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加杰
(平湖市建筑工程管理處,浙江嘉興 314200)
研究建筑節能技術發展的現狀及完善措施
吳加杰
(平湖市建筑工程管理處,浙江嘉興 31420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能源危機的加劇,建筑節能技術越來越被重視。本文闡述了我國建筑節能技術的發展現狀,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了完善我國建筑節能技術的措施,以期為解決我國建筑高能耗問題提供參考依據。
建筑節能;現狀;完善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的房地產事業蒸蒸日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建筑節能技術還處于落后水平。由于我國建筑節能形式嚴峻,政府高度重視建筑節能問題,并逐步推出了一系列建筑節能鼓勵措施,使得建筑高能耗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成為我國亟需完善和解決的問題之一。
1.1 能源消耗大
我國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積高達16億至20億平方米,在世界上穩居第一,但是,我國 95%以上的建筑都屬于高能耗建筑,我國單位建筑面積能源消耗率為發達國家新建建筑的 3倍以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建筑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建筑能源消耗占全國總能耗的比例將繼續增長,我國的能源消耗問題將十分嚴峻。據統計資料顯示,1996年我國建筑年消耗3.35噸標準煤,占全國能源總消耗量的24%,2001年我國建筑年消耗3.58噸標準煤,占全國能源總消耗量的27.5%(見表1)。

表1 中國建筑能耗數據(1996-2001)
1.2 能源利用率低
我國建筑能源利用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我國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和氣密性能較差,與同緯度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外墻和窗戶的傳熱系數高達3-4倍以上,因此我國住宅單位采暖面積要多消耗 2-3倍以上的能源,并且居民居住的舒適性較差。以多層住宅為例,外墻的單位面積能耗是4-5倍,屋頂是2.5-5.5倍,外窗是1.5-2.2倍,門窗空氣滲透率是3-6倍。由此可見,我國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
1.3 環境污染嚴重
由于我國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較差,我國居民的供暖設備和制冷設施大規模使用,排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據統計,在我國由建筑能耗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1/4左右。由于我國的建筑絕大部門為高能耗建筑,因此我國排放的溫室氣體也是歐洲國家的 2-3倍。我國北方城市大部分都安裝有冬季供暖設施,因此北方城市成為我國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1 提升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
建筑圍護結構包括門窗、墻體、屋面等,改善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能力,能減少建筑物熱能通過圍護架構的流失,從而提高建筑物熱能的利用率。
(1)墻體節能。在建筑外圍護結構中,采暖能耗在墻體上的占有最大的比例,因此需要提高墻體的保溫性能。目前我國的建筑中,外墻節能住宅分為外墻外保溫,外墻內保溫,單一材料墻體保溫和夾心復合墻體保溫四種。一般而言,外墻外保溫是最直接的保溫方式,保溫效果也最好,所以成為我國推廣使用最廣泛的建筑保溫技術。
(2)門窗節能。門窗連接著室內和室外,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熱量、光線及通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門窗設計是否合理。建筑門窗既能將室外的熱量進行隔離,又能加強室內外熱量的交流,因此,提高門窗的保溫隔熱性能,是提高室內環境質量的重要環節。首先,要盡量在南北方向開大窗,采用活動式或者活固定式的遮陽方法,增強窗戶的遮陽性能。其次,要根據建筑環境、氣候選擇合適的玻璃來降低門窗的傳熱性。另外,可以選擇沖入氬氣的玻璃降低門窗的傳熱性能。
(3)屋面節能。要增強屋頂的保溫隔熱效果,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其一,屋面層選用密度小、導熱性低、吸水率高的絕緣材料,并在屋面設排氣孔。其二,選用巖棉板聚苯板代替常規的瀝青珍珠巖或水泥珍珠巖為材料,鋪在屋面上進行隔熱,形成節能復合型屋面,充分利用屋面來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其三,可以在屋面防水層上設置保溫層,使用的材料要具有很好的防水性和耐氣候性,這樣避免陽光直射到防水層上,防止防水層因溫度過高、溫差過大而開裂,一方面增加了防水層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屋面內部的吸濕問題。
2.2 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
我國能源建設現在正實行著“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能放在首位”的能源
發展戰略方針[1]。開發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建筑節能技術的發展方向。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風能、水能、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等多種能源。以下列舉幾個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節能方面應用的實例:
(1)太陽能。太陽能指太陽照射到地面所輻射的總能量,太陽能在建筑方面的應用比較常見,例如被動式太陽房、獨立型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取暖和制冷等。被動式太陽房,是通過設計房屋朝向及合理利用周邊環境,巧妙設計房屋內、外部形體,選用合適的建筑材料,極大程度上提高太陽能利用率,使房屋能在冬天進行太陽能的采集、保存及配送,從而解決房屋內部的采暖問題。這項技術如果能在廣大農村應用,既可以解決老百姓的取暖問題,又可以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
(2)生物質能。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形成的各種有機體。生物質能是指太陽能以化學能的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它以生物質為載體,直接或問接地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2]。我國的沼氣產業經過多年的研究和開發,我國農村戶用沼氣技術已居世界領先水平。我國農村戶用沼氣規模的不斷擴大,既有效利用了農村廢棄物資源,又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逐步實現了農民生活用能的現代化、清潔化和優質化。
(3)地熱能。地熱能是儲存在地下巖石和流體中的熱能,可以用來發電,也可以用來為建筑物供熱和制冷。比如在建筑中通過使用中低溫地熱來進行采暖,既可以節約不可再生能源,又可以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再如地源熱泵系統,通過大地作為冷熱對流系統對建筑物進行溫度調節,可以節約水、電、氣等多種能源,降低居民的生活費用,這一節能技術在城市商業建筑和民用住宅中具有廣闊的前景。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能源危機的不斷加劇,建筑節能已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我國通過不斷改進建筑節能技術,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緩解能源危機、解決建筑業巨大能耗問題,從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李慧.建筑節能經濟激勵政策及相關問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
[2]雷學軍,羅梅健.生物質能轉化技術及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研究[J].中國能源,2010,01:22-28+46.
S210
B
1007-6344(2015)09-0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