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耿瀾
飯后漱口或刷牙有助于我們的牙齒清潔健康,去除食物的殘渣等對牙齒的損害。或許你沒有注意到,有些食物也有護齒作用的。
專家介紹,護齒食物主要分成三類:一是含豐富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多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礦物質的食物。營養的均衡與全身免疫系統的構建息息相關,而健全的口腔局部免疫功能,必然會提升對致齲細菌的抑制;二是富含鈣、磷的食物和氟含量較高的食物能使牙齒變得更為堅固。例如茶葉,富含茶多酚、茶單寧等成分以及高濃度的氟離子,經常飲用有抵抗齲病發病作用;三是能補腎益血的食物。中醫認為牙齒歸入腎經,腎主骨、齒,因此能益腎補精,增強免疫作用的食品有固齒、益齒作用。如核桃、杏仁、花生、黃豆、蓮子、栗子、淮山藥、茨實、枸杞子、松子、開心果、桂圓、葡萄干等,補腎固精的食品平時多吃也有助于護齒。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具體的食物有何護齒作用。

芹菜是天然的護齒食物,功效堪比口香糖。臺灣《康健》雜志刊文介紹,飯后只要大口咀嚼2 分鐘芹菜,就能發揮很好的潔齒功效,相當于為牙齒做了1 次“大掃除”。
這是因為,一方面,芹菜中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有效清除附著在牙齒上的食物殘渣,減少患齲齒的幾率;另一方面,費勁咀嚼的動作也能刺激唾液分泌,平衡口腔內的酸堿值,達到自然的抗菌效果,還能改善牙齒上的色素沉著。此外,芹菜中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磷和鐵,可以讓牙齒變得更健康。
有的人牙齒潔白而堅固,外表完整無缺,但一遇到酸、甜、冷、熱食物便酸痛起來,這就是“牙本質過敏癥”,若常吃核桃,可起到預防作用。核桃仁中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蛋白質、維生素、鈣、鎂等成分,其中油和酸性物質能滲透到牙本質小管內,起到隔離作用,而蛋白質、脂肪和鈣也可通過化學變化輔助治療。核桃仁可生嚼,或稍加溫后用患牙反復咀嚼,每天3 ~4 次。


飯后吃些鮮梨,可通過細嚼慢咽、洗刷牙面、按摩牙齦來消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還可防治牙石引起的牙齦充血、萎縮,并改善口腔末梢血液循環,尤其對胃火引起的牙床紅腫和風火牙痛有輔助治療作用。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余。”“腎衰則齒豁,腎固則齒堅。”枸杞子有補益肝腎之功,久服堅筋骨,故可補腎固齒。藥理研究表明,枸杞子有促進牙周膜或纖維細胞增殖及附著作用。也可采用枸杞子內服,每日30 克,嚼碎后用溫開水送服。


常言道:“梨益齒而損脾,棗益脾而損齒。”但日本廣島大學齒學部的科研人員新近的研究為棗損齒正了名:棗不僅不損齒,而且對健齒有益。他們為找出預防齲齒的中藥,曾對74 種中藥一一進行篩選,結果從大棗中提取分離出烏蘇酸和夾竹桃酸,這兩種成分能控制蛀齒菌產生酶,免使糖蛋白沉淀下來形成菌斑,而且不影響口腔其他細菌,不破壞口腔菌的菌系平衡,沒有副作用。所以,老年人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可常食大棗,不僅可以健脾養胃,還可以保護牙齒,可謂一舉兩得。
新西蘭的科研人員研究發現,蜂蜜不僅可以抑制造成齲齒的細菌生長,而且還能減少酸類物質的數量,這樣就可以阻止細菌制造葡聚糖,而葡聚糖是細菌產生的一種多糖,它可以黏附在牙齒表面,進而破壞琺瑯質而使牙齒松動、脫落。蜂蜜的抗菌能力較強,但比抗生素溫和,可以用來治療牙周病。

除了在食物上注意,還要飯后漱口用牙線,全面的保持口腔衛生。為了做好護齒工作,要定期做牙齒檢查,讓我們都有一口好牙,為我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