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波
【摘要】中學英語教育是學生認知世界的第一個重要關口,在這個過程中,英語教師不僅要教授英語知識,更要擔當起育人責任,充分利用文本教材,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進學生跨文化思考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教育中的育人分量應該遠遠大于對某個單詞、某個語法等瑣碎知識的教授,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有愛心敢擔當,腳踏實地從自身做起。
【關鍵詞】英語教育 育人 認識世界 擔當 視野
“博學為師,有品為德”,這是對教師提出的職業道德要求。而育人的責任人們似乎更多地認為是政治老師、語文老師的責任。那么,作為教授英語的老師,就可以只教知識而不擔當育人的責任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認為英語作為一門讓學生了解外國文化的語言工具,教師不僅要交給他們讀寫認知,更要通過教的過程,讓學生在掌握一門語言的基礎上,了解外國文化,學習外國人文情懷,從而培養自身的品格性情。英語老師不僅要給學生打開一扇窗口,還要讓學生從窗口看見陽光,了解中西文化的精髓,做有美好品行的青年。那么要達到這個育人目標,教師要從自身做起。
一、有愛心擔當責任,從英語教材中找育人文本,教書與育人相結合
愛能產生責任,責任能催生力量。從師之道,首要的是愛教育工作,愛自己的學生,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且不說愛人之心對他人產生的好處,單就對自己,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相伴一生的工作不熱愛,不愛自己的工作對象,生活豈不無趣。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教他們,就要愛他們。英語教材中有很多是傳達愛的教育的篇章,那么教師就應該利用好這些教材,不僅是教單詞、背語法,還要利用文本讓他們理解不同世界傳達的人文精神,愛的情懷。教材話題廣泛,科技、地理、名人等無所不包,利用這些教材,不僅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增進對其他國家、尤其是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而且要加深學生對祖國文化的了解與熱愛。這就是一個愉快的育人過程,英語教師不但要做教書匠,更要做快樂的世界文化的傳遞者。
二、少抱怨腳踏實地,在課堂中傳遞正能量
現實教育環境下,中學教師的工作量比較大,導致職業倦怠的產生。很多教師都在抱怨,抱怨工作環境不好,抱怨學生笨,抱怨課不好上……在這樣的情緒下,教師不可能真正做到正確育人。教師自身的腳踏實地本身就是一種引領,會成為一面旗幟,引領學生學習態度日益嚴謹。從每一個單詞,到每一個句子,都傳遞著教者的心態。教師認真負責,學生也會有相應的回應,育人本身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傳遞正能量,應該是每一個英語教師的首要職責。毛澤東說過:“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既然世界都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那我們何須抱怨太多?天天如此這般抱怨,不如坐下來想怎么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面對不可改變的事情,熱愛遠比抱怨更有實際意義。
三、慎言行體現素養,把英文世界傳達出的人文精神用自身言行體現出來
德是內在的品質,體現在外就是良好的有修養的言行。孔子說“君子謹于言而慎于行”。老師不僅要“謹言”,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還要會“美言”,用贊美的力量去關愛年輕的生命。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所教知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進學生跨文化思考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要實現這些育人目標,敦促與贊美、示范與表率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一定要謹慎自己的言行,我們的“言傳身教”,無時無刻不在產生示范作用,老師的哪怕一個無心之舉或無心之言,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可能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四、勤學習壯大自己,讓學生以師為榮,親其師而信其道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博,無以為師。在中高考制度下,我們授業任務是很重的,畢竟我們要盡己所能讓孩子們考上大學。讓學生學,我們定要自己勤學,做那源頭活水。現在教科書的話題涉及的文化知識面很廣,具有跨學科的性質,如航天技術、環境保護、法制、文學、音樂、醫學等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無所不包。同時,語篇也富含跨文化交流的信息,中外文化交織在一起。這就要求廣大英語教師視野開闊,目光高遠,才能跟得上教育的腳步。
我們愛學生,學生用親和的眼光愛戴你;我們有學識,學生用敬佩的眼光崇拜你。為避免學生說“我們的老師很好,但就是講課我們聽不進去”的尷尬,英語教師唯一的出路就是勤學習,不僅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學得熟熟透透,更用豐富的相關學科知識壯大自己。努力去爭取學生愛戴與崇拜兩種眼光。
英語教學為孩子們打開了通向世界的第一扇窗口,英語教師如若不扮演好育人的角色,僅僅限于教書的狹隘,對孩子提高認知世界的能力是一種阻礙,對教育的踐行是一種缺失。所以,每一個英語教師都要看清自己擔負的重任,從自身做起,提高修養,提高執教能力,在孩子認知西方世界的第一個路口,指引方向,育人為先。
參考文獻:
[1]李娟.英語教學跨文化交流與思考[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報,2009(02).
[2]人教版高中英語教師教學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