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浦華 趙 斌 童蔡萍 (嘉興學院 314000)
淺談花鳥港村落規劃與景觀設計
朱浦華 趙 斌 童蔡萍 (嘉興學院 314000)
以花鳥港村落為研究對象,從歷史背景與村落現狀進行實地考察,結合國內外鄉村景觀設計進行對比研究;綜合考慮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和習俗,對花鳥港村落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設計,設計出具有嘉興地方文化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同時關注老年人宜居環境的設計,為嘉興市美麗鄉村建設添磚加瓦。
花鳥港村;鄉村景觀;新農村;老年人宜居環境設計
農村居住環境是人類居住環境發展的重要組成,人類文明是從以農作為主的農業環境開始的。然而隨著現代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這種田園詩般的農村生活被打破,農村的居住環境竟然成了“臟、亂、差”的代名詞。現在農村地區老年人口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弱勢群體,新農村建設已經成為城市化進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而農村老年人宜居環境的設計更是新農村景觀改造應該關注的問題。
浙江省嘉興市王店鎮西部的花鳥港村,位于建設集鎮東側,瀕臨滬杭高速公路、王建公路、蓮花橋港貫穿全村,水陸交通方便。其前身是三個獨立的村莊:花園樓村、鳥船村和斜港橋村。于1995年本地政府對相對經濟力量薄弱的三個行政村進行了合并,其名稱由原三村名中各取一個字,以“花鳥港村”嶄新的名稱見于世人。全村總面積5.76平方公里,總農戶642戶,總人口2408人,28個村民小組分布在23個自然村莊。
根據調查發現以下問題:花鳥港村地形平坦,整體起伏不大。且村民居住房比較分散,多為幾十戶一組,沒有規則。花鳥港村土地資源和水資源豐富,但是荒廢的土地、河流池塘破舊的建筑沒有得合理的開發利用這些都是農村所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由于農村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加上村里沒有一套合理的垃圾回收系統,設施不夠完善,生活、農業垃圾排放破壞了生活環境。整體景觀環境臟與亂。景觀層次感弱,缺乏美觀,功能分區不合理,安全性不高等問題。
通過訪談了解到,村民對于農村生活麻木無聊,而在村落里居住的大多是外來的居民,靠小作坊紡織加工賺錢,單一乏味的工作方式削弱了他們對于農村生活的興趣,導致大部分村民休閑方式極為匱乏,他們希望生活環境能夠得到改善。農村老房子,電線交錯雜亂現象存在安全隱患,村民民居住空間缺少合理性規劃,導致亂、雜、小的場面。在與花鳥港村留守老人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年人的生理逐漸衰老,老人會感到空虛和孤獨,特別是在喪偶老人心境更為顯著。需要娛樂活動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來緩解這份孤獨感。所以在新農村建設中老年人宜居環境的建設至關重要。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現在是中國新農村建設鮮活的樣本.卻不知原來的安吉環境嚴重破壞,生態惡化,當地政府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確立了“生態立縣”的方針。報福鎮是安吉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典型,鎮里聘請規劃設計師,從整體進行規劃,按照每個村落各不相同的地形和自然條件,進行一村一規劃、一家一美景的設計,保護大自然給予村落的生態環境,傳承千百年歷史的文化精髓。將“田園”的意蘊與“家園”的理念完美融合,讓自然環境與人工雕琢安然協調,而其報福儼然是一個村村是精品、處處是美景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除此之外,安吉當地也關注老年人的宜居環境設計,積極開展基層老年人事業健康發展,推動了“樂齡工程”的建設。重視老年人的心理,著重建設老年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傳承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營造關愛老年人的良好社會氛圍。讓老年人“老有所樂”。
國外的一些國家相對于中國來說較早的建立了完善的農村景觀規劃設計理念與理論體系。德國在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也不忘加強“村落更新”規劃,其景觀規劃中功能性突出,開展保護自然的規劃設計,尊重自然,保護生態。與此同時,在德國的景觀設計中往往會帶有德國的浪漫主義色彩,很多設計都是從自然中來,對自然景觀進行人工再塑造,對古老鄉村景觀的進行現代恢復,對現代農村景觀進行生態改造,以主題化的公共建筑項目設計回歸天然的規劃。并且在設計和規劃中融入人文元素,如建設老人社區、老人公寓、獨特的屋頂花園設計、私家花園、垃圾場以及環境優美的公墓。其中以德國薩勒河畔巴特諾伊施塔特、霍恩羅特等村莊為典型。一方面保護了農村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另一方面也鞏固了村莊居住和生活空間的可持續發展。
農村的優勢是擁有大片的土地資源,而農村景觀設計是探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設計,充分利用自然,結合人文地理,順應民意,是農村景觀設計的宗旨。
1.注重嘉興地域文化特色
嘉興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歷史悠久,是中國江南文化的發源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江南水鄉”“魚米之鄉”的美譽。好的文化就應該得到繼承和發揚,因此花鳥港村的規劃與景觀設計應該結合嘉興水鄉文化,利用其先天優勢,深入挖掘其歷史底蘊,打造具有嘉興地方文化特色的新農村景觀,為嘉興打造“古而新”的文化傳承景觀。
2.對原有農業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合理運用
在這幾次調研中,我們也發現了花鳥港村許多美麗的自然景觀和農業景觀。這都是長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果。并且有蓮花橋港穿過,豐富的水資源,可以創建美麗的濱水景觀。與眾不同才有競爭力,別具特色才有生命力。花鳥港村既然有好的資源,我們就應該充分利用農村的景觀資源,加強保護生態環境,利用鄉土資源開發旅游項目。可以想象,大片大片金黃的稻田美麗遼闊,單純自然的農作物,對于來自喧囂的城市的旅游者來說,無不是養眼的美景。以此來喚回現代人對田園生活的記憶。
3.功能合理分區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空間的功能需求發生了變化。逐漸擴展出文化傳承、娛樂休閑、旅游發展、娛樂購物等多種功能。
關于農村的景觀設計,要合理劃分空間布局,因地制宜,動靜結合,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的需求,保證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都樂于參與其中。使得局部設計和整體設計得到統一,帶動周邊的活力和人氣,創建美好和諧的鄉村環境,為農村老人創造舒心的養老環境。同時,設置一個完整的垃圾回收系統,改善人們的環保意識,整治農村環境。徹底改變人們心中農村“臟、亂、差”的印象。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如何處理傳統與現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問題是新農村景觀設計的關鍵。經過認真分析國內外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可以得出結論,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必須要“遵循自然、尊重傳統、反應民意”。舊的村落不應該完全被鏟平,它是千百年文化的積淀。美麗的生態是大自然留給人類最大的財富。我們都應該合理利用。花鳥崗村村落規劃與景觀設計應該堅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的原則,遵循地方特色和鄉村文化,景觀設計以地方人文和自然環境為主。緊跟“美麗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激發人們對老年人宜居環境的關注,為嘉興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駱中釗,張惠芳,郭炳南.新農村建設規劃理念[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10.
[2]張帆,石文華.老年人宜居環境研究[J].城市,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