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共享經濟,把個人變成公司
2015年4月19日,渝中區石油路。
孫磊站在馬路邊,掏出手機,點開拼車軟件。
手機很快定位了孫磊的地理位置,以及孫磊周圍分布著的在線車輛。
輸入目的地后,很快就有司機接單。
兩分鐘后,一輛小轎車停在孫磊跟前。
以前,下班高峰時期,想要打車可沒這么容易。
但在路上行駛的私家車里,往往只坐著駕駛員一人。
“這二者完全可以對接。”2011年8月,沈利川注冊成立了重慶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
不久,“AA拼車網”正式上線。
“我們要把閑置的車資源,分享給需要的人。”沈利川說。
AA拼車就是共享經濟的一個具體表現。所謂共享經濟,就是人們通過互聯網平臺,將閑置資源(閑置的物品、時間和技能)無償或者有償分享給需要的人,從而實現閑置資源最大化利用。
這次拼車,孫磊只花了9元車費,而這段路程,平常打車價格大概在20元左右。
“省了近一半的錢!”孫磊說。
共享經濟的好處之一,就是將閑置資源變成了“下蛋的雞”,使每個人都可以同時成為分享者和消費者,進而更好地改善生活。
共享經濟,就這樣把個人變成了公司。
對于司機劉師傅而言,平時只載他一人的汽車現在可以“下蛋”了。
“每天開車上下班,算下來太不劃算了。”劉師傅說,“現在有人來拼車了,還可以賺點油費。”
獲益的不止劉孫二人。
“在重慶,AA拼車每天可以接3萬多單業務。”沈利川說。
不僅是拼車,房屋短租、聯合辦公等一大批共享經濟模式也正在國內“嗖嗖”滋長。
“共享經濟將成為互聯網創業的下一個風口。”普華永道說。
模式一:共享物品
方式:通過互聯網平臺,無償或有償共享閑置物品。
特征:分享的是閑置物品的使用權,而非所有權——比如共享房屋、交通工具、家居用品等。
【樣本】
因為公司和家隔得遠,王雨竹每天上下班都要來回奔波。
“在路上要耽擱很多時間。”王雨竹抱怨。
因為疲于奔波,王雨竹干脆把心一橫,搬進了公司宿舍。
如此一來,一個月里,王雨竹沒幾天住在家里。
“平時要么回去拿東西,要么回去打掃清潔。”王雨竹說。
一天,朋友從天津打來電話,說想到重慶玩一陣子。
“你可得當導游呀。”
“來呀,我可以提供住宿,反正我房子空著沒住人。”王雨竹說。
“你平時房子都空著嗎?”朋友問,“為什么不把房子租出去啊?”
“我自己偶爾也要住啊。”王雨竹答。
“可以短租啊,租一天、一周那種。”
一語驚醒夢中人,王雨竹立馬將招租信息發到網上。
“單獨的房間可以租,整套公寓也可以出租。”王雨竹說。
因為房子離超市近,交通方便,很快就有人給王雨竹打來了電話。
這樣一個月短租下來,王雨竹還能賺1000元左右。
“把閑置的資源拿出來賺錢,何樂而不為呢?”王雨竹說。
來租房的人,多是朋友結伴來重慶旅游的。
“公寓整套出租,房租價格算下來比酒店劃算多了。”王雨竹說。
對于租客趙強來說,租套公寓不僅價格實惠,而且環境溫馨。
“就像在家里一樣。”趙強說。
2015年元旦節,趙強和朋友租下了王雨竹的公寓。
電視、冰箱、洗衣機樣樣不少,柴米油鹽醬醋茶全部齊全,趙強去超市買菜“回家”做起飯來。
時間允許的話,王雨竹還會親自下廚做幾道拿手小菜邀請顧客一起用餐。
一來二往,大家還成了朋友,王雨竹的回頭客也就更多了。
“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閑置的房屋還可以做這樣的投資!”王雨竹莞爾一笑。
模式二:交易物品
方式:通過互聯網平臺,交換或轉售閑置物品。
特征:交換或轉售的是閑置物品的所有權——比如物物交換、二手物品買賣等。
【樣本】
2015年3月29日,重慶市南岸區。
林玲拿出自己剛買不久的藍色雪紡連衣裙,用相機換著角度拍照。
“連衣裙其實很漂亮,但是我穿起來不合身。”林玲說。
打開電腦,林玲登陸自己常去的換物網站。
“放著也只能壓箱底,還不如換自己用得著的物品。”林玲想。
“寶貝估價:需求決定價值。”
“新舊程度:全新。”
“希望交換:喜歡的就行咯。”
…………
很快,林玲填寫完交換信息,附上連衣裙照片,提交。
7年前,林玲第一次從朋友口中聽說“換客”這一名詞。
“當時就覺得很好玩。”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林玲搜羅了一大堆衣服、化妝品。
“反正也用不著,不如將他們換掉。”林玲說。
最開始只是簡單的同城交換,因為林玲還是有些不放心。
換過幾次之后,林玲的膽子便大了起來。
2013年9月,林玲注冊成為淘有網會員。
三年下來,林玲已經陸陸續續上傳了200多件要換的物品了。
同時,林玲也會在網上搜羅自己中意的物品。
“以我所需換你所求。”林玲笑說。
2015年3月30日下午,林玲就收到了換友的留言。
“100斤的能穿嗎?”
“連衣裙是均碼的,100斤穿可能有點小。”林玲回復。
林玲常常收到來自換友的留言——雙方在網上達成交換意見后,再執行交換。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換出去200多件物品了。”林玲一臉得意。
在林玲的換物網首頁上,寫著換物啟事——“有意向交換的親們可以直接聯系詳談,換物喜歡就好,誠心交換。我想換一些實用的東西。如果沒有喜歡的就不回復了。”
每次換回來的物品,都是林玲用得著的。
對于林玲來說,換物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環保。
“可以倡導廢舊物品的循環使用,讓資源最大化地使用,節約又環保。”林玲說。
模式三:共享技能
方式:通過互聯網平臺,無償或有償共享自己的專業技能。
特征:提供的不是物品,而是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專業化技能——比如提供修理和養護服務等。
【樣本】
最近,胡先生有些焦慮。
因為需要增加彩票網站的服務功能,但他卻不懂得怎么設置程序。
“怎么辦啊?”胡先生很著急。
“快點找人呀!”朋友說。
“我想多找幾個專業的人對比了再作決定,隨便找個人做出來的東西難以讓人滿意。”胡先生嘆氣。
“那你去豬八戒網求助。”
于是,胡先生在重慶豬八戒網注冊了一個帳號,懸賞500元尋求“威客”服務。
“我想要對PHP彩票網站后臺進行功能增加,需要對會員增加一個標記功能,直接增加個備注功能也行,這樣就可以在后臺清晰地分辨出會員是否為虛擬會員了。另外,希望對網站的界面美化一下。”
胡先生發布需求沒多久,就有四五家服務商聯系他。
看完各個服務商的報價后,胡先生結合網友的評價,選擇“圣大齊天網絡科技”來完成此次任務。
“僅用了一天,‘圣大齊天就幫我解決了問題。”花了500塊錢,胡先生覺得很劃算。
驗收成果付款之后,胡先生不忘給對方貼上“印象標簽”——
“服務周到。”
“性價比高。”
“溝通順暢。”
“細致耐心。”
“非常非常負責的一個哥們,各位有什么需要的放心找他們做,完美解決。”末了,胡先生還忍不住加上這么一句。
而對劉興澤來講,在豬八戒網上做“威客”,收獲的除了金錢,還有經驗。
劉興澤畢業于重慶大學,他從小就喜歡繪畫設計。
在大學期間,劉興澤利用閑暇時間,在豬八戒網上做“威客”——專門幫別人設計。
“前面4個月時間,我只賺了2.12元。”剛開始那段時間,劉興澤的“生意”很慘淡。
因為缺乏經驗,劉興澤很少接到單子。
一邊吸取經驗,一邊學習。漸漸地,劉興澤開始在網上零零碎碎接到一些小活了。
4年下來,劉興澤賺了7萬多元。
“利用空閑時間做兼職,都不需要花家里的錢了。”劉興澤說,“更重要的是,我還收獲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