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軒
家剛搬到城里時,我幾乎每周都要去關帝廟食街吃羊肉泡饃。
賣羊肉泡饃的是位老爺爺,他穿著一件白白凈凈的衣服,腰間系著藍圍裙,似乎皺紋里都流淌著笑。
他每次找零錢給我的時候,都會先把錢整理好,自己細細地數兩遍,遞給我,叮囑我再數數。他會開玩笑說,給你找錯了,我就發大財的。
做好后,他擔心我端不起那么大的碗,總是幫我端到飯桌前,拍拍我的頭說:“慢點吃,小心燙。”
每次吃羊肉泡饃,我都很開心:是肉的香,還是老爺爺的善?反正心里就是說不出的舒坦。
再后來,不知是什么原因,就再沒有去過了。
轉眼間,我上初中了。似乎是很偶然,我又去了那家羊肉泡饃店。
還未到門口,小時吃泡饃的種種情形就浮現出來,加快步子滿懷期待地走到窗前,又看見了那位老爺爺。不同的是,他臉上沒有了暖心的笑意,灰色的衣服看起來很油膩,胸前也沒有圍裙遮擋。心里竟涌起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或許就是所謂的傷感吧。一時,我呆在了那里。
他見我傻傻地站著,就很不耐煩地說道:“要不要?不要就挪開。”
我鼓起勇氣說:“我以前常到這兒吃,您那時總穿著一身很干凈的白衣服,老是笑著。”
他愣了一下,而后說:“小本生意,不搞價。”
我吃得很勉強,準備離開時,我回望了他一眼,正好與他的目光相對,我又一次鼓起勇氣說:“我還是喜歡以前的那個您。”
又不知過了幾個星期,我路過那家羊肉泡饃店門口,很隨意地一瞥,看見了最早時的他:白凈的衣服,滿臉的笑意。我不由地走了進去……
點評:
剛升入初一的學生,對人物的細膩描述,一波三折的敘事,彌漫著一股讓人心動的正能量,這就是我喜歡上這篇習作的原因。
(指導教師 張亞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