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溪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833200)
探索空靈自然韻味的現代版式設計
任 溪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833200)
空靈是自然流露出的,“空靈”和“自然”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兩個概念。空靈建立在自然的意識之上。先有自然隨意的觀念才能達到空靈的效果。版式的目的在于引導有效閱讀,閱讀是眼球被最搶眼的元素吸引,再被次要的元素吸引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自然的,非主觀意志控制的,是視覺規律。在進行版式設計的同時“自然”二字顯得尤為重要,不僅是自然的規律,還是自然的效果,雙重意義才能算自然的美。不刻意,不做作,按照科學的規律安排內容就是一種自然。
空靈;自然;道;版式設計;中國傳統韻味
(一)道家文化在藝術中的現狀
“中國傳統韻味”是以道家思想為韻味的精髓。中國的文化傳承以道家思想對國人的日常生活影響最為深廣,涉及各領域。在藝術領域中道家思想的運用最直觀的體現了中國人的思想智慧。
藝術與道是互通的。這是中國千百年來始終不渝的法則。今天的中國遠離了‘道’的思想。外來思想正一步步侵蝕著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國的設計曾一度模仿國外。近年來傳統風格才有所回歸。如何充分利用先人留下的文化精髓,是今天設計人要探索的問題。道家思想作為傳統元素之一,在設計中,不應濫用,應悟其真諦,以其主張的精神為設計的靈魂,并非簡單借用已經存在的傳統圖形和符號化的語言進行拼湊。如何把道家的主張實施于設計中是本文要探索的問題。
(二)道家認為的美——空靈自然之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說明道家認為“自然”是最完美的。所以才要向“自然”討教“道”。萬物美,美不過“自然”二字,一切后來所造都畢竟只是人力所為,達不到自然的和諧美。“道”是與自然最貼近的法則,它向自然求教,不做作,不刻意,莊子認為掌握了事物的規律,技巧只是輔助,脫離了“道”的技巧只是“勞力”。包含了“道”的技巧則具有“神”。“神來之筆”的含義不只是技藝高超,其中的主宰卻在“道”。規律是自然生成的,非人造,人只不過靠智慧發現了規律的存在,順應規律就是順應自然。道家的主張于藝術誠然是絕好的法則,藝術中若含“道” 則具“神”,則含“意境”。拋離“道”則只是一門技巧,無“美”可言。“道”的法則用之于在今天的中國設計藝術中必定會呈現一番令人嘆為觀止的視覺盛宴,孜孜追求的“中國傳統”設計也會因為“道” 的指引而顯現。
(一)版式設計
版式在平面中舉足輕重,是傳達視覺的形式。好的版式不僅使信息的主題,內容層次分明還能給觀者帶來美的享受。版式的風格各有不同,歐美日韓兩種大的風格體系主導版式潮流。如何設計適合于中國的版式還需求教于傳統,從中汲取精華。道以自然為楷模,崇尚空靈自然之美,我們就應該將“自然之美”發揚光大,應用于各個藝術門類。“道”是玄妙,深邃的理論,無法輕易掌握運用,我們的祖先把“道”用于國畫之中,探求到了美的真諦。今人可以探索“道”用之于版式設計,會不會出來另一番景象呢?“境界”即人性的要求;“技術”是為了方便工業化大生產而產生的客觀要求,二者合一才應該是現代的版式藝術。
(二)拉丁文在編排中并不優于漢字
大部分中國設計者都熱衷于套用歐美的版面設計形式,在版面編排時甚至要加一些英文字母才顯得漂亮。這是一個誤區,我們現在接觸的歐美版式編排起源于20世紀初的歐洲,是針對拉丁字母設計的格式,演變到現在進化為了各種形式的版式設計。我們現在沒有找到一個和中國字配套的版式,用的是西方人研究好的適合拉丁字母的版式給中國字套用,編排自然無中國傳統美感可言,于是誤以為拉丁字母在編排上優于漢字。根本原因是國外的版式根據拉丁字母的特點以及國外文化,大眾的審美標準設計,其中沒有涉及中國人的審美標準,更沒有依據漢字的特點做安排,漢字排進歐美的版式自然不協調。所以漢字要想在版面中放的協調必須有一套量身定做的版式,這個版式不同于歐美,它要適合漢字的存在,適合漢字的結構,韻律。歐美的版式,中國的漢字,中國的圖形 如此搭配總覺怪異,其骨架終究不是我民族的血脈,無法彰顯我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
(三)“道”家思想具體實施在版式設計中
1.無中生有的應用
在版式設計中,融入道家的觀念如“無中生有”的虛實關系。蘆賓之壺體現的正是這種有與無之間的關系,在注意壺的同時忽略了人形的存在,而人形的存在是不搶視覺的,可以認為,壺是主要傳達的信息,人形是輔助,離開兩邊的人形壺也就不存在,這就是西方藝術對道家“無中生有”的表現手法。版式設計追求的就是這樣一種效果,首先要明確表達出首要信息——壺,其次讓觀者有可品味的余地——人。一個好的版面編排設計觀者看到的應該是具體的訴求內容,而對引導視覺的圖形語言或編排格式應該“視而不見”。所謂的視而不見實際上應該解釋為感覺不到存在,達到道家主張的“忘適之適”2的境界,也就是說引導視覺的編排格式十分適合所編排的內容,適合到讓觀者忘掉了這種格式的存在。
2.對空靈,自然版式的理解
空靈是一種美的境界,令人陶醉的境界有飄渺虛無的意味,在國畫中,留白能給人帶來空靈飄渺的視覺感受,似有似無,筆斷意連都是制造空靈自然的手法。版式設計中也有不少的留白和點點滴滴的小文字或圖片給人似有似無的感覺,這就是空靈了,雖不像國畫一般虛幻,隨意,但它是一種工業文明,理性美的表現,是很規整的空靈。空靈不是刻意做出的,是自然流露的。“空靈”和“自然”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兩個概念,空靈建立在自然的意識之上,先有自然隨意的觀念才能達到空靈的效果。版式的目的在于引導有效閱讀,閱讀是眼球很自然的被最搶眼的元素吸引,其次被次要元素吸引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自然的,非主觀意志控制的,是自然及視覺規律。在進行版式設計的同時“自然”二字顯得尤為重要,不僅是自然的規律,還是自然的效果,雙重意義才能算自然的美。
自然空靈的藝術韻味建立在“道”的精髓之上,對于“道”的體悟我們應當多向前人學習。現代平面設計源自歐洲,如何對其進行中國化的演變主要應把握中國的精神內涵,神韻到,則意到。表面中國元素的應用只能是對中國歷史的宣傳,而不是對中國內涵的設計。設計是要從靈魂中創造的。這是一個高深的境界,所以從版式設計著手融入中國的韻味是平面設計的第一步。
注釋:
1.熊春錦編著,道德經,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83.
2.祖行著,圖解易經,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120.
[1] 熊春錦編著. 老子?道德經.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