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棱欽
(昆山陽澄湖科技園有限公司,江蘇昆山 215300)
淺談綠色建筑的設計
馮棱欽
(昆山陽澄湖科技園有限公司,江蘇昆山 215300)
在提倡發展低碳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建筑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重視資源的節約與有效運用,因此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與實踐是行業內最為推崇的。本文結合實際經驗,論述了在當前資源利用條件下發展綠色建筑的必要性和相關策略,以供相關實踐參考借鑒。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有效策略
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多,人均用地情況非常的緊張,對于資源與能源的消耗量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建筑業所消耗的資源所占比例較大。據相關數據統計,每年我國的房地產總投資數額約有數萬億元,城市中新開發建筑面積中約有10億平方米,其中有95%以上的建筑都屬于耗能量大的類型,極少數是綠色節能建筑。當前環境下,很多建筑都需要進行改造,以便降低對能源的消耗,統計顯示這類建筑的數量達到 400億平方米,可見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水平普遍還比較低,資源消耗問題也相當嚴重,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環境問題也將給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產生影響。
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政府對推動綠色建筑的策略實施得較晚,但也進行了積極的努力與嘗試,《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于2006年出臺后,至2010年一共對113項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進行了相關的認證,同時推出了 100項綠色建筑示范工程和100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極大地提高了綠色建筑發展水平。2013年一共評出1260項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但獲得運營標識的極少,在 2013年本年度中的518個綠色標識項目中,只有50個屬于運營標識,所占比例比較小。縱觀當前綠色建筑產業中依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及時政府很努力地推動產業發展,但是開發商并不買賬,消費者也只是從眾觀望。一些開發商還趁機利用“綠色建筑”理念作為忽悠盲從消費者的噱頭。此外政府雖然從政策上支持綠色建筑,但是實際的投資量卻遠遠達不到需求,最終導致我國綠色建筑從設計到建設水平都比較低。
從建筑行業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發展角度而言,推動綠色建筑不僅可以帶動相關利益環節的增值,同時也是促進市場經濟繁榮穩定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綠色建筑具有節約能源的特點,可以起到保護周圍環境的作用,人們生活居住的場所將更加健康,與自然相融合的程度也會日益加深,這對增強社會和諧性意義重大。綠色建筑的設計與建設過程涉及到很多相關領域、行業,并且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并且使用時間也比高能耗建筑長,因此其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因此大力推行就顯得十分重要。
結合當前資源利用條件和人們對建筑設計的理念,新型的綠色建筑設計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第一點,從設計階段就將環境因素和防止產生污染措施納入到規劃中來,同時將環境價值作為綠色建筑設計的衡量標準,并貫穿到材料購進、建筑施工、廢料回收的各個環節中,極大限度減小建筑對環境產生的污染,并降低對能源資源的消耗。秉持著科學的設計理念,本質上就延長了綠色建筑相關價值鏈的長度,同時也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設計階段要綜合考慮建筑的自然通風狀況、自然采光條件、太陽能光伏效果、雨水收集情況、隔音效果等各項指標,同時可以利用軟件模擬技術對綠色建筑的整個運行系統實施科學檢測與評估。
第二點,設計時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資源,降低對能源與資源的消耗,也是綠色建筑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基礎。建筑對能源的消耗總量是比較大的,包括暖通工程、水電等,若是能夠就地取材,將自然界賜予的資源發揮其最大的價值,那將會帶來良性的循環。例如,如圖一、圖二所示,都是充分利用了太陽能資源。圖一是印度孟買的蛋形辦公樓,該建筑在設計和投入使用后都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在設計上采用被動式太陽能資源的利用技術,可以降低熱增益將建筑內部的室溫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整棟辦公樓的能源都是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協同屋頂的風力渦輪機來輸送的,同時還可以將水分收集與存儲起來,用以灌溉建筑物周圍的花園草坪等綠化設施,非常節能環保。圖二是居民綠色建筑的代表,是弗萊堡太陽能城市,所有的屋頂都是用角度非常完美的光伏板構成的,像一個城市的遮陽傘,雖然日照時間長且紫外線非常強烈,但是屋內的居民卻十分涼爽,并且節約了空調資源,通風與采光都利用的是自然資源,可謂是居住環境與大自然的完美融合。圖三是建立在山坡上的一處民宅,很好地利用了地形地勢,類似于一些地方的“窯洞”,設計上匠心獨運,且造型也非常別致,即便是二樓的室內采光也大多數利用了自然光,通風條件也非常好,可見設計者在進行設計和施工時都充分考慮了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和諧關系,這樣該“窯洞”不僅是建筑物,更是一件擁有長久價值的藝術品。

圖一

圖二

圖三
第三點,綠色建筑的設計要重視整體設計和智能化設計的結合,利用現代高新技術來實現環保價值。整體設計關鍵點是對環境與資源、材料與施工狀況有個整體性的評估和考量。材料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建筑物的生命周期長短和環保價值。當前歐美很多國家都將綠色建筑設計方法和智能化的建筑設計結合起來進行,充分地發揮二者各自的作用,最后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智能化建筑在基本的發展理念上與綠色建筑沒有太大的差異,都是提倡節約資源,降低養護成本,有效管理建筑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等,因此利用智能化設計可以改善綠色建筑室內環境設計,可以通過主動設計的方式來實現預期的目標。
第四,提高綠色建筑設計的顯示回報率。針對綠色建筑的投資往往有很多,但是現實回報率卻并不理想,這是因為前期投入的費用比率相當大,但是利益回收的速度又比較慢一些。一些投資最終的受益者是公眾,并且要經過很多年其生態效應才能體現,這對于短時間內單純追求利益的開發商而言并不具有吸引力。人類雖然有好高騖遠的特征,但是在綠色建筑發展上卻忽視長遠利益,只重視眼前回報,明明已知的長期效益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或許也是人性的悖論之一。可見觀念的轉變在推動綠色建筑設計與革新上尤為重要,政府就要采取必要的限制性發展措施,同時對綠色建筑的發展進行積極的投資,人們就會在號召與影響下逐漸提高對綠色建筑設計與實施的關注度。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不僅體現了現代建筑發展與環境和諧的要求,同時也是在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的內在要求,因此建筑的設計方案要從根本上發生轉變,注重資源的節約和利科學利用,為人們提供更加宜人的建筑空間和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近期國家出臺全面推動綠色建筑的多項舉措,更是證明了綠色建筑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TU7
B
1007-6344(2015)09-01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