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要】蘇州大市每一屆高三學生在走入高考考場之前,會參加三次全市統一組織的高規格高質量的考試,即“蘇州市2015屆高三調研考試”(以下稱零模)、“2014-2015學年度蘇錫常鎮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研(一)及(二)”(以下稱一模和二模)。這三次考試一般安排在三個重要時段,分別是高三上學期末,下學期開學一個月后和五一小長假之后。其目的不言而喻,旨在考查學生經過了一輪二輪復習之后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把握高考命脈,了解考試動向。筆者通過對自己任教的班級兩次考試的情況進行了全方位深入細致的分析,結合自己在高三下學期推行滾動式詞匯復習策略,得出了具有實踐價值的結論。
【關鍵詞】英語詞匯復習 滾動式策略 學情分析
一、學情分析
本屆學生是筆者帶完2014屆之后留高三接手的班級,是一個物化班,學生主體80%為男生,從高二期末考試來看與平行班一定的差距。而筆者在本屆教學中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即在沒有充分研究學情的情況下,一味沿襲了上屆文科班教學的詞匯復習方法:只是將上一節課上所講的重點知識用ppt在投影上呈現,以期達到記憶的目的。一個學期下來,從零模可以看出,學生成績僅保持在和高二期末持平的狀態。
二、零模試卷失誤分析
零模考試安排在高三上學期結束之際,試卷符合《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以下稱《考試說明》)中所要求的“注重考查考生作為語言的現實使用者是否具備必要的語言知識,能否綜合運用聽、說、讀、寫四方面語言技能,能否順利進行各類輸入和輸出型語言活動,能否完成特定條件和環境限制下的各層次語言任務,以滿足未來高校進一步學習和發展的需要等。”單項填空題中詞類辨析占7題,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考查全面充分,雖然題目的內容緊扣時事或者熱點話題,但萬變不離其宗,英語知識真正掌握得好的同學能夠在認真分析題干之后找到解題的突破口。但是,反觀平時積累得不扎實的學生則很容易被錯誤答案牽著鼻子走,以至于誤入歧途,現在筆者就詞義辨析的一道失分慘重的題為例:32題:The plan got ________ in the approval process,so everyone had to stop and wait until the application forms came back from the ministry.A.struck B.occupied C.stuck D.delivered(答對率僅38%)。學生知道答案應該是被卡住,但是平時的一知半解令很多學生在關鍵時刻分不清struck和stuck,從而作出錯誤決定導致失分。這無疑是一個發人深省的現象,學生在積累詞匯的時候為何會出現這么多的漏洞呢?
循著這條線順藤摸瓜下去,筆者在完型填空這個題型上有了更大的發現。這篇語篇的內容是關于家長的參與在孩子成長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空考查degree的介詞搭配,本班學生的答對率僅17%,而平行班是53%,三倍的差距足以引起重視。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教師在教授詞匯的時候過高地估計了學生的記憶能力及對詞匯積累的重視程度,妄圖用一霎那的一幕投影讓學生將這些原本就容易混淆,零散的知識記入腦中,這是一個重大的誤區。
三、兩次考試之間的詞匯學習策略—“滾動式策略”
寒假里筆者經過對試卷的深入分析,終于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并且有了一套應對的措施,即“滾動式策略”。做法如下:在本學期調整詞匯復習的策略,將每天作業評講過程中所涉及的知識作為每天詞匯積累的素材,由教師歸納出來,第二天仍然以ppt的形式投影呈現,但是另外會以word文檔在教室張貼,學生主動去摘抄準備次日抽默。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觀察曲線,會發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后,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筆者采用的是次日課堂復習,第三天默寫的方式,在知識傳授了之后的最容易遺忘的時候盡快給學生重現知識的機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記憶的效率。而同一個詞匯極有可能在另外一份試卷中再次被提及,那么再被加深一次印象……這就構成了筆者腦海中的“滾動式策略”。
每天復習的內容在學生腦海中日復一日地滾動著,經過不斷地反復呈現,學生對英語詞匯知識的掌握將日趨鞏固。二模考試結束,從量化指標來看,進步非常明顯。再去分析具體的試卷內容,富有戲劇性的是在完型填空51題中to the degree這個短語再次被涉及到,這次是根據介詞to去填degree,本班學生的答對率是67%(平行班是47%)。另外,在單選題32題中動詞短語get over the shock的正確率61%(平行班是27%),這和筆者在遇到get為中心的短語時,經常會將一些常見的短語進行比較和歸納有很大關系。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反思自身在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切實地轉變觀念,靈活運用各種詞匯教學策略,強化課內外各個教學環節對詞匯的滲透作用。在零模和二模間隔的三個月時間里,筆者堅持每天上完課就將給學生評講過的試卷進行整理,分類制作出錯題和投影兩種復習資料,已經形成了師生間的一種默契和習慣,學生對于老師的敬業和守信也心存敬佩,因此默寫的效果越來越好,而二模取得的進步對辛苦備戰的學生來說更是具有極大鼓舞作用的。這份心血之作將承載著教師的殷切希望伴隨學生昂首走進高考考場!
參考文獻:
[1]江蘇省教育考試院.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2015.
[2]黃垂進.課內課外雙管齊下 提高詞匯教學效率[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