及文件
為了支持美國GPS發展,美國政府各部門還制定了其他重要政策文件和規范,包括參聯會主席制定的《定位、導航與授時主計劃》、國防部第4650.05號指令“定位、導航與授時”等。
GP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