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英 (浙江省松陽縣文化館 323000)
淺談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行業協會的培育發展
李國英 (浙江省松陽縣文化館 323000)
通過對文化行業協會培育發展作用和意義的認識、分析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行業協會建設的現狀、文化行業協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行業培育和發展的對策思考、推動文化行業的大力發展
文化行業協會培育;發展、現狀;對策
據有關資料介紹,目前我省已有各類文化行業協會100余個,內容覆蓋娛樂、音像、網吧、演出、印刷、藝術品等文化市場門類,在行業管理、行業自律、行業協調以及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我省文化行業協會的發展帶有明顯的區域不平衡特點。經濟發達地區的文化行業協會建設發展較快,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行業協會發展較慢。本文結合松陽實際,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協會的培育發展,談幾點粗淺的想法。
(一)文化行業協會的概念
行業協會是指行業經濟組織及少數相關單位與個人自愿組成的,實行行業服務和自律管理的以發展產業,增進行業或整體共同經濟利益為宗旨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文化行業協會既具有行業協會的共性,即非營利性、非政治性、自愿性,又具有本行業的特征,即指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的協會。
(二)文化行業協會的主要作用
協助政府參與行業管理,成為政府管理行業的助手。文化行業協會通過開展政策宣傳,調查研究,信息交流,行業分析等工作方式,協助政府加強對本行業的管理,反映行業情況,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依據,起到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
(三)培育和發展文化行業協會的意義
1.文化行業協會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為了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就需要有政府的宏觀調控,但政府在行使宏觀調控職能時也會出現“政府失靈”的問題。一是指違背客觀規律,管得過多過細管不過來;二是信息不完全不真實;三是決策成本過大和政策效應的“時滯性”。另外還有人為因素造成的。當政府和市場不能滿足人們對于公共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時,就促成了非營利部門(也稱第三部門),即行業協會應運而生。
2.培育和發展文化行業協會,有利于文化行政部門職能的轉變
培育和發展文化行業協會,有利于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行政部門轉變政府職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行政資源,集中精力抓好文化市場規范和文化產業的繁榮。
3.培育和發展文化行業協會,有利于文化管理體制的健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市場較之其他商品市場更為復雜,監督管理的難度也更大。光靠政府管理會出現“政府失靈”的現象,僅僅依靠行政手段來監督文化市場,顯然是不夠的。因此,中央明確提出了要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業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完善,我們應該加快文化行業協會的培育發展,逐步建立以政府管理為主導,行業監管相結合的文化市場監管新體制。
1.以松陽為例,分析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行業協會建設的現狀
松陽縣地處浙西南山區,屬經濟欠發達地區。雖然各類文化經營單位總量、規模與經濟發達縣市相差甚遠,但文化市場覆蓋的門類基本相同,涉及娛樂、演出、書報刊、音像、網吧、印刷、文物、體育、廣電等管理職能。松陽縣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編制人員8人,執法人員偏少的情況下,要管理范圍這么廣的文化、文物、廣電、新聞出版局、體育市場,難免力不從心。
目前,我縣只成立網吧行業協會,但由于成員單位不足等原因,未達到《社會團體登記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至今未經民政部門登記,一直處于籌建狀態。雖然松陽縣網吧協會尚未正式登記成立,組織機制制度等也不十分健全,但協會已經開始運作,并履行了行業協會的基本職能,對我縣網吧行業規范有序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主要有:第一,開展了行業自律,統一制作了網吧自律守則;第二,規范行業自我管理,維護行業公平競爭。協會組織網吧業主,統一較為合理的上網收費價格標準,改變了以往業主之間價格惡性競爭現象。第三,開展社會公益事業,如5·12大地震后,網吧協會積極響應,為地震災民捐款的號召,組織業主捐款1.6萬元。捐款行為經縣電視臺報道后社會反響良好。第四,協助政府部門開展有關工作,如我縣創辦省級文明縣城、省級文化強縣,網吧協會都積極參與,組織業主開展本行業的創建工作。
松陽縣文化行業協會僅有縣網吧協會(籌)一家,這種狀況相對于整個文化市場,顯然不適應文化產業發展的要求。事實上,一些文化行業急需規范,近年來,我縣其他文化行業也正迅速發展,如印刷行業的發展,社會組織沒有相應的建立起來。目前建立印刷行業協會,協調業內各方利益,避免重復投資,制止惡性競爭,促進印刷業健康發展,已成為業內有識之士的迫切愿望。
2.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行業協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文化行業協會的作用,認識沒有到位。
由于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市場總量小,規模不大,文化行業發展相對較弱,不少人認為文化行業協會建設不是當務之急,可有可無,等到文化市場較為發達,產業狀大后,再成立文化行業協會也不遲。沒有真正認識到行業協會的獨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2)對培育文化行業協會,認識有偏差。
認為文化行業協會是民間組織,是業主自己的事情,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不必要插手。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市場的個體、私營企業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即使少數企業有發起行業協會的愿望,也會因為諸如在行業中響應者不多等原因而作罷。因此自發形成行業協會的可能性不大,從而造成政府、企業兩頭都冷的局面。
1.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理清文化行業培育發展的思路
文化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培育發展文化行業協會的重要意義,真正意識到文化行業協會建設是政府轉變職能的迫切、必然要求。要深入調查研究,結合本地實際出臺相關培育發展文化行業協會的政策,理清文化行業協會培育發展的思路。要落實工作責任,有針對性地推動當地文化行業協會的培育發展。
2.政府部門級積推動,促進文化行業協會的培育發展
在經濟轉型階段,建立行業協會,往往需要政府部門的推動。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行業協會的組建,則更需要文化主管部門“拉一把,扶一程”。行業主管部門要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發展文化行業協會。如不搞專業性的文化行業協會,先將不同的文化門類聯合起來組成協會,也可以從大文化角度來考慮組建文化行業協會。
3.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推進文化行業協會的培育發展
由于受“文不理財,士不經商”傳統觀念的影響,文化行政部門一般熱衷于開展靠政府扶持的公共文化服務,而無意中忽視了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服務的經營性文化產業建設。長此以往,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將與發達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文化產業環境,培育有當地特色的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現有文化產業,促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在文化產業發展中培育行業協會,在行業協會的健康發展中推進文化產業的繁榮。