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珠 (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文化館 652499 )
舞蹈文化及舞蹈創作探討
趙明珠 (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文化館 652499 )
舞蹈是一門人體動作藝術,不同時期舞蹈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舞蹈都是表現一定時期的文化形式和價值觀念,所以,不同時期形成不同的舞蹈文化,舞蹈文化都是蘊含在舞蹈的表演中。本文通過分析舞蹈創作的基本環節進行分析,探究新時代舞蹈創作的發展趨勢,從而推動舞蹈創作更好地體現舞蹈文化。
舞蹈文化;舞蹈創作;舞蹈表演;發展趨勢
舞蹈作為一門人體動作的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它是與特定的民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適應1。我國的舞蹈發展歷史悠久,不同時期舞蹈表現形式是不同的,而且通過歷史的積淀,我國已經形成了深厚的舞蹈文化,表現著我們民族發展特色和社會的變遷,形成了獨特的價值觀。
舞蹈文化是以肢體作為符號,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該民族特有的符號系統,保存、傳遞著民族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2。傳統的舞蹈創作都是基于歷史文化,表達著一定時期特點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而新時期的舞蹈創作則與現實緊密結合,將文化與舞蹈充分的融合,形成了獨特的舞蹈文化。舞蹈創作中蘊含著舞蹈文化,舞蹈的發展推動著舞蹈文化的發展,他們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1.舞蹈創作的選材不拘泥與歷史文化
舞蹈創作的選材一般都是根據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表現某一特定時期或某一階段人物的性格、思想等,一般選擇有文化內涵的作品2。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舞蹈創作的選材也開始發生變化,比如舞蹈《老伴》,就是選材于現實,通過舞蹈表達了生活總夫妻間的磕磕絆絆的思想內涵,整個舞蹈是以俏皮可愛的動作和表情給觀眾帶來了歡樂。
2.舞蹈創作的結構要表達作品的思想
舞蹈都是對作品的完整詮釋,舞蹈創作要充分感受作者的寫作時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因此,一定要重視舞蹈創作的結構。一個舞蹈表演一般會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所要表達的意境是不同的,所以,舞蹈創作要重視每個部分的思想變化和感情變化,還有重視各部分之間的銜接,形成一個完整的舞蹈結構,給人以美的感受。
3.舞蹈創作要與音樂相結合
音樂和舞蹈是人類文化中起源最早、最典型的孿生意識形式,無數藝術家都對音樂和舞蹈的關系進行過研究和探討,發現舞蹈與音樂是無法分離的,只有將二者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創造出優秀的舞蹈作品3。因此,舞蹈創作的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先選擇音樂,再根據音樂的表現形式和表達的思想感情來進行舞蹈的創作;而另一種是先有舞蹈創作的構思,然后再選擇合適的音樂,進而豐富舞蹈的創作和表現力。無論是采用哪種形式的舞蹈創作,音樂都是與舞蹈密不可分的。
4.舞蹈創作要形成獨特的舞蹈語言
舞蹈創作需要具備高素質的舞蹈修養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所創作的舞蹈必須具備時代精神,必須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從生活中汲取無盡的素材,形成獨特的舞蹈語言。舞蹈創作是通過人體動作來表達作品的思想內涵,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獨特的舞蹈語言,舞蹈語言跟我們的語言十分類似,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都是一種傳遞信息、表達感情和交流的方式。因此,舞蹈創作要形成獨特的舞蹈語言,便于與觀眾進行交流和溝通,引起情感的共鳴。
1.舞蹈創作將民族歷史與現代相融合
隨著現代舞蹈的發展,舞蹈的表現形式已經打破了原來的創作方式,而是一直在追求創新,很多舞蹈創作大膽的將民族歷史與現代舞蹈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舞蹈形式。這種舞蹈創作模式的創作思路既注重現代的舞蹈技法,同時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體現著中國的民族個性民族審美意識和民族精神狀態。新型的舞蹈創作方式既可以豐富舞蹈的表現形式,使得舞蹈向著更好地發展方向,同時又可以讓觀眾體會出中國的文化底蘊和博大精深的舞蹈文化。
2.舞蹈創作充分體現舞蹈的文化內涵
舞蹈的表現形式以人體動作來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我國的舞蹈一般都帶有濃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尤其近年來,舞蹈創作中更加傾向于發掘作品的文化內涵,編導們加重了對舞蹈文化豐富內涵的認識,將舞蹈作品的文化內涵表現的淋漓盡致。舞蹈創作都是以民族歷史事件或人物為素材,通過舞蹈動作傳遞人物或作品的思想內涵,讓舞蹈與心靈相結合,起到呼喚心靈,為情而舞。
3.舞蹈創作傾向于個性的藝術表現
隨著舞蹈的發展,舞蹈創作不僅追求技巧和表現形式,而且更加注重個性藝術的發展。尤其是很多年輕的舞蹈者,舞蹈創作不再拘泥于簡單的藝術表現形式,而是將自我對作品的感情充分表達。并且縱觀目前的舞蹈大賽,原創作品越來越多,而且受到了觀眾的高度贊揚,自己創作、自己表演的新型創作模式,擯棄了原有的程序性舞蹈創作思維,獨辟蹊徑地以個性表達為主,為推動舞蹈創作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4.高科技手段開始應用于舞蹈創作中
新時代科技的發展十分迅速,將高科技手段應用于舞蹈創作中,也是一種新型的舞蹈表現方式。通過科技手段的加入,使得舞蹈的表達方式更加多元,給觀眾更好地視覺效果和引起強烈的思想共鳴,對推動舞蹈創作的發展更加有力,形成了新時代的舞蹈風格和舞蹈文化。比如,奧運會的文藝表演,使用147米長、27米寬的巨大LED屏幕,通過舞蹈演員的舞蹈動作,展現了中國五千年歷史的長卷,給人們以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屆奧運會給全世界人們帶來了新的視覺體會,展現了中國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震驚了全世界。
5.舞蹈創作注重吸收西方舞蹈的精髓
隨著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寬廣,西方舞蹈傳入中國,影響著我國舞蹈的發展,其中舞蹈創作開始吸收西方舞蹈的精髓,也使得舞蹈創作開始向著平民化的方向發展。受到西方舞蹈的影響,我國舞蹈打破了原來的創作模式,開始更加注重觀眾的感受,使得舞蹈創作者高度重視觀眾的心理共鳴,不斷研究舞蹈動作和要表現的思想內容,創作出了很多的優秀作品,推動者舞蹈創作向著更好地方向發展。
舞蹈文化是反映一定時期的民族發展特點和價值理念,因此,舞蹈創作中蘊含著舞蹈文化,新時期舞蹈創作要將民族歷史與現代相融合、充分體現舞蹈的文化內涵、傾向于個性的藝術表現、運用高科技手段和吸收西方舞蹈的精髓,形成具有時代特征的舞蹈創作形式,推動舞蹈文化的向前發展。
注釋:
1.陳艷.舞蹈文化及舞蹈創作之我見[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03:336.
2.李小娜.從CCTV舞蹈大賽看當前舞蹈創作趨勢[J].滁州學院學報,2012(3):47-48+74.
3.霍竹君.文化空間視角下的舞蹈文化傳播[J].中外企業家,2014(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