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泉平
【摘要】教學情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服務于學生學習的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教學情境可以貫穿于全課,也可以是課的開始、中間或結束。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在需要,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促進情感與態度的發展。實踐證明,情景式的教學方法體現了現代化教育的思想。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情境教學
當今社會,國際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是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教育。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思維能力有著積極的社會意義。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的提問,缺少情景創設,導致學生缺乏問題意識,不能發現問題中所包含的正確規律,而無法用己具備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長期以往,會扼殺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創造能力。究其原因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忽視了在對學生情境學習指導和情境教學模式的深入,只是讓學生停留在學徒制的模仿中,學生只是學到了知識的表象,而沒有認知到知識的本質。所以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情境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一、創設情境教學的幾種形式
1.導趣引思,創設引入新課情境。創設使學生在認識上產生矛盾和沖突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求知的心理狀態,產生學習的迫切需要,上課一開始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迫使學生主動思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設問導疑,創設探究新知情境。教師要善于提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探究情境,努力給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空間和親身感受、體驗的機會,使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提升。
3.聯系實際,創設生活問題情境。教師通過創設一種情景,把語言和場景結合起來,讓學生進行句子或者短文段落的學習訓練。作文教學過程中運用,老師創設一種情景或者景象,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了多種情感的體驗,燃燒同學們的寫作熱情,從而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
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創設教學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教學情境;利用類比聯想創設知識遷移情境;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自主學習情境;通過游戲或競賽的方式創設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讓學生獨立觀察、比較,主動聯想、歸納、類比,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地去感受、去發現、去交流、去評價,構建起屬于自己的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創設教學情境應注意的問題
1.創設的情境要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2.創設的情境要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和世界觀。
3.情境創設要體現學科特色,緊扣教學目標和內容,凸現學習重點,讓學生體會語文的應用價值。
4.情境創設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善于發現、挖掘、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體會語文學習的來源于生活。
5.創設情境的內容要科學,難易要適度,時機要恰當;要有針對性、目的性,使學生思維清晰;要考慮多樣性,追求情境的高效性。
三、情境教學方法的作用
1.情景教學方法的概念。情景指的是人們利用語言、各種物體或者是音樂等道具,人為的創設一種真實環境,在這個環境下。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引導學生融入到環境中進行真實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格、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們的團結互助能力,最終達到讓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情景教學方法體現了現代教學的互動思想,具有很鮮明的時代特征。情景教學方法不僅應用于教育事業,而且對其他領域也具有指導意義。
2.情景教學方法的作用。(1)情景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情景教學方法的特點是利用各種道具創造一種真實環境,通過音樂等道具的采用能夠生動的表現現實生活,給人們以啟發和享受,觸動人的心靈,情景教學方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真實生活,從而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了學生們的審美意識,讓學生更親近現實生活。在語文課堂上老師通過模擬真實的場景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的狀況,然后通過教學進行對比,學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語文知識,提高了教學的水平和效率。(2)情景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改變了傳統的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讓枯燥無味的課堂生動有趣,小學生的思維都非常活躍而且具有想象力,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情景教學的優勢去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3)情景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助精神。情景教學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游戲活動,老師通過設置多種游戲讓學生們參與其中,小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通過互相的學習合作,學到了更多的知識,而且在游戲參與中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記憶能力。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的想象,根據自身的喜好和能力去編排游戲活動規則,學生通過身體動作和姿態,帶動了大腦的運作,協調了身體的不同部位的協調工作。
總之,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一項有效教學方法,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認真而深入地分析大綱和教材內容,潛心研究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創造恰當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好奇心,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從而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學習能力的目的。課堂教學中,要精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是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它有利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